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美國歷任總統一覽表,美國第一任總統是誰?

2024-04-30 09:52:23 1

喬治·華盛頓在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通常被稱為美國國父,學者們則將他和亞伯拉罕·林肯並列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了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今天我為大家列出了美國歷任總統一覽表讓大家簡單了解下美國都有哪些總統。

美國歷任總統一覽表。

第1位:喬治·華盛頓

任職期:1789 - 1797

生卒年: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

黨派:無

簡介: ,美國首任總統。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殖民地軍的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了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由於他扮演了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華盛頓通常被稱為美國國父。學者們則將他和亞伯拉罕·林肯並列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而在中,他排在第二位。

第2位:約翰·亞當斯

任職期:1797 - 1801

生卒年份:1735年10月30日-1826年7月4日

黨派:聯邦黨

簡介: 美國第一任副總統(1789年-1797年),其後接替喬治·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二任總統(1797年-1801年),同時亞當斯也是第一位由總檢察長帶領宣誓的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是《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五個成員之一,被譽為"美國獨立的巨人"。由於他任職期間在內政、外交方面均無明顯成就,1800年競選總統時被託馬斯·傑斐遜擊敗。1826年7月4日去世。約翰·亞當斯是《獨立宣言》籤署者之一,被美國人視為最重要的開國元勳之一,同華盛頓、傑斐遜和富蘭克林齊名。 他的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後當選為美國第6任總統。 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25名 。

第3位:託馬斯·傑斐遜

任職期:1801 - 1809

生卒年份: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

黨派:民主共和黨

簡介: 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與華盛頓、班傑明·富蘭克林並稱為美利堅開國三傑。除了政治事業外,傑斐遜同時也是農業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也是維吉尼亞大學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歷任美國總統中智慧最高者。他在任期間保護農業,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從法國手中購買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國領土近乎增加了一倍。

第4位:詹姆斯·麥迪遜

任職期:1809 - 1817

生卒年份:1751年3月16日—1836年6月28日

黨派:民主共和黨

簡介:美國第四任總統。他擔任總統期間曾領導進行第二次美英戰爭,保衛了美國的共和制度,為美國贏得徹底獨立建立了功績。他在1776年參加維吉尼亞憲法的制定,在大陸的國會提供,並且是維吉尼亞會議的一位領導人。他還是出席大陸會議的代表,是制憲會議的主要人物、北部聯邦黨人文件的起草人之一、眾議院議員、民主共和黨的組織者。

第5位:詹姆斯·門羅

任職期:1817 - 1825

生卒年份:1758年4月28日-1831年7月4日

黨派:民主共和黨

簡介: 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威斯特摩蘭縣,出身在蘇格蘭移民的小農場主家庭,家境並不富裕,父親是農場主。詹姆斯·門羅就學於維吉尼亞州的威廉瑪麗學院,中途輟學參加獨立戰爭。1782年被選入維吉尼亞議會,1790年選入美國參議院,1794年任駐法公使,1799-1802年任維吉尼亞州長,1803年任駐英公使。1811年任國務卿,1816年當選總統,1820年連任。

第6位:約翰·昆西·亞當斯

任職期:1825 - 1829

生卒年份:1767年7月11日-1848年2月23日

黨派:民主共和黨

簡介: 他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及第一夫人愛比蓋爾·亞當斯的長子。在詹姆斯·門羅時期擔任美國國務卿,並發展"門羅主義"。解決與英國的許多糾紛,從西班牙手中取得佛羅裡達,因此,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國務卿之一"。1825年,來自國家共和黨的亞當斯當選總統。1828年美國總統選舉連任失敗,1829年卸任後被選為國會眾議員,是唯一一位當選美國眾議員的卸任總統,擔任眾議員直至逝世。

第7位:安德魯·傑克遜

任職期:1829 - 1837

生卒年份:1767年3月15日─1845年6月8日

黨派:民主共和黨

簡介: 首任佛羅裡達州州長、紐奧良之役戰爭英雄、民主黨創建者之一,傑克遜式民主因他而得名。在美國政治史上,1820年代與1830年代的第二黨體系以他為極端的象徵。

