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寫一篇遊記
2023-11-04 15:05:52 2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
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寫一篇遊記一:
秋天的晨霧像一隻五彩斑斕的盒子,霧氣騰騰,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向東望去,天空呈淺紅色,它像一段光滑、柔軟的綢子。而太陽呢,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拉起了她那美麗的窗簾,大概在梳妝打扮吧!抬頭仰望,只見天空淡紅色中略帶一點黃色。向西望去,天空呈藍灰色,這些色彩構成了一條五彩繽紛的「空中被子」,蓋住了整個大地。
我漫步在鄉村小路上,隱約可見前面有一條霧帶,忽然霧帶不見了,我用手四處亂抓,可什麼也沒抓到。原來,我正站在霧帶裡,當然看不見,抓不到啊。我走到毛豆田裡,鞋子、褲角都溼了。毛豆葉上的霧球慢慢地滾動著。小草輕輕地靠在我的腳上,像是在和我親熱一樣。我用手在露珠上一點,露珠變成了一滴滴的小水珠,向四面散去。不知不覺中我又來到新村邊。向南望去,以往那高高的樓房今天只能看見模糊的輪廓,以前那挺拔高大的樹木,今天也只能隱隱約約看見一些樹影。晨鳥「啾啾啾啾」地歌唱,好像在歌唱這迷人的早晨,又好像在叫人們出來看這迷人的晨景。
穿過新村,我邁上公路。街上的人們在霧氣中穿行,他們的頭髮是溼漉漉的,像是剛從澡堂裡出來的。拖拉機冒著白煙,慢慢地開著;汽車「嘀嘀」的喇叭聲,催著人們向前走,摩託車的車燈,在霧中形成一道筆直的光線;自行車「鈴鈴」地緩緩前進。正是這些聲音,奏起了「霧中晨鳴曲」。
霧,就像一匹乳白色的輕紗,把我和別人隔開了。我望了望四周白茫茫的霧氣,感到就像在雲海中遨遊,太富有詩意啦!假如我是個詩人,我會把它當作一首詩;假如我是一個科學家,我會把霧搬回家,讓人們欣賞;假如我是一名工程師,我會建一間室內霧中遊泳館……
令人陶醉又令人遐想的霧啊,我真想把你永遠攬在懷中!
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寫一篇遊記二:
走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滿地枯黃的落葉,高大的法國梧桐,失去了往日綠葉團團、濃蔭匝地的風採,顯出幾分瀟瑟與瘦削來,使人想起步履滿跚的老人。樹上不時飄落的片片黃葉,隨風盤旋,「從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上,給美麗的園景塗抹上一層斑駁的色彩。
園內,開闊的大草坪,淺草平鋪,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張色澤金黃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雪松,綠葉蒼翠,鬱鬱蔥蔥,使人感到無限生機。
沿著步行道走去,隨處可見的花壇裡,鮮花盛開,景色喜人。一串串紅得像燃燒的火焰,競相開放;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藝品,花朵碩大,冰清玉潔,鑲嵌在一串紅的周圍,紅白依託,互相映襯,真是美麗極了!
走到荷花池邊,我不覺被池中落葉構成的圖案吸引住了,深淺不一的黃葉,在池中時浮時沉,有的孤零零地飄在水面上,像湖中的一葉扁舟,有的三五片匯集在一起,被風吹得時即時離,有分有合,在人眼前幻化出小狗、小貓、高樓、大山等模糊的形象來。一陣秋風吹過,池中泛起粼粼波紋,它們便一起跑到池塘的那一邊去,什麼都不像了。只有依偎在池水一角的落葉,任憑風吹不動,始終保持著固定的形狀。我們在不絕如縷的走進園晨練的老人身邊走出園門,而這時,四周已籠罩著燦爛的秋陽。
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寫一篇遊記三:
剛進入校園,便可以看到一幢威武的大樓。大樓不是很高,卻顯得氣勢非凡。那,便是我們學校的行政大樓。順著直線向廣場走去,在樓梯與廣場的交界處,有七大盆鐵樹一字排開,就像七個小矮人在歡迎同學們的到來。
廣場兩側各有一棵香樟樹。左邊的那棵形似一條盤在一起的蛟龍,好像在監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右邊的那顆狀如愛心,也許想用自己溫暖每一個人。走進行政樓,頓時眼花繚亂,紅、橙、黃、綠、紫的菊花如潮水般映入眼帘,真是奼紫嫣紅呀!
環視一周,你一定會被那盆白裡透綠的菊花吸引。那盆菊花,就能讓你明白什麼是鶴立雞群。她卷卷的葉子讓人看了總感覺在滴水,都捨不得碰。再加上中間那綠色的花,只有一個詞——美不可言!
從後門走出行政樓,頓時眼前一亮——又一番天地在眼前。人頓時從那豔麗的世界裡走了出來,來到了樸素淡雅的天堂。那翠綠的小草絕對能達到人見人愛的地步。她雖然沒有鮮花豔,但她有一種自然的美,和諧的美。
走過了一棵棵黃楊,一簇簇冬青,來到了一條石子小徑上。小徑的兩邊栽滿了月季。栽她們早該枯萎的時間裡,有幾朵花仍頑強地挺立著,綻放自己的美麗。
啊,我美麗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