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最後一卦未濟(易經如何算出一件事何時發生)
2023-10-05 13:34:49 8
六十四卦最後兩卦為「既濟」和「未濟」, 是什麼意思?
易經六十四卦第63卦 水火既濟(既濟卦)盛極將衰。象曰:金榜以上題姓名,不負當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慶,一切謀望大亨通。 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坎)相疊。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 倒火勢,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經;濟,成也。既濟就是事情已經成功,但終將發生變 故。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白話】《既濟卦》象徵成功:此時功德完滿,連柔小者都亨通順利,有利于堅守正道;開始時是吉祥的,但如有不慎,終久必導致混亂。 未濟,《易經》六十四卦最後一卦,以未能渡過河為喻,闡明「物不可窮」的道理。 未濟卦是既濟的綜卦,下坎上離,離為火、坎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潤,兩兩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陰三陽,兩兩相應,有同舟共濟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陰差陽錯,若「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小狐過河尾向上舒,可剛要到河邊尾巴就被沾溼了,沒有過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結,還要向前發展。 大致的可以百度一下,想了解仔細點就買書來自己專研吧。
為什麼《易經》最後一卦是"未濟"?有什麼說法?
《繫辭下》第七章云:「《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慮乎?」這也是說,《周易》的盛行,大約在中古時代吧?作《周易》的人,大概心存憂慮吧?《繫辭下》第十一章又云:「《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日,周之盛德邪?當周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翻譯成白話文是—《易》的盛行,大約是在商朝末期,周族社會道德逐漸隆盛的情況下吧?其內容體現的是周文王與商紂中間的事兒吧?因而其卦卦辭中多含警示危懼之辭。洞徹風險有一定的預防可以讓人安全,自認為安全而粗心大意懈怠反倒造成坍塌。其中的大道理頗為眾多,一切物體都不可以外。假如能謹始慎終,開始做起事來大致就「沒有過錯」,這就是《周易》的最高境界。
《易經》第六十四卦 未濟卦詳解 火水未濟 離上坎下。未濟卦,代表沒完成、都還沒停止。坎為水,離為火。火在海上,無法濟物,為未濟。未濟代表事未果。本卦六爻均失正,有「事未成」之象。但剛健內斂能相對應,充斥著著未來發展的概率。未濟有可濟之理,因此恆通。但若為人處事不慎重,則沒什麼權益。
未濟卦,這一卦是異卦疊起,下卦為坎,上卦為離。離為火,坎為水。火上水中,火情碾過水勢,滅火大功未果,故名未濟。未濟卦坐落於既濟卦以後,《序卦》那樣表述道:「物不能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既濟卦是久則窮,因此務必重新啟動活力,以表明變易而不窮的《易經》基本原理,也就是以未濟卦做為六十四卦的重點。「未濟」是並未進行也並未結《象》中表述未濟卦:火在海上,未濟;謙謙君子以慎辨物居方。這兒強調:未濟卦的艮卦是坎(水)下離(火)上,為火在海上之現象。
今日未濟,明日可期。是啥意思
《易經》六十四卦最後一卦「未濟卦」,以未能渡過河為喻,闡明「物不可窮」的道理。
「今日未濟,明日可期」為虛指,意思是現在(今日)沒有達到(完成),但是可以預見以後(明日)能完成。
求周易 未濟卦的詳解
1、釋義
未濟,六十四卦最後一卦,以未能渡過河為喻,闡明「物不可窮」的道理。
未濟卦是既濟的綜卦,下坎上離,離為火、坎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潤,兩兩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陰三陽,兩兩相應,有同舟共濟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陰差陽錯,若「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小狐過河尾向上舒,可剛要到河邊尾巴就被沾溼了,沒有過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結,還要向前發展。
