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年味的作文八篇

2023-12-05 06:31:41 1

  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語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區別,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就像一臺鮮活的戲劇而或一支譜寫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歌曲,要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受。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年味的作文八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年味

  年的味道,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每一個遊子的心。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喜悅,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溫馨,而與我卻有一番別樣的滋味,

  很小的時候,媽媽總是抱著我,跟我講年的傳說,年是一個很兇猛的怪獸,常年生活水底,每到除夕,人們就會拿鞭炮嚇他,讓他不敢上岸。說完還會做出一副很恐懼的面孔。然後,把火柴交給我,讓我點那根根鞭炮。煙像霧氣一樣的四散在空氣裡,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像一根根離了弦的箭,飛揚著,閃著晶瑩的火花,有時,調皮的鞭炮冷不防地彈到我臉上。媽媽總是慌忙的摸著臉,然後哄著我,用溫柔的話語編織一個童話的夢。

  年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

  慢慢的,我長大了,年的傳說不再是天空中遙遠的星星,那樣的神秘。除夕的那個晚上,家裡像炸開的鍋。下午,晚霞的餘暉剛剛照亮窗臺,家裡照例打開所有的燈,色彩繽紛,像一道彩虹。很遠就能聽見媽媽的切菜聲,時而緊湊,時而舒緩,有時想平地一聲雷,有時則是由低到高,忽而像斷了線的弦,清脆有致,刀碰砧板上,仿佛不是猛烈的撞擊,而是琴弦與琴聲完美的交織,我就這樣陶醉在他們的世界裡,慢慢的等待。當皓月高掛,豐盛的菜餚總是映入眼帘,我迫不及待的吃著面,細細的面像一條條長長的龍,從頭鋪到尾,熱騰騰的湯映著我頑皮而又略顯成熟的面孔。在年夜飯面前,我細細品味,細細咀嚼。

  年的味道,是飯的味道。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貼花花」。回鄉的那一年,映入眼帘的是家家戶戶的對聯,那頂盔戴甲,威風凜凜的尉遲恭,還有那穿著肚兜,懷抱五穀,其在遇上的送服童子,總是喚起對來年無限多的憧憬,家家戶戶的大門敞開,沒事時,我總是到處串門,這家那點糖果,那家吃點湯圓,街坊走遍了,肚子也裝的滿滿的。晚上,坐在火爐旁,我聽著爸爸講童年過年的故事,我恍然間發現,年,真正的不是鞭炮,不是年夜飯,而是家裡,一家團聚的快樂。

  年的味道,是真正幸福的味道。

  馮驥才說,臨近過年,中國所有的城市鄉村,都變成了情感磁場,把出門在外的人吸引回家。年味,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是親情的盛宴,千裡迢迢趕回家,不為了那一頓飯,而是一次親情的朝聖。

  滄桑的是歲月,永恆不變的十年了親情,舟車勞頓也要回家。年,承載著無數感情,哺育了無數疲憊的心靈。因為年味與親情對接,年味與親情相融。

  篇二:年味

  離春晚開播還有一個半小時。

  出租屋裡,窗明几淨,一家三口,看著電視中的主持人耍寶逗樂,窗外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遠處高樓大廈金黃的燈光映暖了黑沉沉的天空。終不耐寂寞的父女倆兒,拿把破傘,下樓溜達。

  昔日熱鬧的街面,一下暗了不少,唯一熱鬧的是簷下擺動的火紅燈籠,緊閉的門中傳來熱鬧的人聲,麻將聲。一門之隔,那鬧騰的氛圍卻讓人覺得有些不真實。隱隱約約,那人聲鼎沸的場面只能往記憶深處去尋了。

  再往前便是曇華林,精緻的小店,雖都不營業,卻有不少閃著暈黃的燈光,昭告著年輕的店主並未離去,這不免讓人好奇地向內張望。一家古色古香的小店,一對年輕的夫婦頭挨著頭比肩而坐,滑動著的手機燦爛著兩個小孩子天真的笑臉,溫馨著一對老人慈愛的面容。就那樣一張一張翻著,時時用手指碰碰孩子的小臉,摸摸孩子小小的耳朵;就這樣一張張細細地看著,似乎能看到遠方家中此刻熱氣騰騰的一大桌子菜,似乎能感受到家中那熟悉的氣息,那觥籌交錯,那談笑風生,那濟濟一堂。一晃眼,一切又回到了手機中、照片裡。