第8位:馬丁·范布倫

任職期:1837 - 1841

生卒年份:1782年12月5日-1862年7月24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祖籍荷蘭,是第一位荷蘭裔美國總統。1821年,範布倫當選為美國參議員,後又擔任第十一任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第一任時,範布倫進入內閣任國務卿。1832年範布倫被提名為傑克遜的副總統(第八任美國副總統),並於1835年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1836年,範布倫擊敗輝格黨(現共和黨前身)的四名對手,當選為總統。四年後競選連任未成。後來又兩度參加競選,皆遭到失敗,從此退出政壇,影息故鄉。1862年7月24日,他於肯德胡克附近自己的莊園中去世。

第9位:威廉·亨利·哈裡森

任職期:1841 - 1841

生卒年份:1773年2月9日—1841年4月4日

黨派:輝格黨

簡介: 生於1773年伯克利,是美國第九任總統(1841年3月4日--1841年4月4日). 哈裡森的父親是一位農場主, 第一屆大陸會議代表, 及《獨立宣言》籤署人之一。威廉·亨利·哈裡森在印第安納州打敗肖肖尼印第安人,人稱"提帕卡農英雄"。也是美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短的總統,只有一個月。他不久即患肺炎,在他宣誓就職後1個月即不幸去世。他的孫子是美國第23任總統班傑明·哈裡森。

第10位:約翰·泰勒

任職期:1841 - 1845

生卒年份: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

黨派:輝格黨

簡介: 是第一個因在任總統逝世而以副總統繼任為總統的人。在他的堅持下,副總統得在繼任總統之後取得和總統一樣的地位。約翰·泰勒1841年就任副總統,一個月後繼任總統,迅速鞏固了手中的權力。在任期間,改組美國海軍;建立美國氣象局;結束了佛羅裡達州的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1861年初,主持華盛頓和平會議以調解南北方分歧。南北戰爭爆發後,加入美利堅聯盟國的議會,1862年逝世。

第11位: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任職期:1845 - 1849

生卒年份:1795年11月2日--1849年6月15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美國政治家,律師。是美國第11任總統,是安德魯·傑克遜的忠實門徒,有小山核桃之稱,他在1844年大選成僵局時,異軍突起,成為第一個黑馬總統。在短短的四年任期內,完成了對選民的四大承諾:降低關稅;恢復獨立國庫制;解決俄勒岡邊界問題;取得加利福尼亞地區。把美國領土向北擴張到北緯49°線,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向南幾乎兼併了墨西哥一半領土,今天美國領土的1/4是他取得的,他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而且沒有休閒活動,以至於未老先衰,離開白宮三個月就病逝了,他被歷史學家評為美國最勤奮最有效率的總統。

第12位:扎卡裡·泰勒

任職期:1849 - 1850

生卒年份:1784年11月24日—1850年7月9日

黨派:輝格黨

簡介: 美國政治家,軍事家,第十二任總統。這位戎馬生涯40 載的將軍,曾長期守衛著邊疆陣地,拼殺於墨西哥戰場。他沒有任何政治經歷,是19 世紀40 年代美國統治階級擴張的熱潮把他推到總統候選人的位置,又是以軍功贏得競選勝利而入主白宮。儘管他在戰場上屢屢獲勝,被稱之為"機靈的大老粗"、"最大的英雄",而從政卻不如人意,最後由於派系鬥爭錯綜複雜,使他政務纏身且非常棘手,在任內死於病榻。他是繼威廉·亨利·哈裡森之後,第二位死於任內的美國總統。

第13位:米勒德·菲爾莫爾

任職期:1850 - 1853

生卒年份:1800年1月7日—1874年3月8日)

