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送煲是什麼意思(廣東話砂煲兄弟)
2023-10-18 07:45:32 3
形容彼此情誼深厚的詞語有許多,比如肝膽相照、莫逆之交、情同手足、刎頸之交等等,就廣東話而言,類似的形容詞同樣不少,比如「砂煲兄弟」。
何國禧有歌《沙煲兄弟》,唱道:「砂煲兄弟,同渡生涯,我哋大家冇有計;知心兄弟,嚟到一齊,我哋需要同提攜……」
從歌詞大意不難理解「砂煲兄弟」之意,指共過患難的知己。
當然,這不是「砂煲兄弟」最初的由來。在這句廣東俗語當中,「砂煲」比喻「患難」,之所以有此借喻,尋根究底,因廣東人(部分人)窮困的生活而來。
砂煲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炊具。廣東人煲牛腩、燉豬腳等等少不了砂煲,或者極具廣東特色的砂煲打邊爐,相對於其他粵菜,這些「砂煲菜」無不市井味十足。
「市井味」並非一個貶義詞,卻意味著上不了臺面。
在廣東,飲食之上有許多約定成俗的講究,通常情況下,正式的宴席不會出現「砂煲菜」——指連同砂鍋上桌的做法,無關味道,不過認為其烹飪技藝及飲食行為「粗糙」,不宜饗客。雖然「砂煲菜」上不了臺面,卻不代表不被喜歡,而「砂煲兄弟」正是來源於此。
舊時,廣州碼頭聚集了三教九流許多人,工人、流浪漢、流動小商販等等,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討生活。
在那個年代,「搵兩餐晏仔」並不容易,而「吃頓好的」更是大多數窮人最渴望的事情之一,不過這些草根階層限於自身貧窮的原因,即便是「吃頓好的」也難以實現。
人身處逆境之中,更能激發自己的潛能,為了願望的達成,於是乎想出了「合作」的方法——湊錢購買食材,大家一起飽吃一頓。
在寒冷的冬夜吃上一鍋慢燉了幾個小時的豬狗肉、牛雜;或者圍著砂鍋打邊爐。
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吹水,好不痛快。
圍鍋而食同時,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人們形容這種同甘共苦的情誼謂之「砂煲兄弟」。
至此,關乎廣東話「砂煲兄弟」的內容其實已經詳盡了,不過為了湊字數,不得不繼續。
倘若以財富的多寡為標準來定義,廣東固然仍有「窮人」和「富人」之分,可是,舊時為窮人發明的諸如砂鍋打邊爐等等,同樣被富人喜歡。廣東人無論富有或貧窮,之於「食物」有且只有一個態度,那就是「抵」。
所謂「抵」是值得、划算的意思。假如一份牛下水——即便出於「粗糙」的緣故而上不了臺面,能夠帶來有異於其他美食不一樣的味蕾享受,那麼便值得一嘗,至於精緻與否又有什麼關係?廣東人從不會放過任何食物,否則豈不辜負了「什麼都是吃」的稱號?
最後,我願意將點讚的看官大佬視為我的「砂煲兄弟」(不過你們願意與否),所以你們知道怎麼做了吧?
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