「初六,濡其尾,吝」,可既濟卦「初九」「濡其尾」卻「無咎」。這是因為,既濟卦陰陽各得其位,而未濟卦是陰陽失位;既濟是成功之時,而未濟是未成之時;既濟初爻是處於離火之下,而未濟初爻是處坎險之始,兩卦的主客觀條件不同,所以其佔的結果就不一樣。
「九二」以剛居坎險之中,雖上應「六五」,但在未濟之時,「曳其輪,貞吉」。既濟卦「曳其輪」只得到個「無咎」,而未濟「曳其輪」卻獲「吉」,何也?他倆所處的時間不同,一個是已成之時,一個是未成之時;他們各居的爻位也不同,一個以陰居下,一個以陽得中,所以佔卜的結果是有區別的。
「六三」以陰柔之質失正居險,上應「初九」。力不能自濟,卻要上進,故誡之「未濟,徵兇」。既然「徵兇」為什麼又「利涉大川」呢?這是從正面勉勵之辭。三下乘「九二」上承「九四」兩陽,互為離卦,有離火通明之象,故勉之與「九二」共進可排除險難,渡過大江大河。
「九四」之所以「貞吉」(佔卜的結果吉祥),是因為三是「未濟」,至此已經向既濟轉化。四以陽處陰則有悔,但已脫離坎險進入上離,下應「初六」,故「,悔亡」。「震用伐鬼方」與既濟卦「高宗伐鬼方」說的不是同一個歷史事件。這裡說的是周公季歷伐鬼戎。「三年有賞於大國」是說季歷受到了殷王的獎賞。「高宗伐鬼方」是殷自己的事情,平定鬼方後事已完成,故說「既濟」。而季歷「伐鬼方」是為殷做事,只得到了一個「賞」,就滅商大計來說尚沒有完成,故設在《未濟》卦中。
「六五」以陰柔居尊而有悔,但下應「九二」,並有「九四」之佐,有同舟共濟之象,故「貞吉,無悔」。處離卦之中,為文明之主,閃耀著「君子之光」,以誠相待,俟時可濟,故「有孚,吉。」
「上九」處卦之極,物極則必反,由未濟將轉化為既濟,可信於下,「我有好酒,吾與爾靡之」也無妨,故「有孚,於飲酒。」但又誡之「濡其首,有孚,失是」,如安逸過度,不能審時度勢,一味信任於人而貿然前進,就會有既濟卦上六「濡其首」之象,那就危險了。
未濟是六十四卦最後一卦,事物至此好像是要終結了。但既濟卻從積極的角度闡發了「未濟」之中必有「可濟」之理。卦中下三爻皆在坎險之中,均尚不能「濟」;上三爻處離明之中,可以「行」,但均誡之要「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道德經》),事物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福可轉為禍,禍亦可轉為福;既濟可轉為未濟,未濟也可轉為既濟,事物就在這否定之否定的對立統一中發展,永無止境。
《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五千餘言的卦辭爻辭,揭示了宇宙變化,自然規律,社會發展,人間冷暖,《易經》的思想可謂大矣!
2、意義
一、終始循環,物必不窮
以往我對於〈未濟〉為最後一卦,並不是真正了解其涵義,〈既濟〉既是完成,而後又接著〈未濟〉這未成功之意象,究竟存在著什麼道理?現在我明白〈未濟〉不是〈既濟〉的延續,應把它看作〈既濟〉的補充,是以〈序卦〉云:「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正蘊含著「易者,變也」的義理歸結,〈既濟〉看起來是完成的意象,但事物的成敗,是隨時均可能變化的,故必須以未濟做結,《易》的哲理才得以無窮。
以「終始」的概念來統攝全書,是因事物發展的進程,與自然萬物的變化都沒有真正的結束,就如同四季和晝夜的變化,是相環相扣,生生不息的,許多看似結束的表象,其實是蘊含著另一個開始的徵兆,如同鮭魚回遊至上遊,筋疲力竭而亡,看似生命的結束,但完成使命產下下一代,使生命無限延續,難道不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嗎?所以終與始是自然宇宙的規律,兩者不是因果的關係,而是不斷循環,我們古老的祖先選擇了終始說,使得完成後並不是全然的結束,而是又有開始得以無窮的接續下去,我想這也就是〈未濟〉卦置於六十四卦最後一卦的原因。
二、體憂思患、居安思危
〈未濟〉卦的意象是內險外明的,就爻位而言,上六之時雖以轉向既濟,但若因此而縱逸無度、荒廢其政,必有重返未濟之危。而標示成功的既濟卦,亦帶著人的憂心,其〈象傳〉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這使我想到了「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告誡了我們居安亦須思危,處逆而更得小心翼翼,像近年來環境保護的概念漸起,但仍有許多人似乎不願意面對我們正在破壞環境的事實,以為科技的發達與人類的自信,就真的可以達到「人定勝天」的境界,以之前南投廬山塔魯灣的溫泉旅社遭河水衝走為例,違法建商未對旅館地基加以鞏固,當地人們也對於河岸建築林立的景象習以為常,完全忽略的這些建築的潛在危機,眼前只看到絡繹不絕的旅客所帶來的錢潮,再加上人們對於疏忽了水土保持,破壞了生態,所以到了颱風季節,河水暴漲,便造成如此的慘狀。這對我們便是很好的警惕,套用在人生上也是一樣,一時順遂,並不是代表永遠的順遂,若人類不能居安思危、體憂思患,終有一天會自遭滅亡的。
