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北京城的中的十大中國之最

2023-12-03 23:10:03

    北京城既是我國的都城,也是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有很多,都和這座城市有著密切的關係。下面帶您走進北京城中的十大。
NO.10中國最大的單體水晶—東海水晶大王

    水晶高1.9米,寬1.7米,厚1米,重量為4.35噸。

    這塊1958年8月出產於東海縣房山鎮的大水晶,是迄今為止我國境內出土的最大水晶體。

    當年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地質部長李四光、副部長何長工的直接過問與安排下,在9月份即從東海運送到北京,存放在建設中的地質部地質博物館。

    195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0周年,亦是新建的地質博物館開館之日,「水晶大王」被作為第一批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自然寶物公布於眾,從此而名揚中外。

NO.9中國最大的銅臥佛—臥佛寺銅臥佛

    佛身長5米多,重約54噸,臥佛寺殿內有一尊巨大的銅臥佛。作臥睡狀,側身躺在高榻上,雙腿直伸,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託著頭,體態自然。

    相傳這是釋迦牟尼在印度涅盤時的姿勢。旁邊站著十二尊泥塑小佛像,表現釋迦牟尼向他的弟子囑咐後事的情景。這尊銅像為元代(14世紀)所造,是中國古代的宗教藝術珍品。

    據元史記載:當時鑄銅像冶銅50萬斤,用工七千。銅佛身長5米作睡臥式,頭西面南側身躺在一座榻上,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彎曲託首頭部。臥佛後面圍坐著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磐於婆羅樹下,旁邊站著12尊小佛像。

    據說這是釋迦牟尼的紀念像。旁邊站著12尊小佛像,是他的12個弟子。他們的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像。

NO.8中國最早的玉器—團城玉甕

    玉甕重3.5噸,高0.7米,周長4.93米,呈橢圓形,長1.82米,寬1.35米,膛深0.55米,可盛酒30石。

    玉甕,亦稱「瀆山大玉海」,是用一整塊帶白色花紋的墨玉精雕而成。因雕刻玉甕的玉石採自四川岷山(古稱「瀆山」)。玉甕外壁浮雕著魚龍、海獸出沒于波濤之中,形象生動,氣勢磅礴,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的玉器,也是我國傳統工藝中的稀世之珍。

    玉甕幾經滄桑。元至元二年(1265),雕刻成後放置在瓊華島上的廣寒殿內(今北海公園白塔處)。元世祖忽必烈用它來盛酒,宴請文武群臣。明代廣寒殿倒塌,玉甕流落到西華門外的真武廟中,被道士作了鹹菜缸。

    直到清乾隆時,才發現它的下落,乾隆命人以千金贖回。乾隆十四年(1749),在團城上建起這座琉璃亭,把玉甕移入其中,並配以漢白玉雕花石座。乾隆作玉甕歌刻在它的內壁,還命內廷翰林40人各賦詠玉甕詩一首,刻在玉甕亭的石柱上。

NO.7中國最大的漢白玉石雕—雲龍階石

    石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200多噸。

    保和殿後面三層須彌座高臺正中的御路(專為皇帝用的路),由一塊巨大的漢白玉雕成,這塊御路石稱為雲龍階石。在這塊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著9條凌空飛舞的巨龍,它們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動。

    巨龍身下是萬朵雲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寶山,寶山之川是流暢的水紋。整塊石雕運用了各種不同的雕刻手法,變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極有價值的藝術品。

    石料採自房山,當時石料的採運非常困難,運輸沿途每隔一裡挖井一口,汲水潑成冰道,用巨大的方木聯結成木排託運。一石採運即需2萬人之多。現在從房山到北京一路仍有較多水井,就是明清兩代遺留下來的。

NO.6中國最大的磬—虎紋石磬

    虎紋石磬,商代打擊樂器,長84釐米,寬42釐米,厚2.5釐米,1950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虎紋石磬出土時平壓在大墓槨頂的雕花木板上。磬以青灰色石料精心磨雕而成,為片狀,兩端一大一小,正是傳統的「鯨頭型」式樣。器身通體光潤,正面以雙勾細線刻一伏虎形紋飾,勻稱布滿整個磬面。虎作匍匐欲起之狀,虎首低垂,怒目圓睜直視前方,虎口向下作咆哮狀,上下獠牙尖利,清晰可辨。

    虎首上方有一供懸掛用的圓孔,磨損痕跡十分明顯。魚形虎尾上揚,前後肢之間飾有彎曲成圓形的蠶紋。整體紋飾造型優美,栩栩如生,線條生動流暢,極為形象傳神,使虎形與器形渾然融為一體,表現了商代先人以線條表現圖畫和組織畫面構圖的能力,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石刻藝術水平。

