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自助辦理換身份證的材料(廣州人補換領身份證)
2023-11-02 22:25:09 4
廣州自助辦理換身份證的材料?羊城晚報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張毅濤,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廣州自助辦理換身份證的材料?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廣州自助辦理換身份證的材料
羊城晚報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張毅濤
「網上提前約個號,按時段到辦證廳,出去喝個茶的功夫,父母的戶口就遷好了。」在廣州生活了幾十年的梁先生感嘆,跨省遷戶口,以前要一大早去派出所「搶號」,如今只要在手機上一點,跑一趟辦證廳就能辦下來了。
2016年起,廣州公安戶政部門開始推行戶政業務網上預約服務,同年在全國率先推出戶政業務智能諮詢平臺,研發「新一代居民身份證全自助辦證機」;2018年開始,11項戶政業務分批實現網上辦理。
如今,網上預約、網上辦戶政業務、智能諮詢、自助辦證,已為數千萬群眾帶來便利。
據廣州公安戶政部門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以來,已有約92萬市民通過預約辦理業務,約佔總業務量的70%;2016年以來,22萬廣州市民通過自助機辦理了補換領身份證業務,自助機受理業務量已佔全部身份證業務量的40%;11項網辦業務推出以來,已有近3萬市民申請;截至目前,超9200萬人次通過戶政業務智能諮詢平臺諮詢業務。
16項業務網上預約
2016年,廣州公安戶政部門在業務量大的窗口試行網上預約服務。目前,在越秀、荔灣、天河、海珠等幾個業務量大的中心區已推行預約服務,佔全市業務量的70%左右。市民可登錄廣州金盾網、「廣州公安」微信平臺輕鬆預約。
預約辦理項目有16項,包括:出生登記、市內遷移、遷出廣州、投靠父母(含收養入戶)、投靠子女、投靠配偶、境外人員入戶、恢復戶口、註銷戶口、戶口登記項目變更、入戶覆核、入戶登記、戶籍證件補發、申/換/補領居民身份證(含異地辦證)、臨時居民身份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
而死亡註銷戶口、領取戶口準遷證、辦理邊防證等業務,無需預約,可直接到窗口辦理。
3分鐘自助辦身份證
2016年9月,廣州公安戶政部門研發了「新一代居民身份證全自助辦證機」,全國首推自助辦理居民身份證業務,涵蓋本市戶籍人員辦理換、補領居民身份證等業務。
申請人使用自助設備可自助完成電子申請表的填寫、指紋採集、現場人像比對、繳費等操作,整個過程只需3分鐘。
2018年9月1日,廣東省內16周歲以上,持廣州市籤發的廣東省居住證的非廣州市戶籍人員,也可在居住證登記地的區公安分局自助辦證點自助辦理換、補領居民身份證。據測算,受益人群將超過800萬人。
目前,居民身份證全自助辦證機已在全市11區公安分局141個辦證點「安家」,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服務。
11項業務可網辦
過去,省外投靠配偶、子女、父母三類業務需要跑3次,收養需要跑3次,省內業務需要跑2次,入戶覆核和戶口項目變更需要跑2次。現在,這些業務在網上申請提交資料後,只需要到場一次即可辦理。
2018年起,廣州公安戶政部門陸續推出「戶政業務網上辦理」服務,目前,已有11項業務可網辦。
其中,戶口市內遷移、戶口遷出市外、戶口項目(文化程度、職業、服務處所、婚姻狀況、出生地為國內、籍貫)變更、出生登記入戶、落戶登記5項業務可網上申請、雙向速遞,實現「零跑腿」。
戶口投靠配偶、投靠子女、投靠父母、收養、入戶覆核、戶口項目(姓名、民族、出生日期、性別、出生地為國外)變更6項業務僅需到場一次。
公安機關同時也呼籲市民,能網辦的業務儘量通過網辦,以節省時間。
答疑
有急事怎麼辦? 中高考生免預約
公安部門推出「綠色通道」服務,對特殊人群、急需用證辦視事情形作個案處理。對中考、高考生,緊急辦證的,可以免預約現場給號。
2018年2月,廣州公安還專門推出65歲以上「長者通道」服務,只要年滿65歲的長者前往辦理本人戶政業務,無需預約,到場即辦。目前已提供服務1.6萬餘次。
約不到號怎麼辦?
