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竹子開花嗎(竹子開花見過嗎)
2023-11-09 19:15:37 1
來源 / 浙江林業
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對竹子有如此濃重的情愫。我們攻城有箭,報告有簡,儲物有筒,吃飯有筍……竹子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中華民族的命運之上。蒼茫的竹海就像是孕育華夏文明的樂園,青翠的竹林撐起了一個民族種竹、用竹、詠竹的悠長故事。
竹花開過後,便結成竹米(即竹的種子)
和牡丹「花開時節動京城」的驚豔不同,竹子的開花雖也是有震動效果的新聞,卻往往帶著災難的氣息。
花開花謝,本是一種自然規律現象。但是,有些人卻給「竹子開花後枯死」的現象蒙上了一層迷信色彩,認為竹子開花是荒年之兆,會使當地環境惡化,來年出現重大的農業災害。
開花後的竹林將逐漸枯萎
其實竹子開花和不祥之兆沒有關係,但竹子一開花就會死也的確是存在。事實上,見過竹子開花的人並不多,以至於不少人認為竹子根本就不開花。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四川甘肅等地的箭竹林大面積開花,隨後漫山遍野的竹子同時死去,轟動一時,給竹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為什麼竹子開花後就會死去呢?
搜索
「開花即死」的龍舌蘭
自然界的開花植物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終身只開一次花;另一類則更為常見,連年開花,循環往復,諸如蘋果、牡丹、桂花等等。前者的一生被分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前期營養生長:舒枝展葉,積蓄營養;一段時間後,開始綻放花朵,繁殖後代,營養耗盡後便死亡。我們平時見到的一二年生植物比如蘿蔔、白菜、油菜都是這樣。而產西米的董棕,還有龍舌蘭,竹子等植物,則會花上數年數十年的時間積蓄營養,一朝迸發,然後死去。
慈竹
竹子開花的周期,也因竹子種類不同有三種類型:
少數竹子可以年年開花,開花後竹稈並不死亡,仍然可以抽鞭長筍;
大部分竹子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只開一次花,而且有一定周期,從40到80年不等,開花後杆葉枯黃,成片死去,地下莖也逐漸變黑,失去萌發力,結成的種籽即所謂竹米,下種後萌發生長,才能長成新竹,箭竹和華桔竹就屬於這個類型;
還有一種類型是不定期零星開花,開花後,竹林並不死去,例如慈竹就是其中的一種。華桔竹、大箭竹等都屬於定期成片開花的一類。這類竹子開花的間隔時間很長,一般為50一60年:還有的甚至要近百年才開一次花。
既然花後死亡的不只有竹子, 為什麼只有竹子會大面積、成片死亡而形成轟動事件呢?
竹鞭,即竹子的地下莖
我們看到的一大片竹林,很可能是同一株竹子,它們都通過地下的竹鞭連在一起。竹鞭上長竹筍,又長成新的竹子,這與「獨木成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形成的竹林又叫「同齡竹」。即使不是同一株竹子,一個地理區域上的同種竹子,也可能都是上一次竹子大面積開花死亡所留下的後代。總而言之,它們年齡相同,在自然界形成一種循環。一連串的獨特習性成就了這一奇觀!也就是說,不論哪一年長出的竹竿,只要竹鞭的年齡相同或相近,那麼開花的時間就大體相同。
小趣聞
1910年,一位植物獵人將一棵神農箭竹從中國湖北神農架引入了歐洲,後來又有人將這叢竹子的後裔引入了美國。在時間過去半個多世紀之後,歐洲和美國的神農箭竹在某個時間相繼開花了。更有意思的是,在歐美兩地的竹「親戚」開花枯萎之後不久,仿佛是心有靈犀,情深意重般,神農架當年引出竹種的那叢神農箭竹竟然也開花並枯死了。
相對自然界的「同齡竹」,人工種植的竹子常常品種、竹齡、來源參差不齊,形成「異齡竹」,就不會出現集體開花死亡的現象。
良好的生長環境可以避免竹子異常開花
另外,竹子開花是一種生理現象,在天氣長期乾旱、竹林土壤板結、雜草叢生、老鞭縱橫的竹園更容易發生。這是因為竹子嚴重缺水,營養不足,光合作用減弱,氮素代謝降低,糖濃度相應增高,造成糖氮比較高,為花芽的形成和開花創造了條件。由此看來,是生存環境的惡化才容易導致竹子開花,而不是竹子開花使得環境惡化。
根據竹種的特性,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即可控制竹子開花。例如,對毛竹林,可採用鬆土、施肥、蓋土、澆水、挖竹蔸、防治病蟲害等措施,為竹子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
如果你也喜歡養花,就關注我們吧!
【原標題:竹子開花,那一場籠罩悲劇色彩的神秘「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