    石磬簡稱「磬」,是中國古老的石制打擊樂器,為「八音」中的「 磬石」音。有石或玉製成,形有大有小,上面刻有花紋,並鑽孔懸掛於架下,擊打傳聲。

    它造型古樸,製作精美。謦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打擊樂器——謦。

NO.5中國最重的金塔—崇慶皇太后金髮塔

    金髮塔通高147釐米,上下分為6層,重107.5公斤,是中國現存金塔中、最重的金塔。金髮塔由下盤、塔鬥、塔肚、塔頸、塔傘及日月6部分組成,各層均於適當部位嵌珠寶、綠松石、珊瑚等。塔肚內供佛後置一盛發金匣,金匣正面飾六字真言、匣牆有八吉祥紋飾,下配白檀香木座。

    塔下承以紫檀木蓮花瓣須彌座,塔座前正板上貼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金髮塔造型高峻而靈巧,通體鑲嵌綠松石、珊瑚等珠寶,絢麗奪目,堪稱中華古塔藝術品中的珍寶。

    乾隆四十二年(1777),乾隆帝的生母崇慶皇太后病逝於圓明園長春仙館。乾隆帝為表示對已故母親的孝敬,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時,即下詔製作金塔一座,專盛皇太后御發。

    金髮塔共用黃金三千多兩,由清宮造辦處承做,並派遣大臣福隆安、和珅等督辦。金髮塔設計式樣經乾隆帝欽定,而後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趕製而成,安放在崇慶皇太后生前居住過的壽康宮東佛堂內。

    金髮塔以盤紋焊接和錘胎鏨花工藝製作,紋樣端莊、優美,造型穩重,製作精工,技藝高超。反映了清乾隆朝金屬工藝的水平。

NO.4中國古代最大的玉雕—大禹治水圖玉山

    玉山高2.24米,寬0.96米,座高0.6米,重5噸。

    它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國的國之瑰寶。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蒼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結隊的勞動者在開山治水。

    背面上部陰刻乾隆帝御製詩,下部刻篆書六字方璽。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結合材料的原有形狀,靈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巔浮雲處,還雕成一個金神帶著幾個雷公模樣的鬼怪,彷佛在開山爆破,使這件描寫現實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義的色彩。玉山底座為嵌金絲山形褐色銅鑄座。

    「大禹治水」玉山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雕成後就一直安放在紫禁城寧壽宮區域的樂壽堂裡,至今已有200多年。當年,將這樣一塊玉料從新疆和田密勒塔山完整地運到北京就花了至少三年時間。

    到北京之後,玉料被送到了內務府造辦處,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造辦處的畫工以宮廷內藏的《大禹治水圖》為稿本,設計雕鑿玉山的紋樣,並畫出正、背、左、右四面的圖紙。隨後,根據圖紙制出蠟樣,皇帝批示滿意:按此圖將玉料發往揚州雕制。6年以後,大禹治水圖玉山終於雕刻而成。

NO.3中國最大的座鐘—大自鳴鐘

    通高5.8米,共分上中下3層。

    故宮交泰殿內陳列的大自鳴鐘,是嘉慶三年(1798)由清宮造辦處製造的。其外殼是仿中國式樓閣型的木櫃。鐘樓背面有一小階梯,登上階梯,可以給自鳴鐘上弦。

    自鳴鐘走動後,可按時自動打點報刻。現在,這座自鳴鐘已經歷過200個年頭,卻仍能正常準確地走動,打點報刻時,聲音清脆洪亮。由此可見它的製造工藝非常精良。

NO.2中國最大的摺扇—明代大摺扇

    扇骨長82釐米、扇面縱59.5釐米、橫152釐米。

    一九四九年十月在故宮養心殿南庫發現。現存古代傳世摺扇中,形體最大的一件。共十五骨,即兩邊各有一大骨,中間十三小骨。扇骨長82釐米、扇面縱59.5釐米、橫152釐米。

    兩邊的大骨上寬0.8釐米,下寬1.4釐米,即上頭略小,方頂,下頭稍大,圓底。扇子合起來好像一根竹竿劈為兩半,兩邊各扣著一半。

    摺扇兩面均為紙本設色人物畫。一面畫柳陰賞花,主人戴烏紗帽,透明感很強,額與發交接處清清楚楚,僕人手捧一瓶花正向主人走來;另一面畫松下讀書,也是一主一僕,他們的衣紋線條的用筆都很勁健、古樸。

    就兩面畫上均鈐有「武英殿寶」朱文方印和「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橢圓印。「松下讀書」圖中還書有「宣德二年春日武英殿御筆」款,由此可知兩畫的作者都是明宣德帝朱瞻基(1426—1435在位)。

NO.1中國最珍貴的碗—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高4.8cm,口徑14.1cm,足徑7cm。

    碗玉質瑩白。器壁薄,橫截面為圓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雙耳,花瓣式圈足。腹外壁飾花葉紋,獨具特色的是枝葉由金片嵌飾而成,花朵則以108顆精琢的紅寶石組成。腹內壁有陰文楷書乾隆帝御製詩一首。

    在白如凝脂的玉上錯以黃金,鑲嵌紅色寶石,顯得格外豪華富麗。本器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通過器物外在的華美體現出西部民族特有的熱情奔放的性格特色。

    正因此碗具有獨特的藝術神韻且仿製功力精湛,所以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製成後始終為乾隆皇帝所珍愛,甚至在慶典活動時還被當作御殿賜茶的用具。

聲明:《北京城的中的十大中國之最》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滄桑笑容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
同类文章
中國古代四大名鼎 你了解多少呢?