黨派:輝格黨

簡介: 任內最著名的事跡是派遣美國東印度艦隊前往日本,並由艦隊司令馬修·培理向幕府送出其親筆國書,促成日本之開國。他對奴隸制一直採取妥協態度,但也為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發揮過重要作用,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他卸任之後,曾再度競選美國總統,但不幸落敗。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總統之一,對他的評價也曾兩級化。

第14位:富蘭克林·皮爾斯

任職期:1853 - 1857

生卒年份:1804年11月23日—1869年10月8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這位能力一般、惡習很多的政治神童,在軍內供職時間不長即晉升為將軍。他無大的戰績,但卻有似乎有神庇護。他不僅年輕時有機會青雲直上,而且在總統選舉中爆了冷門,被人們稱為繼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之後的又一黑馬,創造了自詹姆斯·門羅以來從未有的絕對優勢。由於他對南方的同情不能見容於北部各州,促成了國家的分裂,故任滿後便隱退。他是第一位出生於19世紀的美國總統。

第15位:詹姆斯·布坎南

任職期:1857 - 1861

生卒年份:1791年4月23日—1868年6月1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布坎南出任總統時,正值美國處於歷史上的一個重大關頭。當時,南北雙方在奴隸制問題上的鬥爭愈演愈烈。他儘管為避免南北分裂作過不少努力,但還是無力扭轉局勢,後來內戰終於爆發。而他的繼任者正是帶領北方贏得戰爭,廢除奴隸制的林肯總統。

第16位:亞伯拉罕·林肯

任職期:1861 - 1865

生卒年份: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美國政治家、思想家,共和黨人,美國第16任總統,黑人奴隸制的廢除者。其任總統期間,美國爆發內戰,史稱南北戰爭,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他廢除了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度,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擊敗了南方分離勢力,維護了美利堅聯邦及其領土上不分人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內戰結束後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個遭遇刺殺的美國總統,也是首位共和黨籍總統,多次被評價為最偉大的總統。最新版5美元紙幣正面是亞伯拉罕·林肯的照片。2006年,亞伯拉罕·林肯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名。2008年英國《泰晤士報》組織專家委員會對43位美國總統分別以不同的標準進行"最偉大總統"排名,亞伯拉罕·林肯排名第一。

第17位:安德魯·詹森

任職期:1865 - 1869

生卒年份:1808年12月29日—1875年7月31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幼時家境貧寒,當過徒工,後來做過裁縫。1857年當選為國會參議員。在186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他是在南北戰爭時期參議院裡受到北方歡迎和林肯總統信任的唯一的南方人,並被林肯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由於在南方重建上採取妥協立場,與國會的共和黨議員意見不合,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提出彈劾議案的總統。最終在參議院以一票之微避過罷免的命運。儘管如此,他任期內依然有一定政績,其中包括《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的通過和購買阿拉斯加。

第18位: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任職期:1869 - 1873

生卒年份:1822年4月27日—1885年7月23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從西點軍校畢業的總統。在美國南北戰爭後期任聯邦軍總司令,屢建奇功。但能徵慣戰並不等於善於理政,格蘭特的平平政績與他的赫赫戰功成為明顯對照。特別是在第二次總統任期內,他對南方奴隸主妥協讓步以及對貪汙腐化的屬員採取姑息縱容態度,引起了選民的普遍不滿。格蘭特卸職後曾週遊世界,並想在政治上東山再起,但未能如願。晚年經商失敗,抑鬱病逝。

第19位: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任職期:1877 - 1881

生卒年份:1822年10月4日—1893年1月17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出生於俄亥俄州。南北戰爭時期,因軍功屢次晉升,直至志願軍少將。戰後開始政治生涯。兩度當選國會議員,三度出任俄亥俄州州長,以"為人正直和辦事有效率"著稱。1876年大選中,因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大一次選票計算糾紛,海斯直至總統就職日前兩天才被宣布為合法總統。任內努力改善內戰後國內狀況,取得了一些成就。他是第一個接見中國常駐使節的總統。

