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發現的二種新物種(江西新發現一個種群)
2023-04-13 10:03:28 1
近日,央視新聞報導宜春市靖安縣發現純種大鯢野生種群。近期中國科學家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發現純種大鯢野生種群,「綜合形態學和遺傳分化證據,該研究描述一新種——江西大鯢。這是我國首個遺傳身份明確且野外穩定繁殖的大鯢純種種群。」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中國特有珍稀兩棲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在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中佔據重要地位。大鯢是世界現存兩棲類中體型最大的物種,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米以上。
此次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靖安縣農業農村局等機構合作開展。研究採用標記重捕法,為期18個月的野外監測共記錄成體、亞成體和新孵化的幼鯢在內的700餘尾個體,並連續兩年觀察到野外繁殖。
科研人員調查發現,江西大鯢是目前中國首個遺傳身份明確且野外穩定繁殖的大鯢純種種群。同時這也是中國首個可記錄大鯢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外種群,為系統收集物種的基礎生物學和棲息地生態學資料等提供了寶貴機會。這些基礎研究數據是評估其瀕危程度、制定相應保護行動計劃的重要依據。
研究調查還顯示,目前江西大鯢種群是一個單點分布的孤立種群。其所在的棲息地水域面積僅約36平方千米。夏季棲息地上遊溪流會經歷短暫的山洪,冬季則常因枯水而斷流,導致生境的破碎化;下遊受人工修建的水壩阻隔,再無合適大鯢棲息地。因此,這一種群也可能由於數量較少、相對孤立以及棲息地環境變動等因素而變得岌岌可危,亟需建立相應的保護行動計劃、開展搶救性保護工作。
課題負責人車靜研究員當日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純種江西大鯢的發現為中國大鯢的保護帶來了希望。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在全國範圍(重點關注保護區)開展系統的野外調查,有望能發現更多類似的純種野生群體,在此基礎上採取科學有效的保護舉措,避免有些物種在被描述前就走向了滅絕。
綜合 |江西發布、央視新聞、宜春發布
來源: 南昌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