大年初三為什麼燒紙 肥豬拱門有財富來臨
2025-07-17 03:06:09
自古以來春節都是我國人民十分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演變,春節期間的許多活動也就漸漸的演變成為了每年的年俗,在大年初三的這一天人們也有燒紙的傳統,這又有何來歷與說法呢?
大年初三燒紙來歷
正月初三在我國北方城市都有上墳的習俗。例如,河南、河北等區。在中國北方,初三這天要去上墳燒紙,已出嫁的女兒和女婿都要回到娘家和家人一起祭祖。首先擺上祭祀品,然後燒紙,燒紙的時候都念念有詞,大致都是新一年到了,家裡一切都好,晚輩們都來看你了,給你送錢來了等等,紙燒完後磕頭最後燃放鞭炮。有的地方有大年三十接祖宗正月初三送祖宗之說。
正月初三年俗說法
大年初三習俗與大年初四、初五、初六風俗習慣盤點,其中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憤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
肥豬拱門在初三
大年初三:農曆正月初三又叫「豬日」。傳說女媧製造萬物時,先造的六畜,所以初一至初六都是六畜之日。豬居第三,因而初三就是豬日。「肥豬拱門」就是有關初三的吉語,民間諺語:「狗來貧,豬來富」。所以,「豬日」有豬拱門,寓意有送上門來的財富,象徵來年富有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