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屬相源自什麼年代(屬龍和什麼屬相最配)
2023-10-05 02:21:19 3
我國十二生肖的由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們都知道十二生肖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些,那他們的起源是什麼,又為什麼用這十二個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呢,今天就來看看這方面的知識。佔卜用的《日書》,書中作者根據盜賊所肖動物描繪了其相貌特徵。它是迄今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關於生肖的較完整的記載。其中十二地支記載齊全,除了辰一項漏抄生肖外,其餘十一地支均記有屬相。子鼠、醜牛、寅虎、卯兔、亥豬這五種生肖和今天的相同;而對「巳為蟲,申為環,酉為水」,也可做出巳蛇、申猴、酉雞的解釋;書中記「午為鹿、未為馬、戌為老羊」,不同於一般說法,或許反映了當年楚地十二生肖的情況。
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餘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於為什麼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誌,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誌。宋代洪巽的《暘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遊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於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由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暘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醜、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後足五趾,為奇。這樣原是奇、偶全佔,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種動物首位了。
還是要研究
關於十二生肖的排列,還有各種傳說,這類故事,可能還有很多,或是寓言,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很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可能也是從眾多動物中經過考驗挑選出來最合適的十二個,並一直傳至今日,總之,其中的繁雜過程還需要我們一直研究下去。
生肖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十二生肖的來源何處何時,出自何人至今也沒有明確的歷史資料去證實。只知道這是為了方便人們能夠記住自己出生的年月,方便年月記錄。中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幹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幹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於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遊牧的少數民族中。十二生肖最早見於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十二生肖之說,最晚應形成於漢代,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
十二生肖起源於什麼時代?
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對應關係已經確立並流傳。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 。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佔卜盜者相貌特徵,其中記載 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原文脫漏〕盜者男子,青赤色……已,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鬚耳。申,環也,盜者圓面……"
《日書》中所記十二生肖大體近似於現在流行說法。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產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學者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關於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系統的記載。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說法完全一致的是東漢王充的記載,王充《論衡·物勢》載: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動物談到了十一種,唯獨缺了辰龍。該書《言毒篇》說: "辰為龍,已為蛇。辰、已之位在東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齊了,且與現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屬完全相同,這的確算是古文獻中關於生肖的較早的最完備的記載。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有具體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的記載。南朝·陳·詩人沈炯,曾創作了一首十二屬相詩,其言曰: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
中國十二生肖是什麼時侯形成的
傳說是伏羲發明的
屬龍和什麼屬相結婚好
?屬相婚配是合婚的一種,其目的就是趨吉避兇,為了雙方在婚後順風順水,白頭到老。說到屬相相配,主要就看雙方屬相是否相合,一般合就吉,衝就不吉。 龍是權勢的象徵,天之驕子得天獨厚,他的智慧過人膽識夠,才氣足,慷慨大方,神氣活現氣軒昂。在中國,龍象徵著皇帝或男性,它代表著權力。在龍年出生的人據說都帶著命運之角。屬龍的辰龍與酉雞,因此最宜找個屬雞的對象,此乃上上等婚配。 屬龍的和什麼屬相最配:屬鼠、屬猴、屬雞、屬虎、屬兔,假如能締結如此良緣,晚年尤其幸福,事業更加興盛。與屬蛇、屬馬、屬羊的人相配也可以。 屬龍與屬雞結婚: 你們是需要求同存異、尋求和睦的一對。兩個人具有相當的頭腦,能力上沒有太大的落差,都非常獨立,不會甘心依附於對方。如果你們能夠深入溝通,彼此了解對方的真正需要並能取得一致的話,你們將會非常幸福。 屬龍與屬狗結婚: 你們是性格迥異,矛盾重重的一對。兩個人虛榮、嬌縱,極富挑釁性。儘管你們具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卻沒有一致的理解與追求的方式。兩個人都非常倔強並且敢作敢當,你們都下意識地想從對方那裡獲得自己所缺乏的品質。為了擁有幸福的婚姻與和睦的家庭,雙方都要作很多努力來改變自己的性格以適應對方。 屬龍與屬猴結婚: 你們擁有理想的婚配,是交相輝映的一對。兩個人都非常理智又不乏浪漫天性,都善於交際,在朋友圈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你們在一起將建立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婚姻為你們提供了新的徵程,你們將並肩前進,去進行新的徵服和探索。
龍和什麼屬相最合
屬龍的
屬龍的宜避開『農曆』的九月(戌月),該月與龍相衝。
根據古代算命術中的說法。
屬龍(辰)與雞(酉),是(辰酉)相合,是為。
屬龍(辰)與猴(申)、鼠(子)相合,是為(申子辰)三合。
所以屬龍的和雞、猴、鼠屬相是最相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