第20位: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

任職期:1881 - 1881

生卒年份:1831年11月19日—1881年9月19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是美國政治家、數學家,生於俄亥俄州。美國共和黨人。南北戰爭期間加入北方軍隊,與南方奴隸制軍隊作戰,擁有少將軍銜。1880年加菲爾德當選為第20任總統,他是美國首位具有神職人員身份的總統。就職僅4個月即遭暗槍,是美國第二位被暗殺的總統。他在數學方面的貢獻主要是在勾股定理的證明方面的新成就,他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數學家出身的總統。他的第一夫人是盧克麗霞·魯道夫,育有五子二女。

第21位:切斯特·艾倫·阿瑟

任職期:1881 - 1885

生卒年份:1829年10月5日—1886年11月18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是威廉·阿瑟和馬爾維娜·斯通·阿瑟八個孩子中的第五個且阿瑟與埃倫·劉易斯·赫恩登於1857年結婚,生有二子一女。原為詹姆斯·加菲爾德的副總統。1881年7月2日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於在9月19日死亡後,隨即接任為美國第二十一任總統。任職期間他籤署了《排華法案》和《文官改革法》,前者令他飽受爭議,後者則令他倍受讚譽。

第22位:格羅弗·克利夫蘭

任職期:1885 - 1889

生卒年份:1837年3月18日-1908年6月24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美國政治家,第22和24任美國總統,是唯一分開任兩屆的總統,也是內戰後第一個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在他任期內,自由女神像在紐約市豎立,任期內面臨著機構改革、關稅紛爭、工人罷工等難題。他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免去了近10萬共和黨人的官職並換上了民主黨人;他勒令鐵路公司退出了近8千英畝非法佔用的土地;他力圖維持和制訂有利於民主黨利益的低關稅政策。在後世看來,他是最好的無名總統。同時,他也是第一位接受當時的中國政府首腦(李鴻章)訪美並與之會晤的美國總統。

第23位:班傑明·哈利森

任職期:1889 - 1893

生卒年份:1833年8月20日-1901年3月13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畢業於邁阿密大學,畢業後操律師業。南北戰爭期間參加聯邦軍,獲將軍銜。1881年,他成為參議員。1888年,他被共和黨提名總統候選人並在競選中獲勝。上臺時,美國工業化臻於完成,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哈裡森順應潮流,制定了旨在穩定局勢、防止社會動蕩的《謝爾曼反託拉斯法》。對外,哈裡森積極擴大美國影響,組織召開了第一屆泛美會議,成立泛美聯盟。哈裡森政府還與許多國家籤訂了貿易互惠協定。

第24位:格羅弗·克利夫蘭

任職期:1893 - 1897

生卒年份:1837年3月18日-1908年6月24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美國政治家,第22和24任美國總統,是唯一分開任兩屆的總統,也是內戰後第一個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在他任期內,自由女神像在紐約市豎立,任期內面臨著機構改革、關稅紛爭、工人罷工等難題。他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免去了近10萬共和黨人的官職並換上了民主黨人;他勒令鐵路公司退出了近8千英畝非法佔用的土地;他力圖維持和制訂有利於民主黨利益的低關稅政策。在後世看來,他是最好的無名總統。同時,他也是第一位接受當時的中國政府首腦(李鴻章)訪美並與之會晤的美國總統。

第25位:威廉·麥金萊(利)

任職期:1897 - 1901

生卒年份:1843年1月29日-1901年9月14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他18歲從軍。南北戰爭結束後,22歲的他以少校軍銜退伍,先後當過律師、縣檢察官、眾議員和州長,1897年當選為總統。執政後,他採取提高關稅和穩定貨幣的政策,加上其他措施,美國的經濟有了很大起色,麥金萊從而獲得"繁榮總統"的美名。對外發動美西戰爭。在布法羅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享年58歲。麥金萊是美國立國後被刺身亡的第三位總統。

第26位:西奧多·羅斯福(狄奧多·羅斯福)