  細品屋中的那份年味,我挽著父親繼續往前踱著步子。老街頂上交錯複雜的電線總能勾起人許多的情緒,新年,於我眼中似乎沒有那麼多傳統的因素,更深刻的映像只是家人的相聚,是大哥哥溫和的笑顏,是小舅舅爽快的笑聲,手一揮,說著「咱們一大家子人給你們做後盾,有什麼可怕的,只管往前飛」的慈愛。當我遠走他鄉、身處異地之際,這年,又會怎樣過?也許那時,對家的眷戀依舊是讓人幸福的,那一年又一年的歡笑能否撫平獨自一人的孤獨呢?過年的味道,不僅有團圓的歡欣,也該有一份成長的味道,如同中草藥般的苦香味,沉澱人心。十七歲的我,嚮往著一段浪跡天涯的行程,走過萬水千山,於三十年夜,獨點燈籠,嘗嘗遊子的思愁,到了那時,年味便不再是純白的麥芽糖,那喜慶帶來的便不單是快樂。也許將來想起今日的願望會苦笑不止,為這十七歲的稚嫩連連搖頭。但我卻不願掩去這年夜裡對遠方的嚮往,這十七歲的年味。

  回到家中,春晚的紅幕已經拉開,歡慶的舞臺歌舞昇平。窗外,雨依舊淅淅瀝瀝,那耀眼的大廈旁,寫字樓裡依稀可見的幾點零星的亮光,卻也在寒冷的冬夜裡祥和溫暖,遠望或回首,現在總是最美的時刻。

  篇三:年味

  沒有了那震耳欲聾的鞭炮,沒有了全家人圍坐一起的超大屏電視,沒有一個慈詳的老人,她的笑,她的叮嚀,她的嘮叨。

  一柱清香,躬敬的鞠上三躬,插在香爐上,隨清煙繚繞的是十八年相伴的時光。

  二十四棟老房子,這是我最早的記憶,每天放學回來,樓道裡都會響起我「高亢」的聲音「奶奶,開門啊」。而開門的,永遠是那位慈詳的老者。

  過年了,大叔大伯姑姑嬸嬸們都會聚在一起,在這個小小的家裡,煮上一鍋香噴噴的蓮藕湯,便暢聊起來。家族中,我排行最小,往往被大叔大伯們當作逗樂的對象,只有奶奶是永遠護著我的,那才是年味啊。

  一年又一年,孫子從牙牙學語的孩童長成矇矇瞳瞳的少年,最終我和父母搬離了老房子,為了我的學習,也離開了我的奶奶。搬家那天,父親將最後一件家具鎖在後備箱時,我最後望了一眼老房子,奶奶站在三樓的窗邊,隔著紗窗望著,目光是不舍的。

  往後的時光裡,每逢過年我們舉家都會重回老房子,再次聚在一起。可哥哥姐姐們都已有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奶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過去的年味,再也尋不到了。

  年味就這樣淡了下來。

  奶奶得了重病,搬到了我們家,二十四棟的老房子又要拆遷,兩個重擔一下子落在爸爸的肩膀上,一天一天心力憔悴,白了頭髮。

  最後一年,奶奶是在我們家裡度過的,我們終究也不知道奶奶最後一年是幸福還是不幸福,雖然空巢多年終有我們相伴,可全身已被疼痛侵襲,也許是在幸福與痛苦中度過的吧。

  想留的東西永遠留不住,終究被歲月的長河,奔騰的波濤洶湧而盡,只是讓父親始終愧疚的是那一天子子孫孫們沒有一個人陪在奶奶身邊。

  也是那一年,舊房子也拆了,在荒蕪的廢墟中想找到一個熟悉的瓦礫都難。

  家人年年相聚的故居就這樣,也沒了。

  新年是在還建房裡辦的,二十二樓的高空,始終讓人感覺不安與厭煩。縱然家人也全都到齊了,但那種暢快,親切,那種縈繞心頭的溫馨,怎麼也找不回來了。

  房子間被長明燈的蠟燭點亮,焚香讓房間煙霧繚繞,伴隨著我的記憶從窗外飄向遠方。

  可始終少了一個人的存在,望著窗外的霧氣似雪一般,可曾知道,白雪豐盈的年,有你相伴,才有溫暖。

  篇四:年味

  春節前幾天,陪著家人去置辦年貨。天正下著小雨,雖然沒有溫暖的陽光但卻也一掃之前的霧霾天氣。走在路上,遠處不斷傳來低沉悠長的汽笛聲,心想好久沒有做過輪渡了,這次有了機會去重溫兒時水波蕩漾,空氣腥溼的記憶。

