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睡到飽」?大年初三為什麼可以光明正大睡懶覺!
2023-04-01 04:56:45 2
每年的過年期間,每一天都會產生出各種各樣的說法,這不,有的人認為正月初三不適合早起,是一個要睡到自然醒的日子,為何會湧現出這樣的風俗講究呢?這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是從何而來的?如果不知道的話,可參考下文進行了解。
正月初三睡到飽
其實關於在年初三睡到飽的說法,是大傢伙身體上的需要,春節前忙著備年貨、做年飯,春節頭兩天忙著拜年、回娘家,到了大年初三,總算可以輕鬆一下,初三睡到飽,也是有趣的年俗,在一些地方,年初三要破解「赤口」,即減少社交以避免是非,所以大家既不出門,也不迎賓,還會選一張紅紙條,寫上吉利話,貼在門頂上求吉祥,初三睡到飽,更體現了中國人,十分注重勞逸結合,養足了體力和精神,才能保持抖擻的狀態,全心全意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好的休息,以便以後更好地生活。
正月初三有哪些年俗
一:不拜年
正月初三在傳統文化當中也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一些地方的年俗認為,初三給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一些地區還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風俗,都是有存在意義可言的。
二:燒門神紙
在古代,人們習慣在大年初三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準備新一年的生計了。
三:小年朝
此說法源自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四: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五:貼赤口
在我國南方地區,很多人家在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就會讓家中的錢財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