節假日首日全天開門
線上預約系統每天都安排工作人員進行巡查,一旦號滿,系統就自動顯示紅色預警。系統一次放15個工作日的號,如果預約連續三天放的號都爆滿,戶政部門會適量加號。
此外,業務量大的辦證廳還會加窗或延時。為解決上班族辦證問題,戶政窗口每個節假日首日(周六、長假首日)均正常開門辦業務。
不小心過號怎麼辦?
爽約三次要等下月
非主觀原因過號,公安機關會視情形處理。如果臨時有急事,可以提前一天取消預約,被取消的預約號將被重新投入系統。
但也有不少群眾存在連續爽約的問題,據統計,有辦證廳「爽約量」甚至佔全部業務量的兩成。
因此,需要注意,一個月內如果取消預約(或失約)達3次,則該月內不再為其提供預約服務。
市民 心聲
曾經四天還沒取到號 如今一小時已經辦好
「第一天去辦戶口業務,10點到辦證廳排隊,發現沒號了;第二天9點就來,還是沒號;第三天8點就來了,有人告訴我,你還是來晚了;第四天,6點半門還沒開我就排隊,等了兩個小時,8點半辦證廳剛開門,5分鐘內號就被搶光了……」推行網上預約之前,一些辦證量集中的地區,需要現場排隊「搶號」,使得部分群眾連連叫苦。
2016年開始,廣州在越秀、天河等辦證量集中區試行「先預約,再辦理」。一年後,市區多個辦證中心開始實行全面預約。
「預約號全部放到網上,點進預約系統一看,什麼時間段有空位,剩下多少個號,非常清晰,可以少跑好幾趟。」廣州市公安局戶政管理支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推行預約,把無序人流變得可控,讓市民心裡有數了。」
「網上約好時間,現場等不到一個小時基本就能辦好。」剛在越秀區公安分局第一綜合辦證廳辦完業務的市民王小姐說。
記者觀察
信息化 解決群眾戶政業務難題
為生活奔波勞碌,輾轉多地,人口信息的多次流動帶來的是:開一張無犯罪記錄證明,可能要跑幾個省、多個城市;遷一次戶口,材料冗雜繁多……如何解決這些群眾的「堵點」「痛點」問題?目前看來,在有限的人力範圍內,信息化、讓數據跑腿是最好的出路。
廣州市公安局戶政管理支隊工作人員表示:「戶政部門是人口信息的基礎採集部門,所有的信息我們一定要把好關。如果我們這關有錯失,相關的辦出入境、銀行、社保、醫保等業務的便利也都不復存在。」
全國最早推出戶政智能諮詢平臺,超8500萬人次點擊諮詢,減少了窗口來回跑,解決了政策搞不懂的問題;生育計劃捆綁等證明材料取消,在網上更新證明材料清單和模板;將出生證、結婚證、房產證等資料庫共享,增加網辦事項……
如今,在廣東,「數字政府」建設、「智慧新警務」建設如火如荼;「粵省事」讓廣東人辦事越來越省事,全國率先推出居民身份證電子憑證……一系列新舉措打破了數據壁壘,受益人群已經上億。
「網辦業務量正在逐步提升,隨著市民知曉度的提高,今後,到窗口前臺辦理業務的群眾將會越來越少。」廣州市公安局戶政管理支隊工作人員說,「如果將來實現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的數據共享,不僅將大大減少群眾提交材料成本,未來網辦、自助辦的範圍也會進一步擴大,群眾辦事會更便捷。」
本版製圖/湛曉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