任職期:1901 - 1909

生卒年份: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 曾任美國海軍部副部長,參與美西戰爭,並在古巴的聖地牙哥戰役中戰功卓越,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稱號。1900年當選副總統,1901年總統威廉·麥金萊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他繼任成為美國總統,時年42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在任總統。他的獨特個性和改革主義政策,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第27位: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任職期:1909 - 1913

生卒年份:1857年9月15-1930年3月8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生於辛辛那提。他的父親曾是美國政府高官,受過良好正規教育,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律師。在當選總統之前,塔夫脫是一位共和黨人,1887年當選為辛辛那提市最高法院法官,1890年被任命為美國司法部副部長,1891年被任命為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六巡迴區法官。1900年塔夫脫被總統威廉 麥金萊任命為菲律賓總督,1904年被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任命為陸軍部部長,1908年在總統大選中獲勝,1909年成為美國第27任總統。

第28位:託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任職期:1913 - 1921

生卒年份: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少年時代就醉心於政治,四度出任英國首相的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爾遜16歲進入戴維森學院,29歲獲博士學位,30歲開始在大學任教。1902年發表的《美國人民史》被認為是其學術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爾遜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1909年當選為新澤西州長。1912年總統大選中,由於西奧多·羅斯福和威廉·塔夫脫的競爭分散了共和黨選票,以民主黨人身份當選總統。1883年,伍德羅·威爾遜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生院,並在3年後獲得歷史與政治科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議會制政府:對美國政治的研究》。畢業後,先後在Bryn Mawr學院(1885-1888)和衛斯理大學(1888-1890)任學術職。是唯一一名擁有哲學博士頭銜的美國總統(法學博士銜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總統以前曾在新澤西州擔任公職的美國總統 。1919年,威爾遜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第29位:沃倫·蓋瑪利爾·哈定

任職期:1921 - 1923

生卒年份:(1865年11月2日-1923年8月2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出生於俄亥俄州,卒於任期內。1865年。父親喬治·哈丁在南北戰爭時應徵入伍,後教過書,從過醫。母親菲比是個醫生。哈丁在農村長大,先當一個小報記者。他是一個美國共和黨的成員,任內因為錯誤的任命導致腐敗。他在任內去世了。被列為美國最糟糕的十個總統的第一名。

第30位:約翰·卡爾文·柯立芝

任職期:1923 - 1929

生卒年份: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畢業於美國雪城大學,美國第30任總統,共和黨籍。佛蒙特州律師出身,在麻薩諸塞州政界奮鬥多年後成為州長。1920年大選時作為沃倫·哈定的競選夥伴成功當選第29任美國副總統。1923年,哈定在任內病逝,柯立芝隨即遞補為總統。1924年大選連任成功。政治上主張小政府,以古典自由派保守主義聞名。

第31位: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任職期:1929 - 1933

生卒年份: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生於愛荷華州,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作為一個採礦工程師。1897年,胡佛與羅·亨利結婚。亨利受過良好的教育,婚後成為胡佛的賢內助。他們有兩個兒子。胡佛為一家公司所僱用去了澳大利亞,後來到中國,在一家私人企業公司工作,作為中國主要的工程師。他在1953年被任命為艾森豪總統的委託主席。在1964年10月20日,胡佛逝世於紐約。24歲的胡佛曾作為美國"白領"被派往中國河北唐山的開灤煤礦"打工"。

第32位: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任職期:1933 - 1945

生卒年份: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史稱"小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超過兩屆(連任四屆,病逝於第四屆任期中)的總統。美國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羅斯福家族在美國大約有300年的歷史,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堂哥。羅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陣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二戰後期同盟國逐漸扭轉形勢後,羅斯福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其影響力在雅爾達會議及聯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後來,在美國協助下,盟軍擊敗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羅斯福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 ,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名。

