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00多萬的老房子(聰明一世樓塌一時)
2023-10-18 16:52:23 1
很多網紅或者旅遊博主,來杭州旅行,胡雪巖故居,是必打卡的,不知道為什麼。
我在杭州住了20多年,從沒來過這裡。
一方面覺得,不是很喜歡這種園林式的大房子,另一方面,覺得有的是時間,隨時可以來。
但秋天來了,杭州最美的季節,我得到處走走!
地鐵,坐五號線江城路下車後,H出口出來,就是江城路,往南走100米,你會看到一座高架橋,往右拐走望江路(鼓樓方向),看到高大白牆就是了。一般從南門進,所以你要從牛羊司巷拐入元寶路。總之全程走路700米,如上圖所示。
景觀素描胡雪巖這個人,確實傳奇色彩。他的一生,就是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一生。
少年貧困,中年得意,娶十三房太太,官至二品,然後破產,短短三年,憂鬱而死。
這大房子,是1872年開始籌建,人生巔峰時刻,耗資300萬兩,耗時3年。
300萬兩啊,什麼概念,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2億。12億是什麼概念?我還真不知道。
咱們這麼算吧,隔著元寶街就是鼓樓花園,這裡房子,均價是6萬一個平方。一個150平方的大房子,價值900萬。也就是說,需要133套房子,而且必須是這個地段的房子。
但是,在這之後的150多年裡,人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胡雪巖故居也是幾易其主,歷經滄桑。
上個世紀開始先後被私人、學校、工廠佔用,並有135戶居民入住。
長年失修,建築物毀損嚴重。
直到1999年初,杭州市才決定重修胡雪巖故居。
總投資6億,6億啊,各位,20一張門票,得賣多少張門票?答曰:三千萬張。
老鄭用腳步丈量了這座宅子兩遍,第一遍走糊塗了。
其實面積不算很大,但是房子太多,門太多,院子太多,這老房子有點像迷宮。
第二遍的時候,我按地圖走,才弄明白了,當然回去之後,肯定又忘記了。畢竟,我不是這裡的僕人。
現在你眼前看到的這些,很多都是新修的,新補的。
畢竟是花了6億的大工程,室內的陳設、家具都會令你大開眼界。建築之精美,用料之考究,都堪稱清末中國巨商第一豪宅。
你看這紅木做的官轎極盡奢華之能事,牆壁也要精雕細琢。先人遺像在祠堂正襟危坐,文人墨寶在書房牆上掛著,一塊塊家訓匾額高懸於門樓之上。
古樸的木格子窗上裝上了西式的有色玻璃。朱漆木柱子上,滿眼都是攀龍附鳳的木雕,這一切都象徵著胡雪巖的權力欲望。
半拉的斜坡底下是微妙的廊,遷回的青瓦白牆邊是「鎖春」的小花園。
周旋於明廊暗弄間,亭臺樓閣忽然出現,又忽而不見蹤影。小橋流水倒是隨時會出現,遊人們忙前腳跟著後腳,爬上嶙峋假山俯視小橋流水。看到紅鯉魚悠哉悠哉地在這裡享受自由,人不如魚。
在這裡,你感覺到的是,精緻,唯美。如果把這些遊客都清空,高牆外的汽車聲全部屏蔽,就你一個人,空蕩蕩地在這裡面,
你會覺得,自己好像穿越到上上個世紀,光緒年間,這園子剛剛建好的時候。
這種感覺,跟平湖的莫氏莊園不一樣,那座老宅我覺得原貌保留得更多一點,它反而不容易讓我穿越過去,而是在提醒我現代人的身份。
最後,這位牛人,居然被洋人給坑了,從此一敗再敗,這個300萬兩白銀的豪宅只能以10萬兩的價格賤賣。
要不是無意間發現了民國工程師留下的圖紙,這間瑰麗的宅院,很可能就會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裡。
胡雪巖娶了13房姨太太留下19個兒子,他給子孫後代的遺言有「三不要」——不要經商、不要親近官宦、不要與李氏通婚。
我想這應該來自是他的人生教訓。
後來,胡家子孫恪守祖訓,直系後代五百多人中,竟然沒有一人經商或者踏入政壇,基本上都活躍在教育、科研領域。
想到這些典故,胡雪巖故居的存在,似乎又多了一些深意,每個人都會找到一些自己的感悟吧。
地址:元寶街18號;
時間:8:00——17:30;最遲入園時間:16:45;
門票:20元,公園卡可用;
交通:公交車,可以直接坐到「胡雪巖故居」站或者「鼓樓」站;地鐵,5號線江城路站下。
我是老鄭,鄭在別處,行攝天地,紛繁世界與你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