三、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未濟〉卦提醒著我們凡事必須存著「未濟」的心理,才不致陷於志得意滿自毀前功,因為宇宙如此廣大,人類的成就是不可能有既濟的一天,故無論任何人,對於一項事業的追求都是沒有止境的,既使一時的成功,不過只是針對一個階段而言。如在國際比賽中得到金牌的選手,可稱為當下的成功,但若沒有更加精進,在後輩競出的時代下,必會被他人比下去,所以人生是沒有絕對的成功,古云:「活到老,學到老」正是此意。未既卦下卦為水,上卦為火,火上水下無法將食物煮熟,此「未成功」的意象,正是推動人們明白事物的變化之理,而不斷的從零開始,永不停歇腳步奮發進取,促使其成,則「未濟」中必可發現「可濟」之理。
四、培養能力,待時而濟
〈未濟〉是身處在險境中的意象,是須待時而濟,並非不濟,或者不可濟,其卦象險在內,明在外,即渡過險難,便是光明,故未濟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面對困境的我們千萬不可躁進,必須懂得安分守己、等待時機,懂得忍耐並不是要我們委屈自己,而是在這段對自己較不利的期間,做好萬全的準備,反躬自省,深切檢討,並加以改進以待時而濟。
人生不可能永遠順遂,遇到困難切忌莽撞躁進,或消極頹廢,而是應該培養自己適應困境的能力,守常而順變,做出明智的抉擇,若我們無法等待時機就急於前進,可能會導致未看清楚目標、作了錯誤的判斷,而若我們因為面對困境就從此不勇於前進破險,讓時機一再的從身邊流失,此困境便永遠不能濟,故見困境而能忍耐、等待不妄進並且培養解決困境的能力,是我們必須學習的,當機會一來臨,我們以萬全的準備去迎接,以此達到的目標必定會比他人更加耀眼燦爛
《易經》解卦,從下到上,陽爻、陰爻、陰爻、陰爻、陽爻、陽爻!_百度知...
以錢三文燻於爐上,致敬而祝曰:「天何言哉,叩之即應;神之靈矣,感而遂通。今有某姓有事關心,不知休咎,罔釋厥疑,唯神唯靈,若可若否,望垂昭報。」祝畢擲錢;一背為單畫「—」,二背為拆畫「- -」,三背為重畫「○」,三字為交畫「×」,自下裝上。三擲內卦成。再祝曰:「某宮三象,吉兇未判,再求外卦三爻,以成一卦,以決猶疑。」祝畢復如前法再擲,合成一卦而斷吉兇,至敬至誠無不感應。訣曰:兩背由來拆,雙眉本是單,渾眉交定位,總背是重安;單單單曰乾,拆拆拆曰坤,單拆單曰離,拆單拆曰坎,餘卦仿此。三背為重,三字為交,交重之爻謂之發動。重作單屬陽,交作拆屬陰。凡動爻有變,重變拆,拆變單。餘爻仿此。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
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
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
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
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
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
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
乾坤兩卦外其餘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解卦-易經第五十七卦-巽上巽下
巽:小亨,利攸往,利見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 人。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象曰:進退,志疑也。 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九三:頻巽,吝。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象曰:九五之吉,位 正中也。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兇。象曰:巽在□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