  到達目的地後,雨也恰好停了。我提議去花鳥市場瞧瞧,買些花草回去裝飾。去的途中,身旁的人沒有想像中的多,我還納悶,他們說都回家過年了唄。噢,回家才是過年啊。

  節前的物價也漲了不少,看中的一盆萬年青價格差不多翻了一倍,看著他們在洽談價格,我到附近又轉了轉,看見了一盆含苞欲放的風信子。那樣子實在惹人憐愛,體態嬌小,放在書桌窗前正好。挑好了心儀之物,走之前還了解到風信子的象徵義:只要重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富生活。聊了一會後,我急忙催促他們回去,他們似乎有些不滿:「不是你攛掇著來這兒嗎,這才多久就趕著回去啊?」「回家,過年。」

  我腳一踏進家門,便急忙著張貼各式吉祥物。屋子在放假前就已經被整理得十分整潔了。對了,還有春聯沒換,不急不急,等到了三十那天再換也不遲。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時人們地風俗也只能存活在詩歌與人們地想像中了,不過還好,一同祈盼新年地到來地這份心情一直未變。

  沒有做下來多久,我又被支出去買一些招待客人地水果。來到附近地市場,真地是人山人海。難道白天沒有出來地人都選擇這個時候出來?推著購物車在人群中艱難地前行,身旁地人們也沒有表現出十分喜悅地神情,反而多了一份恬淡和寧靜,抑或一種期待。在期盼什麼?遠方遊子地歸來、往昔不幸地離去、來年心願地實現……或許都有,人總得有些期待,生活才能繼續。

  終於,看著窗外別人家地陽臺上都掛起火紅地燈籠時,電視上地主持人換上喜慶地紅裝時,我知道,春節——各大節日中最具分量地一個,已經來了。期盼已久地春節就這樣來了,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是啊,這是我第一次想到這樣地問題,從年頭盼到年尾地春節來地時候,我竟毫無感覺。是因為沒有了兒時地煙火炮竹,還是沒有當年一大家人共居一處地溫馨?

  「開飯了!快出來。」

  「好,馬上就來。」

  就像平時開飯一樣,我走出房間。不過當我看見牆上地福字與中國結,看見桌子上一圈擺放整齊地飯菜和斟滿酒地酒杯,看見他們臉上洋溢地滿足與喜悅,我知道就算沒有炫目光彩地煙花,沒有眾人地歡聲笑語,只要在家裡,與最親地人在一起就是春節,就是過年。

  這,就是年味兒。

  篇五:年味

  我們見過太多感慨大數據時代使人與人化為一個個單調的數字符號。我們見過太多諸如「鋼筋水泥冰冷了內心」的悲鳴,我們接收了太多,以至於忘了自我,不如撇開它們,重新來活。舉杯歡慶與手機不停之間,也有年味。

  年味在哪裡?在我發出的獨一無二的祝福裡。

  我不群發,但我選擇手機拜年。我用各種鮮活的符號,匯聚成祝福的呢喃。

  「群發的簡訊我不回」,是的,我點開一個個好友,想出一段段不同的文字。有的是天天見面的人,按下發送,他的笑臉似乎就在我眼前;有的人像是在漸行漸遠,過年卻正是個好機會,讓一句祝福,喚醒遙遠的回憶——我們曾坐在同一間教室,我們曾一同看過門前雲舒雲卷,只是好久不見,你還好嗎,我很好,我想起你。

  年味在哪裡?在精緻的燒烤店裡。大餐館已吵鬧不堪,沿著一條街找下去,一家三人拐進那家燒烤店。過年還吃這?正是如此想法,才讓空氣格外清靜,才讓一家人安心坐下來暢談種種。

  上次回家是元旦了,高三的特殊使人成為「有家不回」的學子。而熟悉的馬路上還是亂闖的汽車,廣場舞上的大媽也有了新面孔——是哪一次放學,我穿著校服,與媽媽在那店裡吃燒烤,又是怎樣機緣,今日再次走進。