第33位:哈裡·S·杜魯門

任職期:1945 - 1953

生卒年份: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美國民主黨政治家,1945年4月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病故後,杜魯門繼任總統。1949年至1953年連任總統。1945年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7年提出"杜魯門主義",要求國會撥款4億美元援助希臘和土耳其,鎮壓當地人民革命運動。1948年批准以控制歐洲為目的的"馬歇爾計劃"。1953年卸任回鄉。1972年12月26日在堪薩斯城病故。任期內,儘管出現很多產業糾紛、醜聞以及前蘇聯間諜案,導致杜魯門聲譽受損,最後只得放棄競選連任,但今日的歷史學者仍視他為最出色的美國總統之一。

第34位: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任職期:1953 - 1961

生卒年份: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丹尼森的一個已經破產的基督徒家庭,他在艱苦生活中磨礪了意志。191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畢業時在班上排在第61名,只得到軍士長的軍銜。後在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第19步兵師服役,少尉軍銜。然而後來他卻成為了10位五星上將中晉升「第一快」,出身 「第一窮」,也是美軍統率最大戰役行動的第一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擔任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1944年至1945年裡負責計劃和執行監督進攻維希法國和納粹德國的行動。1948年2月退役,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至1953年。1952年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總統獲勝,成為美國第34任總統,1956年再次競選獲勝,蟬聯總統。1969年3月28日在華盛頓因心臟病逝世 。他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28名 。

第35位: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

任職期:1961 - 1963

生卒年份: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美國著名的甘迺迪家族成員,執政時間從1961年1月20日到1963年11月22日身亡為止。1960年9月26日,甘迺迪和尼克森首次電視辯論。甘迺迪於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立茲獎的總統。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遇刺身亡,他的遇刺被視為對美國歷史發展產生重大決定性影響的事件之一,因為這一事件在其後數十年中一直影響了美國政治的發展方向。

第36位:林登·貝恩斯·詹森

任職期:1963 - 1969

生卒年份: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生於德克薩斯州中部草原,畢業於德克薩斯州西南師範學院,美國第36任總統。在任時提出了與"新政"、"公平施政"、"新邊疆"一脈相承的改革計劃。主要功績,通過老年保健醫療制度、醫療補助制度、民權法和選舉權法。同時,他讓美國積極介入越南戰爭,隨著戰爭的拖延,詹森總統的聲望持續下降。即使其外交政策的失敗,但是因為他的國內政策成績斐然,詹森在一些史學家對歷屆總統的評價中依然獲得高排名。

第37位: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

任職期:1969 - 1974

生卒年份:1913年1月9日-1994年4月22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約巴林達,美國政治家,第36任美國副總統(1953年-1961年)與第37任美國總統(1969年-1974年)。1970年4月30日,尼克森總統宣布,他已向柬埔寨派遣了美國作戰部隊,以摧毀在那個國家的軍隊避難所。在一次向全國的電視講話中,總統將這次行動說成「不是對柬埔寨的侵略」,而是以保護美國軍人生命安全和縮短戰爭時間為目的對越南戰爭的必要擴展。1972年7月30日,尼克森敗訴,彈劾開始。1974年時尼克森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也是截止2013年12月上旬唯一一位辭職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曾於1972年和1976年兩度訪華,是第一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美國總統。1968年和1972年兩度榮登「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1994年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因病逝世,享年81歲

第38位: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

任職期:1974 - 1977

生卒年份:1913年7月14日-2006年12月26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美國政治家,美國第37任副總統和第38任總統,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海軍服役。福特執政期間,美國從越南撤軍、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經濟蕭條。由於在美國國會內民主黨佔多數,政府無法通過重要的法律。福特被迫用盡他的否決權。許多人對福特特赦尼克森也非常不滿。在1976年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吉米·卡特以微弱優勢擊敗了福特。

