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仙山,最後兩座你一定沒去過
2023-03-30 09:33:00 2
旅遊愛好者都知道,中國的名山大川數不數勝,在這些名山中,有一類山,因為神話傳說中有仙人居住,而被稱之為「仙山」。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幾座傳說中的「仙山」吧,你們都知道嗎。
崑崙仙山:
崑崙山是源於中國神話的神聖之山,據諸書所記,崑崙山的位置應該在常人難至的西方內陸,傳說崑崙山上有不死樹、不死水及涼風山,登上涼風山就可以不死,涼風山上有懸圃山,攀上懸圃山就可以獲得呼風喚雨的神通。懸圃山再往上去就是太帝居住的天闕,若進入天闕,就能成為神了,大約在隋唐之後,崑崙山的神話逐漸淡忘。
蓬萊仙山:
蓬萊仙島又稱海上「三神山」,一般指代現在的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註:山東蓬萊就是山東蓬萊屬於渤海區域,因此並不指東海的蓬萊仙島)蓬萊起源於海上三神山的傳說,那只是人們對海市蜃樓的一種敬畏,無法理解的現象只能用神明替代。蓬萊古代也稱登州。但是此蓬萊非彼蓬萊,另外,蓬萊的建城跟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有些密不可分的聯繫。
蓬萊(登州)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基本上是世界上海市蜃樓出現最頻繁的地方之一了,而古人並不懂的現在的科學,覺得神似的同時,也會加上神話崇拜的聯想,認為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還有長生不老藥的存在,海上三神山的傳說大概就是始於此,隨之傳播開來。秦漢時期是尋仙求藥的鼎盛時期,當年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到現在蓬萊的這個位置尋仙求藥,(沒辦法,這個地方經常有海市蜃樓),尤其是漢武帝,八次尋仙而不得。蓬萊的建城與漢武大帝關係也緊得很。
方丈仙山:
方丈又稱為方丈山、方壺、方丈洲等。古代中國神話及道教傳說海上有神山名為「方丈」,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稱「方丈」。奇書《列子》記載,海上有五座仙山,岱輿、員嶠,流入海底。留下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而蓬萊海域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激發了人們尋仙求藥的熱情,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紛紛到蓬萊開始了尋仙活動。
《史記·封禪書》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瀛洲仙山:
瀛洲,可以指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東海仙山,最早見《列子》。神仙思想產生於周末,盛行於戰國。 戰國時,民間已廣泛流傳著許多有關神仙和神仙境界的傳說,其中以東海仙山和崑崙山最為神奇,流傳最廣,成為我國兩大神話系統的淵源。先民認為海上有五座神山: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據《列子·湯問》:「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裡,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節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勝數。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返.......」最後二山飄去不知蹤跡,只剩下方壺(方丈)、瀛洲、蓬萊三山了。
當然方丈和瀛洲都是不存在的仙山,只知道哪裡很美也很壯觀,但是沒辦法到不了,只能看看過過眼癮吧。不過我相信在未來的山中肯定是有很多阡陌交通,到時候估計還真有仙人出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