  因為過年了。

  我談著理想,談著肉質的鮮嫩,計劃著過年的安排——明天妹妹來,後天姨父家來訪┄年味在這裡,伴著烤肉的孜然香,滑進心裡。

  大大的房屋,寬寬的街道,燈火斑闌之下,一家小小的燒烤店裡,三人正歡,朵頤正快,肉香正濃,年味正在┄

  年味無處不在。在心裡,就在了每一處風景。

  夜裡,小區門上亮起了新年快樂的彩燈,在黑夜中如一串七彩的夢,螢火一般,點亮。

  就算是學校裡,放眼望去,梅花還是別的花掛滿了一樹,香氣正溢。樹林蔭翳裡,正鳴聲下下,回頭看向班門口——是校長寫下的春聯。倏忽間笑了,天氣甚好。

  又是在推開房門的一刻——屋內擺設還是沒變,沒蓋上的筆帽,忘拿的書本。變的是我回來了,因為過年了,年味由我盛開。

  翻翻空間,沒有什麼動態。也許正吃著年飯,也許正感觸那陽光正美。

  客人離去,杯盤狼藉,又冷卻的空氣,是為了下一次的熱情。

  沒有什麼不好,沒有什麼冰冷無情。打開手機,是許久未見的他和她,帶來祝福。

  年味正濃,在我的眼裡,在我的心裡,在每一個微笑裡,在每一份陽光裡。你若盛開,我亦自來。

  篇六:年味

  上完最後一天地課,在路上顛簸一外小時之久,終於到了家。

  夜晚地風吹過,似乎有那麼一點寒,我打量著街道,臨近過年,已經有了點年味,但,今年地年味似乎淡薄了些呢……

  今年家辦過白喜事,按照我們這邊地習俗,稱作「新年」。原應在小年前吃年飯,年飯過後直到大年初二,家裡人不應去拜訪他人,因為「別人不喜」。但於由一些原因,年飯被推到臘月二十九,爺爺說「新事新辦」。

  臘月二十九,家中仍同平時一樣,沒有貼新對聯,沒有貼「福」字,也只有寥寥地四個人,給奶奶上完香,我便入了座,門外照例是年飯前地鞭炮聲,但似乎缺了點什麼。

  是缺了以往地年味嗎?

  默默低頭吃飯,我想到了去年地年夜飯。

  大姑媽、小姑媽一家早在上午就來到奶奶這裡來,打撲克地打撲克,下棋地下棋,打麻將地打麻將,看電視地看電視……一大家子人玩得不亦樂乎,熱鬧到不行。到點吃年飯時,幾個姑伯手一揮:「走,出去炸鞭」。而我和表哥、表妹三人也早已圍在飯桌旁搶肉吃:上一盤肉串,看誰手快,邊吃邊玩;盡興處我們開懷大笑,而奶奶也樂樂呵呵。等到大家都上了桌,圓形地大桌上擺滿了菜,年飯,敬酒,我們兄妹三人早早吃完,去客廳各種玩耍,大人則在飯桌上繼續閒話一年地收穫及對新年裡地展望。

  以往地年飯都是這麼熱鬧,甚至「吵鬧」。過年嘛!

  是啊,這才是年味嘛!

  而今年,四人各佔一方,沒有跟我搶肉吃,飯菜似乎變得難以下咽,誰似乎也沒有什麼要說地,吃完飯各各散去。聽著外面此起彼伏地鞭炮聲,我不禁開始想像別人家熱門地年夜飯。

  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在外地遊子要提前許久搶購火車票,只為能回家過年;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在家地父母要在臨近過年地時候不斷催促兒女回家過年;我也突然理解了為什麼有人說有家人陪伴才叫過年。所謂年味,不僅是貼上新對聯,貼上「福」字,更是有親人地團聚;哪怕沒有貼上對聯,哪怕沒有鞭炮,哪怕沒有煙花,只要親人能夠團聚一堂熱熱鬧鬧,那才有年味!

