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初十是石頭節(正月初十為石頭神生日)
2023-10-18 18:25:38 2
正月初十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 俗稱石頭節。民間認為這天石頭神生日。相對正月初九的天日,初十為地日,即地的生日。老百姓把天與地比作爹與娘。
民間新年十日歌裡唱初十日:「有天還有地,比做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我國民俗專家吳炳安教授認為,石頭節是從巖石崇拜、石器崇拜到石神崇拜的祭日。這一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民間認為驚動了這些石頭神靈就會損傷了莊稼或糧食。這一天還忌諱開山打石和蓋石屋,並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向石神供奉烙餅的習俗。
在山東鄆城等地還流行抬石頭神巡遊的習俗:初九夜裡,將一個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石頭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輪流抬著瓦罐奔走。如果石頭始終不落地,預示著新的一年豐收;如石頭落地,預示著年成不好。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
在我們家鄉河北石家莊趙縣,正月初十也稱老鼠娶親日。晚上各家各戶會在門口點燃篝火,將一年內用舊的炊具等燒掉,預兆全家在新的一年裡無災無難。趙縣將此民俗叫烤「獅子火」。趙縣農村晚飯過後,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燃起一堆柴禾,將家中破舊的無法使用的笤帚、簸箕等統統投入火中焚燒,一些人家還會特意在火中添加一些柏樹枝,發出「啪啪」的響聲。這時,全家老少圍著火堆,烤了前面烤後面,邊火邊說:「烤烤腰,腰不疼;烤烤腿,腿不疼;烤烤牙,牙不疼;烤烤屁股,屁股不疼;烤了全身,百病不生。」有的孩子手拿一根棍子,上面插一個饅頭,在火堆上烤幾下後就吃掉,據說吃了這樣的饅頭不得病。
為推進移風易俗,抵制民俗烤火陋習,最大限度改善空氣品質,建設宜居城市,2019年趙縣禁止民俗烤火。農曆正月初十、十五、十六期間,趙縣在縣城建成區全面禁止傳統烤火行為,一經發現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在趙縣,正月初十俗稱「老鼠嫁女」或「老鼠娶親」,北方多叫「耗子娶媳婦兒」。這天晚上人們屆時熄燈、噤聲,並提供食為鼠女「添箱」,以保證老鼠婚嫁儀式的順利進行,唯恐驚了鼠,「人驚鼠一夜,鼠擾人一年。」家家戶戶還要包餃子, 餃子要捏緊,捏老鼠嘴;嗑瓜子,俗稱嗑老鼠眼。
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麵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還有的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前一天晚上,有家裡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鼠可以永遠絕跡。
湖南資興一帶則在屋角、過道遍插蠟燭,意思是將老鼠娶親途經之路照得通亮,別找錯了自己的洞。
上海郊區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準備的喜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