第39位:詹姆斯(吉米)·厄爾·卡特

任職期:1977 - 1981

生卒年份:1924年10月1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生於喬治亞州普蘭斯。曾於1955年至1962年任喬治亞州薩姆特縣學校董事會董事長,1962年至1966年任喬治亞州參議員。在此期間還先後擔任過平原發展公司、薩姆特縣發展公司總經理,喬治亞州中西部計劃和發展委員會以及喬治亞州改進作物協會主席等職務。1974年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議員競選委員會主席。1977年任美國第39任總統。1980年爭取連任落選。1982年起在亞特蘭大的埃默裡大學任名譽教授。200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黎明前一小時》是吉米·卡特撰寫的童年回憶錄,西北大學出版社獲得授權出版中文版。於2017年5月31日在第27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正式發布。

第40位:羅納德·威爾遜·裡根

任職期:1981 - 1989

生卒年份: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坦皮科城。美國傑出的右翼政治家,曾擔任第33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第40任(第49-50屆)美國總統。他也是一名偉大的演講家。在踏入政壇前,裡根也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電視節目演員、勵志講師,並且是美國影視演員協會(Screen Actors Guild)的領導人。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偉大的溝通者」。歷任總統之中,他就職年齡最大。他是歷任總統中唯一一位演員出身的總統。在美國在線於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裡根名列榜首。

第41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老布希)

任職期:1989 - 1993

生卒年份:1924年6月12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美國第51屆第41任總統。由於美國歷史上存在過兩位布希總統,因此又常被稱為老布希,以便與其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的長子喬治·沃克·布希作區別。老布希最為人知的政績是1991年海灣戰爭。他在任內成功打敗伊拉克,並對其實施經濟制裁。但是在2018年12月1日,因血液感染。

第42位:威廉·傑斐遜·柯林頓(比爾·柯林頓)

任職期:1993 - 2001

生卒年份:1946年8月19日—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美國律師、政治家,美國民主黨成員,曾任阿肯色州州長、全美州長聯席會議主席、聯合國海地事務特使、柯林頓基金會主席、第42任(第52屆、第53屆)美國總統。柯林頓是美國第一位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總統、第三位遭受國會彈劾動議的總統,也是僅次於西奧多·羅斯福和約翰·甘迺迪之後的最年輕的美國總統,以及富蘭克林·羅斯福之後連任成功的第一位民主黨總統。

第43位:喬治·沃克·布希(小布希)

任職期:2001 - 2009

生卒年份:1946年7月6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布希政府在反恐戰爭的正當性、關塔那摩灣事件、虐囚門事件、以及颶風卡特裡娜救災工作的處置上遭遇到眾多批評,執政民調認可度在911事件之後也有逐漸下滑的趨勢。在美國在線於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布希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6位。在2001年10月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剷除蓋達組織勢力,接著他在2003年3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推行了1.3萬億元的減稅計劃、以及對於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體制的改革,同時也推行了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例如禁止墮胎的法案、以及反對承認同性婚姻的聯邦法案提議。

第44位:貝拉克·海珊·歐巴馬(巴拉克·海珊·歐巴馬)

任職期:2009 - 2017

生卒年份:1961年8月4日出生—

黨派:民主黨

簡介: 美國民主黨籍政治家,第44任美國總統,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1991年,歐巴馬以優等生榮譽從哈佛法學院畢業。2007年2月10日,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08年11月4日正式當選為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2015年度全球1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第3名。2016年3月21日至22日訪問古巴。歐巴馬因此成為古巴現政權建立以來首位踏上這一島國的美國總統。雖然目前歐巴馬因為連任兩屆總統而退任,但是卻是好的不行。

第45位:唐納德·約翰·川普(唐納德·約翰·川普)

任職期:2017 -

生卒年份:1946年6月14日—

黨派:共和黨

簡介: 美國共和黨籍政治家、企業家、商人,在過去20年間分別支持過共和黨和民主黨各主要總統競選者。2015年6月,川普以共和黨競選者身份正式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此前,川普沒有擔任過公共職務。釐米,結過3次婚,育有5個子女。 [1] 2016年11月9日,唐納·川普已獲得了276張選舉人票,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的獲勝標準,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1月20日中午川普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宣誓就職。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