中國古代四大名鼎 你了解多少呢?

  導語:你知道什麼是鼎嗎?「鼎」就是古代的祭器禮器,多為權力和威勢的象徵,一般為三足兩耳。形狀有方的有圓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古代四大名鼎。 1. 司母戊鼎    這口鼎於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的一戶農地家中出土,出土時腹部刻有「司母戊」三字,所以命名為司母戊鼎。司母戊鼎重
中國最養人的9個城市 這幾個地方風景迷人住著舒適

中國最養人的9個城市 這幾個地方風景迷人住著舒適

  《民生周刊》曾經公布了中國最養人的9個城市,想要成為中國最養人的9個城市一定要具備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美食遍地這三個條件,此次上榜的大多都是南方城市。 中國最養人的9個城市   1.青島   2.海口   3.蘇州   4.大連   5.廈門   6.昆明   7.揚州   8
中國最熱的城市前十名 中國最炎熱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最熱的城市前十名 中國最炎熱的城市有哪些

  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中國最熱的城市前十名的榜單來看,榜單上大多都是一些南方城市,重慶市「不負眾望」的排在了第一名。 中國最熱的城市前十名   1、重慶   2、福州   3、杭州   4、南昌   5、長沙   6、武漢   7、西安   8、南京   9、合肥   1
中國「素質最差」三個省排行,國內「素質最差」省有哪些

中國「素質最差」三個省排行,國內「素質最差」省有哪些

  導語:雖然是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是如今網上帶節奏的人很多,很多省份因為一些人不當的行為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但是如今這種風氣還是非常盛行的。那麼網絡上網傳 「素質最差」,老是被黑的三個省份是哪些呢?小編帶你看看。 中國 「素質最差」三個省排行   1、河南   2、東北
中國氣候最熱的八個城市 武漢墊底第一現實版火焰山

中國氣候最熱的八個城市 武漢墊底第一現實版火焰山

  馬上就要到夏天了,每到夏季有一些城市會讓你熱的流鼻血,武漢、南京、西安等中國氣候最熱的八個城市,每年都能熱出新高度。 中國氣候最熱的八個城市   1.吐魯番   2.重慶   3.南京   4.西安   5.南昌   6.長沙   7.鄭州   8.武漢 1.吐魯番   吐魯
中國氣候最差的八個城市 這八個城市氣候不好不適合居住

中國氣候最差的八個城市 這八個城市氣候不好不適合居住

  中國的國土面積很廣這就造成了很多城市之間的氣候差異特別大,有些城市氣候條件好適合宜居,而有些城市氣候條件差。在中國最差的八個城市中,有一些極寒或者極熱的城市。 中國氣候最差的八個城市   1.大興安嶺地區   2.武漢   3.吐魯番   4.拉薩   5.青海   6.南京   7.
中國十大古代士族,琅琊王氏七百年間天下第一

中國十大古代士族,琅琊王氏七百年間天下第一

  導語:士族又被稱為門第、門閥等等,簡單通俗的說指的好多代為官的名門望族,那麼在長達五千年左右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有哪些士族呢?下面就整理了中國十大古代士族,一起來看看吧! 一、趙郡李氏   在中國十大古代士族中趙郡李氏是整個漢朝到隋唐時期著名大族,首位秦太傅李璣的次子李牧,曾經帶領軍隊兩次幫助打
混沌十大靈根排行榜 人參果無人不知,第三據說曾靈力無敵

混沌十大靈根排行榜 人參果無人不知,第三據說曾靈力無敵

  導語:我國歷史悠久,關於各個歷史時期的神話傳說和物種不少,比如靈根就是人們嘗嘗會說到的,下面就整理了混沌十大靈根排行榜,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苦竹   在混沌十大靈根排行榜中苦竹出現於不少的影視作品之中,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滅絕六識,讓人能在一瞬間失去所有的知覺,據說它有著修長的
中國十大擁堵城市 全國最擁堵的城市都有哪些 你的城市堵了嗎

中國十大擁堵城市 全國最擁堵的城市都有哪些 你的城市堵了嗎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每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都在逐年上升,而且加上外來人口湧入,城市的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十大擁堵城市都有哪些! 1,北京 中國最擁堵的城市之一,我國第一座施行車輛限號的城市,但即便這樣每年的擁堵情況也在我國前列,尤其
中國最長的山脈:崑崙山脈全長2500千米(中國第一神山)

中國最長的山脈:崑崙山脈全長2500千米(中國第一神山)

  在中國,人們提起崑崙山,就會想起許多的神話傳說,覺得它充滿了神秘色彩,而現實中的崑崙是什麼樣的呢?崑崙山脈乃是中國第一神山,也是中國最長的山脈。它全長約為2500千米、總面積達到50多萬平方千米,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下面排行榜123網為你詳細介紹中國最長的山脈。 中國最長的山脈—崑崙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