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神秘人物李淳風,其實很牛,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
2023-04-01 15:11:00 5
李生於公元602年,卒於公元670年。他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歷史學家。許多人通過電視連續劇《烏梅娘的傳說》和預言書《推背圖》認識了他。因為他在電視劇中扮演一個道士,《推背圖》是一本集易學、天文學、謎語等於一體的預言書。,而他的父親李博卻棄官而走這條路,所以他對李的人總是感到神秘莫測。
要判斷和理解歷史人物,我們應該畫一個時間線,在他們去世前理解他們的一些內容,也要了解他們死後的人和事。我們應該在中間時間研究它們,以便充分掌握真實情況。在古代,由於科學、技術、工具和政治制度等歷史和現實的限制,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但同時也是不斷理性化和科學化的。從一個很長的歷史角度看李,一點也不神秘。他是世界級的古代科學家和歷史文化名人。
在歷修方面,李對《五音元歷》進行了40年的研究、計算和觀察,最終以《隆德歷》代替《五音元歷》。皇家科學院數學博物館需要數學教材。他系統地總結了唐代以前的數學成就,編纂並注釋了《十大數學經典》,將零散的數學知識系統化入學派。他參與了《唐修八史》,負責撰寫《晉書》、《五代史》,並全面搜集、整理和總結歷史事實。在天文學、數學和歷史學方面,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他也是世界上最早給風分級的人,也可以說是一位氣象學家。
風是空空氣的水平運動。談到風,通常涉及兩個概念:風向和風速。風向。風速,風的大小。空氣體的運動受到太陽輻射熱的影響。有時運動很強,有時很輕微,即人們感受到的風力(風速)的大小。當風很大或很小時,如何量化?在唐朝以前,沒有風力的定量描述。由於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不知道風力的大小是不可能做出預測的,風力的大小經常會導致災難。為了及時測量和報告風力,李決心將風力分級。
在長期記錄、觀察和思考的基礎上,李對風向進行了延伸,並對風向進行了分級。這些氣象成就記錄在他的代表作《一四站》中。《易司瞻》記載,李作了一個風速計,「在高炯平原,設置五丈長的竿,以雞毛82為主竿(雞毛蓋年),隸屬於竿,以待風」,把原來的8個風向擴大到24個方向,進一步指明了風向。同時,他根據風力對樹木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將風力定位在10級,並在《易四戰》第10卷《取風距離法》中詳細描述和記錄。
李詳細觀察了風吹時樹葉、樹枝和樹幹的動態,並將風力分為十級:一級風,樹葉吹;第二次風,樹枝發出聲音;三級風,樹枝被吹得抖動;四風中,樹葉被吹落;五風吹來,樹木枯枝被折斷;六級風,濃密的樹枝被折斷;七級風,樹木被吹落,沙子飛上天堂;八級風,樹和根拉了起來;另外,沒有風和微風。
李通過周圍樹木的動態來給風打分。雖然分級有點粗糙,但能夠用定量思維來描述風的特徵已經很了不起了。給定一個清晰的風的等級,人們可以在生產和生活中直觀地觀察和感受風,從而趨利避害。
1806年,英國少將·弗朗西斯·博福特在指揮「伍爾維奇」號時,根據風對船帆的推進作用,將風力定為0-12級。這是外國人評級風力的最早記錄。他的成就比李晚1100多年。
李真是一個很有權勢的人。用現在的口語來說,他是一頭牛。事實上,他一點也不神秘,而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科學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評級的人。讓我們打開角落裡的歷史書,了解更多關於他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