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不種,再種無用是什麼意思?民間特色傳統風俗
2023-04-01 16:48:11 2
我國的24個節氣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們推崇,每一個節氣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在民間也存在許多屬於節氣息息相關,這些節氣俗語的存在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讓我們得知在何時應該要做的事情,其中「芒種不種,再種無用」便是芒種節氣的特色俗語。
芒種不種,再種無用
民間一直流傳著「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的諺語,意思是說,芒種時節,能播種的一定要播種,若是過了這個時節,再種的話,存活率就會變得低很多,年輕人對此理解不深,農民在這個時節卻以分秒必爭的速度耕作著,種下果實,期待豐收。芒種既是麥收、夏收的時候,也是播種玉米、移栽水稻的時候。這句話用來勸誡農民把握好時節,把握好輕重。
民間芒種的習俗
【送花神】花朝節,大家還有印象吧,前兩天提到的傳統節日之一,因時代更替,正被人類所遺忘,「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春到花朝染碧叢,枝梢剪彩嫋東風,蒸霞五色飛晴塢,畫閣開尊助賞紅。」,花朝節,是迎接花神的日子,而芒種,便是將送別花神,作為習俗之一。
【煮梅】「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句話或者說這個典故,大家並不陌生,有人曾經分析三國的時候說過,其實那會根本沒有青梅也沒有酒,對於歷史典故,我就不多加贅述,回歸芒種習俗,煮梅也是其中的重要習俗之一。
節氣氣候特點分析
芒種時節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芒種前後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雹等,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芽黴變及「爛麥場」等,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於一旦。芒種後,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遊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