  而今年,說是缺年味,實際上,是缺了奶奶,是缺了能一同過年地親人,是缺了那份熱鬧。

  篇七:年味

  馳隙流年,恍若一瞬星霜換。

  在這十八年的時光罅隙中,不變的是那一輪團圞月,不變的是點點繁星,門前的老樹似乎也還是原來的模樣。然而,高樓拔地而起,鞭炮銷聲匿跡,在這個盛大的春節裡,似乎覺得年味如東逝水般一去不返了。

  自我記事以來,「春節」便是家裡最隆重的盛典。對聯,是不能馬虎的,臘魚臘肉,是一定要吃的,看春晚,是必不可少的,還有那起起伏伏的煙火聲,我們也必定是其中一份。外面冷風呼呼,屋內的人們圍坐一團,嗑瓜子,聊天,打麻將,是最為常見的過年。那熱烈的紅色,喧鬧的鞭炮聲,也為這鋼筋水泥的城市添上一抹「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溫情。

  那時的年味兒,是熱鬧,是溫情。畢竟年,本來就是闔家團圓,去舊迎新的大喜日子。或許年本就不是一頓大餐,一副對聯,幾個紅字,而是「家」。年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也正因為如此,才有外地工人不枉勞時費力也要回家過年。

  而如今,似乎有什麼東西變了味。多種新興媒體的出現,人們似乎不再拘泥過年就要全家一起的傳統,遠程視頻聊天,少了一抹熱切。走在小區裡,也看不出過年的痕跡,而過年專享的美食,也失去了他的「特權」,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唯有空蕩蕩大街道,才提醒著我,大家都放假了。

  或許再也不會有哪個節日像春節一樣讓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手頭的工作,再繁華的街道也失了生機。也請朋好友一起,便是年味了吧。

  在未來,春晚的收視率可能繼續走低。大家需要的,只是一個不用煩心工作,安安靜靜聚在一起的機會罷了。不需爆竹聲中一歲除,只需安安靜靜細水長流,不需臘魚臘肉迎新年,只需平平淡淡才是真。你可能會質疑那怎麼能算過年。的確,喜慶,熱鬧才是過年的主旋律,然而,家庭,歸屬感才是過年的核心。

  那麼,年味兒真的如我開頭所說般消失殆盡了嗎?

  不。有家的地方,就有年。家的味道,就是最醇厚的年味。

  篇八:年味

  「金風送喜來,紫荊花已開,二月大地春雷鑼鼓敲起來……恭喜恭喜中國年,五穀豐登笑開顏……」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就知道,年到了!你知道年是什麼味道的嗎?年的味道怪怪的,讓我品一品在給你細細道來。

  年,是歡樂的;是喜慶的;是和睦的。年,對於我來說是甜到心頭的。屋外二月的寒風呼呼地刮著樹枝,乾枯的樹枝上掛著幾片搖搖欲墜的枯黃的樹葉;風也毫不留情地刮過人們的臉龐,可人們洋溢著幸福歡笑的臉頰,火辣辣的,成群的男孩按動著打火機,從裡面一下子竄出火紅跳動的火苗,紅光映在人們的臉上,笑容更加甜蜜。「噼裡啪啦」鞭炮聲清澈的在耳邊迴蕩,綻開的不僅是絢爛的煙花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花。一大家子人圍坐在圓桌周圍,湯圓、餃子、抄手、麵條……還有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國菜:香腸、臘肉、夫妻肺片、京醬肉絲、魚香茄子、麻婆豆腐、春卷……旁邊的電視中正在播放著喜氣洋洋的春晚,而圍坐在桌子邊的人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菇燉雞湯美美地品嘗,一口接一口,濃香四溢,安撫了每一個人一年以來疲憊的心。這種感覺只有在過年才感受的到,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年的味道是甜的。

  年的味道是辣的,貼倒「福」、對聯、門神、窗花;掛燈籠、中國結、紅辣椒;放鞭炮、舞龍;還有「領紅包」!……一片紅色映入眼帘,過年就要喜慶,就要熱鬧,就要紅火。中國年讓你在冬天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只有火辣。

  年的味道是酸的,每天清晨我會一邊吃飯,一邊聽廣播。「兒子長大了,一年到頭就回一次家,人是回來了,可是留的住人卻留不住心。」這是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父母老了,兒子大了,好不容易回了家,也不像小時候那樣如同開心果一樣逗父母開心、幫父母做事。只是一味地玩著手機看看電視,對於父母的噓寒問暖也愛理不理。這個年,父母盼回來了深愛的兒子,可兒子的心卻早已停留在了別處。父母的心是酸的,年的味道也是酸的。

  年的味道是苦的,過年時是小偷、騙子、火災肆虐的高峰期。努力了一年的積蓄被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盜賊偷走,被油嘴滑舌的騙子誆騙,甚至被一把無情的大火吞噬……妻離子散、親人離別,就在這普天同慶之時,事故給予人的打擊是空前悲慘悽涼的。這個年是苦的。

  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語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區別,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就像一臺鮮活的戲劇而或一支譜寫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歌曲,要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受。

  賈平凹曾在《年味》一書中這樣描述年味:

  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個個燈籠飛上屋簷;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

  在此我預祝老師新年快樂!

