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科夫雨傘謀殺案,堪稱冷戰期間最蹊蹺、最神秘的謀殺案之一
2023-04-01 07:08:27 1
英國重新開始調查冷戰期間的「懸案」。1978年9月7日,流亡英國的保加利亞持不同政見者格奧爾基·馬爾柯夫在倫敦街頭被一名「路人」的傘尖意外刺傷,隨後被毒死。這個案件可以被稱為冷戰時期最可疑和最神秘的謀殺之一。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一些對此案感興趣的人開始探究真相。克裡斯託夫是一位著名的保加利亞記者。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他於今年9月7日(馬爾柯夫遇刺30周年)出版了一本書,並向世界公布了他的發現。根據調查,英國派遣了幾組特工到保加利亞尋找證據,以便逮捕嫌疑犯。
1.保加利亞作家「藍色斷橋」
1978年9月7日中午,喬治·馬爾柯夫踏上倫敦市中心的滑鐵盧橋,向橋南端的公共汽車站走去。流經滑鐵盧橋的泰晤士河在附近拐了一個近90度的彎,使滑鐵盧橋成為欣賞河岸風景的最佳地點。在好萊塢電影《斷橋藍橋》成為經典之後,滑鐵盧大橋獲得了世界聲譽。
橋上的馬爾科夫無意看風景,徑直向汽車站走去。他被熙熙攘攘的上班人群包圍了。突然,他感到大腿後部疼痛,並立即轉過身去。地上有一把長柄黑色雨傘。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拿起它,向馬爾可夫道了聲「對不起」,然後匆匆離去。後來,這個人擠過人群,穿過馬路,乘計程車消失了。
回到他在英國廣播公司總部的辦公室後,馬爾柯夫感到大腿後部異常疼痛,雨傘指向的地方出現紅疹。他覺得有點奇怪,所以他把滑鐵盧大橋上的「事故」詳細地告訴了一個同事。
那天深夜,馬爾柯夫發高燒。被送到醫院後,醫生做了詳細的檢查,但沒有找到高燒的原因。那一年的9月11日,馬爾科夫去世,享年49歲。
2.脫離保加利亞
馬爾柯夫出生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所技術學校擔任化學教師。他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得不暫停教學工作,趕往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為了打發時間,馬爾柯夫開始嘗試寫他從小就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但他從未想過會太遲。1957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攝氏之夜》,隨後是一部長篇小說和兩本短篇小說集,它們開始出現在保加利亞文學中。1962年,馬爾柯夫出版了小說《人》,並獲得了當年的保加利亞作家協會獎。很快他被保加利亞作家協會吸收了。
20世紀60年代,馬爾柯夫幾乎每兩三年就出版一部廣受好評的作品,成為保加利亞最有前途的年輕作家之一。除了小說,馬爾柯夫還寫了大量的劇本,其中一些被改編成高收視率的電視劇。
在當時的保加利亞,文學和政治密不可分,但馬爾柯夫並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他的作品違反了一些政治禁忌,引起了保加利亞有關部門的注意。他的小說《天花板》在出版過程中被叫停,一些劇本被禁。
馬爾科夫感到沮喪。1969年,他以探親的名義離開保加利亞,去了他弟弟定居的義大利。他原本想在義大利呆一段時間,並在作品發行後回到保加利亞,但漸漸地他的想法改變了,他決定留在西方世界。1972年,他被保加利亞作家協會開除,後來被保加利亞司法機關以「叛國罪」缺席審判。他被判6年零6個月。
3.小金屬珠是劇毒的
在義大利呆了一段時間後,馬爾柯夫搬到了英國首都倫敦。他在英國廣播公司找到了一份報導保加利亞事務的工作。馬爾柯夫沒有停止寫作和劇本創作。他接連寫了一些劇本和小說,在西方世界很受歡迎。
1975年,馬爾柯夫進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資助的自由歐洲電臺,擔任評論員,評論保加利亞的文化和政治現象。他參與的節目《缺席報告》連續三年(1975-1978)在自由歐洲電臺播出,毫無顧忌地批評當時的保加利亞政權及其最高領導人。
這引起了朋友們的關注,他們通過保加利亞的一些渠道了解到,馬爾柯夫被情報機構列為「國家最危險的敵人之一」。他們提醒馬爾柯夫注意安全,並建議他限制自己的政治批評。馬爾柯夫接受了朋友們的安全建議,並沒有獨自去偏遠的地方或陌生的餐館,但他並不打算停止批評保加利亞政府。
因此,當馬爾柯夫於1978年神秘死亡時,倫敦警察局和負責調查此案的英國情報機構都懷疑此案與保加利亞情報機構有關。倫敦警察局的法醫對馬爾柯夫的屍體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最終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他們從被雨傘刺穿的馬爾柯夫的皮膚中取出了一顆直徑為1.52毫米的金屬珠。金屬珠含有90%的鉑和10%的銥。珠子上有兩個直徑為0.35毫米的小孔,孔中含有蓖麻毒素和糖的痕跡。蓖麻毒素是蓖麻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劇毒物質。它能很快殺死人,目前還沒有解藥。因此,即使馬可夫所在的醫院當時在他體內檢測到蓖麻毒素,也是無可奈何的。
倫敦警察局推測,金屬珠子上塗有糖,中年男子的雨傘可能是一把經過特殊改裝的槍,可以發射這種小金屬珠子。小金珠被注射到馬爾可夫體內後,體溫融化了糖衣,蓖麻毒素溢入血液,最終導致馬爾可夫死亡。
馬爾柯夫遇刺發生在9月7日,保加利亞最高領導人託多·日夫科夫的生日。那個被懷疑犯有重大罪行的中年人向馬爾柯夫說「對不起」時,露出了濃重的外國口音。因此,倫敦警察局確信保加利亞情報機構是這起謀殺的幕後黑手。
4.從走私者到代理人
像冷戰期間的大多數間諜戰一樣,這場「傘式謀殺」一直籠罩在神秘之中。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一些對此案感興趣的人有機會查閱當年的檔案,並訪問有關各方,以查明真相。
赫裡斯託·赫裡斯託夫是保加利亞著名的記者。從1999年開始,他要求保加利亞政府披露冷戰的秘密文件,並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六年的努力,他終於得到了97份與馬爾科夫有關的秘密文件。今年9月7日(馬爾柯夫遇刺30周年),他正式出版了一本書,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發現。
克裡斯託夫的調查顯示,刺殺馬爾柯夫是由保加利亞情報機構和蘇聯「克格勃」聯合實施的。在保加利亞情報機構的秘密文件中,馬爾柯夫被稱為「遊騎兵」,自1975年以來一直是「消滅」的目標。從1975年到1978年,保加利亞情報人員兩次試圖毒死馬爾柯夫,但都失敗了。1978年上半年,保加利亞情報機構的兩個高級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與「克格勃」討論聯合行動計劃。目標之一是馬爾可夫。是「克格勃」向保加利亞情報機構提供了含有蓖麻毒素的小金珠。這種特殊的「子彈」可以通過「雨傘槍」和「鋼筆槍」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