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主流越當心!主板供電選購分析!
2023-11-06 11:11:44 2
第1頁 CPU供電是主板穩定的關鍵
隨著電腦發展越來越普及,用戶對主流電腦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作為一般的主流用戶而言,主板可以提供的早已不再是性能優勢,畢竟主板與性能的直接關係已經不大,功能和穩定性成為用戶的首要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電腦主板的功能越來越豐富,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尤其一些主流主板,在不斷節省成本的同時,也有不少廠家忽視了本身主板最重要的部分,即穩定性,這種狀況在主流主板上尤其突出。
一般300-400元的主板,採用三相供電十分常見
主板不管性能、功能如何豐富,如果使用過程中動輒死機重啟,連基本的使用都無法保證,再多功能也沒有意義!而主板穩定,與CPU供電設計密不可分,尤其像G41、P41這樣的主流主板,3相供電十分常見,那有人會認為主流CPU的功率不高,供電設計應該夠用,因此我們將根據CPU的功率和TDP來分析,P41等主板幾相供電更合適。
第2頁 入門主板3相供電成主流
考慮功耗對應主板CPU供電是否夠用時,我們先看下如何了解主板CPU供電,及多相供電對實際應用的優勢。
目前主板都是由電容+電感+MOS管組成一個獨立的單相供電電路,這樣的組成通常會在CPU供電部分出現N次,也就因此出現了N相供電。除了能夠為CPU提供更加純淨穩定的電流之外,還起到了降壓限流的作用,以此來保證CPU的正常工作。多相電路可以非常精確地平衡各相供電電路輸出的電流,以維持各功率組件的熱平衡,在器件發熱這項上多相供電具有優勢,尤其對於開核後這種大功耗的CPU。
一般主板最基礎的設計下,採用1個電感+一組電容+2個MOS管,組成1相供電,這樣的供電設計,可以保障的是每相能承受25W的CPU功率,也就是說,其實一些超低功耗的CPU,1相供電就能保證基本運行了。但為了避免功率峰值出現,以及長期在最大負載下運行減低壽命,所以一般主板最低都採用了三相供電設計。
主流主板3相十分常見,但也不乏4相供電設計的主板
由此,我們就可以判斷,對市場上主板採用的供電相數一目了然。如目前主流主板中,G41/P41屬於最入門級產品,相應的CPU供電大致都為3相供電。不過這樣的主流主板當中,也不乏採用高供電相數的主板,如雙敏UP43AT-S全固態EVO版,則採用4相供電+EVO抗靜電功能,以應對不同規格和功耗的CPU。
既然主流主板3相供電比較普遍,那我們看下3相供電是否能滿足所搭配CPU的需求,同時也進一步了解一下,4相供電的主板,可以應對什麼樣的處理器需求。
第3頁 入門級E5400需幾相供電應對
有了單相供電對CPU功率的負載,就可以結合目前P41所對應的775 PIN處理器TDP對供電幾相進行分析了。首先,目前主流Intel平臺採用最多的無疑是Pentium E5400,在CPU默認情況下,從Intel官方網站我們可以看到,Pentium E5400默認TDP為65W。
不過,對DIY有更深刻認識的人也清楚,TDP並不完全等於CPU功耗,CPU功耗是要高於TDP的,為此從TDP判斷CPU供電相數的需要,其實已經非常保守,CPU的實際功耗應該等於=實際輸入CPU的電流(A)× CPU的實際電壓(V),它是供電電壓和電流的乘積,最好的辦法是用精密的功率工具去測試。
從TDP來看相數,如果主板採用3相供電,基本只能多不能少。3相供電能應對的是45W-75W的CPU,但相信沒人會願意每相供電都長期在滿載下運行,由此也將縮短元器件的壽命,長期使用必然影響穩定性,尤其是用戶如何還需要超頻,3相供電顯然就不能滿足需求了。
另外,TDP提供的只是CPU功耗的參考標準,而實際應用中,隨著使用環境和應用發生變化,產生的突發功耗(或最大功耗)也會完全不同,尤其很多用戶還想充分挖掘CPU的剩餘價值,通過超頻來二次挖掘,徹底發揮,而這個時候又需要重新來看待主板的供電了。
超頻必然要增加電壓,如果是默電超頻,可能增加的功耗有限,但如果加電壓,那功耗增加的幅度就要視電壓增加的幅度而定了,一般CPU規定的電壓屬於動態幅度,如何核心電壓增加,相應的CPU功率也同步增加。根據電路的基本原理,功率(P)=電流(A)×電壓(V)。所以,這個時候電壓增加的百分比也會相應的直接提升功率的百分比,因此此時,3相供電顯然更無法滿足需求了。
第4頁 4相供電可以應對多少CPU
如果是4相供電,供電的壓力就會緩解很多,4相供電可以應對的是65W-95W的CPU,而Pentium E5400的TDP也只是4相供電下的最低標準,相對更遊刃有餘,無論高負載工作下又或是超頻之後,都足夠滿足CPU的功耗需求。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主板,基本都還是按照CPU常規TDP設計主板供電,對於一般的主流CPU,僅採用三相供電,雖然價格便宜,但根本無法滿足65W以上的高功耗要求和突發功耗,即使主流產品,也需要4相供電才能保證。
除此之外,目前的775PIN平臺,除市售主流CPU外,TDP為65W的是Pentium E4XXX-7XXX,而基本上更高的CPU,如Q8200等TDP也達到了95W,隨著整個酷睿i系列處理器的流行,這類過去的旗艦CPU,價格也更加親和,實際對於775PIN的平臺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但CPU供電則限制了這部分CPU的發揮,由分析來看,也只有4相供電應對的65W-95W能夠滿足其需要了。
雙敏主板在設計上一直力求穩定,採用足量CPU供電設計,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雙敏主板至少採用4相供電,大部分主板都採用3相供電了。我們看最新推出的兩款主流級產品,雙敏UP43AT-S全固態EVO版和雙敏UP43AT-S,雖然都只是入門級的獨立主板,但均採用4相供電設計,也只有從價格便宜的主板中,才能看到設計的精髓,其保證的就是主流產品也一樣穩定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