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流星雨2023(北金牛座13日迎來極大流星雨)
2023-10-18 08:50:36 3
2023年什麼時候出牛座的流星雨?
時間:一般在11月13日左右 2023金牛座南流星雨在哪個方向? 天文預報顯示,金牛座南流星雨將於10月10日迎來極大,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我國感興趣的天文愛
金牛座流星雨在北京什麼時候能看到?
11月流星雨值得公眾觀測。南北金牛座流星雨因為輻射點位置的差異而被看作是兩個不同的流星群,而它們實際上是同源的流星群。由於輻射點都位於金牛座,活動時間也幾乎相同,因此有時也被統一稱為「金牛座流星雨」。
江蘇省天文學會天文專家嚴家榮說,今年南金牛座流星雨的極大將出現在11月5日,但月光對觀測的影響會非常大。北金牛座流星雨的極大出現得稍晚,大約是在11月12日。此時的月相已屬殘月,對觀測就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了。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觀測者來說,11月中上旬金牛座整夜可見,午夜時分輻射點上中天,地平高度非常適合觀測。
金牛座流星雨的相關事件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Rob Suggs和天文學家Bill Cooke在一架新的10吋望遠鏡和攝影機組合的測試中,以流星撞擊月球的事件做為測試的對象,觀察到了撞擊事件。再比對過星圖之後,它們認為撞擊的物體來自金牛座流星雨。這也許是過去聲稱的月球事件中第一個得到證實的事件紀錄。
金牛座流星雨的活動周期
金牛座流星雨的活動周期大約在2,500至3,000年之間,在核心部分接近地球時能產生更壯觀的流星雨。事實上,因為被分成兩支(白天和夜晚;每一支又分成南支和北支),在3,000年周期中的高峰期相距有數個世紀。有些天文學家注意到一些由巨石構成的,像是巨石陣的結構,與這個周期的極大期有所關聯。
也有人認為當初的大彗星出現在肥沃月灣文化的銅器時代,因此對古老的銅器時代的崩潰要負起責任:可能有一顆巨大的流星撞擊在伊拉克。萬字旗(卍)的起源可能也與恩克彗星有關。
下一次的極大期大約會出現在西元3,000年,所以可能這個流星雨與伯利恆之星也有關係,因為它上的極大期就出現在西元元年。金牛座流星雨因為恩克彗星的彗尾與地球遭遇而受到破壞。
在地球穿越金牛座流星雨的湍流時,可能會因為通過較為稠密的區域,造成較多的物質撞擊到地球,而形成多個不同的極大期。
關於雙魚座的流星雨下一次是什麼時候啊?
雙子座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是以雙子座附近為輻射點出現的流星雨。每年在12月7日至16日前後出現,於2008年12月14日達到高潮。與象限儀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並稱為年度三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是唯一一個母體非彗星的流星雨,其母體是小行星3200法厄同。
一般認為雙子座流星雨的活動期從12月7日開始,2007年的極大在12月15日0時15分(北京時間),東亞應是全球最佳的觀測位置。
不象獅子座流星雨的極大持續很短,雙子座流星雨的極大期將有一天,因此世界上任何位置的觀測者都有機會看到極大。極大時每分鐘有兩顆群內流星。
十二星座流星雨什麼時候出現?雙魚座流星雨什麼時候出現啊?