同类文章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今天,我們班特別熱鬧好玩。老師帶我們玩「木頭人」遊戲。老師先跟我們講遊戲的規則:「當「木頭人」的人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更不能笑。而當「逗笑人」的人任務則是要把「木頭人」逗笑。如果木頭人一直分毫未動,堅持最久的就是「超級木頭人」;如果逗笑人可以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他就是「逗笑專家」。」說完,老

收貨的季節

  又是一個令人快樂的收穫節,在這一年的收穫節裡農民伯伯收穫了他們自己家種的農作物,而我我吃著無比美味的棒棒糖思緒也回到了收穫的那一天……  那一天,羅老師說:「今天是我們班和同年級的四個班比賽拔河,現在要選吃15個男同學和15個女同學,哪些同學願意為班爭光。」聽到這裡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

高中敘事作文:一次難忘的演講比賽

  學校舉辦了《永遠的豐碑》演講比賽,由我們班打頭。我們一邊練習演講,一邊盼望著比賽快點到來。今天早上,我們幾個人就要上臺演講了,我心裡卻非常緊張,像打鼓一樣。同班的好朋友鍾雪霞告訴我:「不要緊張,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才能取得優秀成績。」聽了鍾雪霞講的話,我心裡平靜多了。  到了比賽的時間

成長的煩惱500字

  範文一  現在的我,早已不是童年時那個幼稚的我了,我現在正邁向青春時期,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時期啊!我恨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些,能讓我立刻步入那個時期。可是,伴隨著成長,各種各樣的煩惱也一個接著一個,接踵而至,似雨點般向我打來。  我剛升上初中時認為,初中生活會想我在小學時一樣沒有煩惱。可是,

高中敘事作文:詩意地生活

  第一篇  思緒從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穿越到曉風殘月的西湖,從煙花三月的揚州飛掠到楓橋夜泊的姑蘇,若是讓我選擇一個地方詩意地生活,我一定會搖曳輕舟,最終停泊在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遠離朱自清的槳聲燈影裡得秦淮河,我搖著小船如痴如醉地追尋著青磚瓦房的典雅江南。  

高三敘事作文:藍色的傘

  第一篇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連小小的動物也懂得感恩父母,更何況是我們呢?一顆心靈因為對愛的感恩,所以才使自己擁有了鑽石般的璀璨光芒。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把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藍色雨傘。我清楚地記得剛上四年級時。有一次下起大雨。天不從人願啊!我在校門口等了許久都不見雨停。我用書

高三敘事作文: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2008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作文題: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月下。小路。老槐樹……  氤氳的夜色浸染著紫色的窗枝,夢裡似乎又闖到槐花淡淡的幽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  又是一個有月的晚上,風漸起漸落,吹亂了人們的頭髮,吹亂了人們的思緒,只有那顆心顯得格外溫暖。  槐樹在小路的盡頭,樹下有間餛飩

高中敘事作文:梔子花開

  「青春的旋律,我是你最後一個音符。不知道當你柔美的手指滑過黑白的鋼琴鍵時,你會否注意到我的哀傷?」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會遇到那個動人的音符,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音符也終將淡出我們的耳際。  梔子花又開始了燦爛的一季。牆角邊,庭院前,陽臺上,樓道口,到處可以看到粉嫩粉嫩,像蝴蝶一樣微微舒展著雙

高三敘事作文:站在老屋的門口

  站在老屋的門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優哉遊哉地抽著自卷的旱菸。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複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

我的治牙記

  跟我很熟悉的人一般知道,我有著一口讓人一見了就感慨不好的牙,我的確是靠這個在朋友圈裡出了大名氣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前幾天吧,我早晨吃飯的時候六齡齒隱隱作痛,其實那可顆早就該治的六齡齒已經在好久之前就有感覺了,我只是心驚膽戰的不敢告訴我的家長,我知道只要說了就不能避免去醫院了。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