彗星每次回歸太陽附近時都會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剝離出一些物質散落在太空中,當地球和這些物質相遇時,就會看到有流星呈輻射狀出現。這就叫流星雨。流星雨並不是象想像的那樣如同下雨一般,只要流星都是從一個輻射點出來的,就可以認為是流星雨。每年可稱為流星雨的有近40個,每年比較大一些的流星雨有1月4日前後的象限儀流星雨、4月22日前後的天琴座流星雨、8月13-14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17-18日的獅子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前後的雙子座流星雨。
雙魚座流星雨 活動範圍 :9月1日-30日; 極大時間 :9月19日 (太陽平黃經177°); ZHR = 3; 輻射點 :赤經 = 005°,赤緯 = -01°;輻射點漂移:見表6; 速度 = 26 千米/秒;
這個經常被當作「九月的精華」的群,如果同這個月中的其他群一樣,非常的缺乏觀測。看來它的輻射點非常彌散,而且通過一些數據我們確認它具有雙輻射點。
19世紀僅有兩個該群的觀測數據,觀測者均為威廉·丹寧(William F.Denning),他分別在1879年和1885年觀測到它,輻射點分別位於赤經1度,赤緯-5度和赤經4度,,赤緯-2度。
卡儂·霍夫梅斯特(Cuno Hoffmeister)第一個正式觀測到它。在分析了德國觀測者在1908年和1938年的觀測數據之後,他指出了這個群在8月16日到10月8日之間活動,極大出現在9月12日,以及29日的次極大,輻射點位於赤經0度,赤緯+4度。霍夫梅斯特描述這個群非常弱,同時也將這個群區分成兩個輻射點。霍夫梅斯特沒有對他的南群和北群給出精確的描述,他只給出了一張表格。在這之中,29日的次極大到底是北群或者是聯合的產物無法得到證實。
照相術在1890年以後就被引入到流星研究中,但最為著名的應當屬1952-1954年進行的哈佛流星計劃,其中包括超過2500顆流星的軌道,為未來流星研究提供了龐大的資料庫。1971年,貝蒂爾-安德斯·林布拉(Bertil-Anders Lindblad)進行了一項研究,希望能找出那些活躍流星群的軌道。
林布拉找到了兩個群,他稱之為「雙魚座流星雨」,並編號為「31」和「92」。92號活動時間很長,從8月31日延續到11月2日,輻射點位於赤經10度,赤緯+6度,不過這個群的軌道和霍夫梅斯特的雙魚相去甚遠,但是升交點就有21度的差別,近日距差別更達0.12AU。31號是一個更好的候選者——雖然它比霍夫梅斯特的雙魚要後一些,過節點10月13日,輻射點位於赤經26度,赤緯+14度。
1973年,林布拉和庫克(Allan F.Cook)等人對1971年的文獻進行了重新研究,一個重大發現是92號中的大部分流星其實屬於11月的仙女座流星雨,因此實際上的92號被確認是雙魚座流星雨的南支。但儘管如此,92號的真實性仍然有疑點。
1971年的92號有33顆成員,但在1973年排除了仙女座流星雨之後只剩下14顆。但美國的克羅(G.Kronk)認為剩下的14顆流星近日點和近日點黃經差別很大,具有各個不同流星群的軌道特徵,他認為這個所謂的92號事實上是南金牛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的混合體。利用克羅的理論,南雙魚實際上由兩個不同的群組成(其中一個是十月鯨魚座流星雨),而且都不是霍夫梅斯特所提到過的,當然哈佛流星計劃中也沒有拍到了。
在瑟卡尼納(Z.Sekanina)的兩次無線電流星計劃中,雙魚座流星雨都佔有重要地位。在1961-1965年進行的第一次觀測中,活動時間為8月14日-10月4日,過節點時間為9月10.7日(太陽黃經167.6度),此時輻射點位於赤經359.8度,赤緯+3.4度,這和霍夫梅斯特的很接近;1968-1969年的活動時間為8月12日-10月7日,過節點時間為9月16.1日(太陽黃經172.8度),此時輻射點位於赤經8.5度,赤緯+6.9度。
瑟卡尼納的雷達數據看來那個全年流星雨在9月初於雙魚座區域達到極大,而且也沒有第二群存在的可能。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觀測有少許不同,這應該是由於彌散的流星物質造成的。
西澳流星組織在主席傑夫·伍德(Jeff Wood)的帶領下進行了很有成效的觀測。1979年儘管有滿月影響,他們仍然觀測到ZHR達1.32+/-0.22,出現在9月23日,輻射點位於赤經10度,赤緯+11度。1980年9月10-12日,極大出現在11日達1.24+/-0.26,輻射點位於赤經4度,赤緯+9度。1980年的數據分開為北群和南群,南群在9月11-27日觀測到,ZHR達2.08+/-0.20,而北群在10月5-16日觀測到,ZHR達2.94+/-0.25,兩個輻射點之間有25度左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