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三年行動衝刺收官)
2023-10-20 12:52:54 1
進一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這場大考即將「響鈴收卷」《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當前眾多國企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基本完成,改革進入收官攻堅階段,成效不斷顯現接下來,國資國企改革將持續深化,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一批重組整合項目有望實施,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進一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進一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這場大考即將「響鈴收卷」。《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當前眾多國企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基本完成,改革進入收官攻堅階段,成效不斷顯現。接下來,國資國企改革將持續深化,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一批重組整合項目有望實施。
80%,這是國家電投2015年到2022年集團總部審批事項壓縮的比例,該央企總部權責清單已五次改版升級。
企業輕裝上陣,才能搶佔市場先機。以改革為轉型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國家電投在綠色產業跑道上加速向前。截至2022年8月,清潔能源裝機1.26億千瓦,佔比62.5%,持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2020年啟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今年迎來攻堅之年、收官之年。開年以來,國有企業形成臺帳、鎖定重點、靶向發力,在多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的突破:
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央企董事會應建盡建,基本實現外部董事佔多數;勞動、人事、分配等三項制度改革實現大範圍破冰破局,中央企業將著力推動「三能」機制在各層級企業普遍化、常態化運行……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會議強調,要高質量收官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建設工作,不斷激發企業活力動力。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初,各中央企業和各地改革工作檯帳完成率均超過98%。《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等多家央企、浙江等多地國企已全部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體任務,正在工作質量和成效上進一步細化深化。
「三年行動系統性重構了國企的制度體系和市場體系,提高了國企的活力和效率,提升了國有資本的整體運行質量。」長期關注國企改革的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朱昌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改革成效從最新公布的中央企業三季度「成績單」上可窺一斑。國資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運行質量持續提升,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9.0萬億元,同比增長10.9%;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比1-8月回升0.7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7.2%,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
在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看來,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可以有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產業鏈整合和併購重組等多種方式。
三年行動中,從推進戰略性重組到專業化整合,再到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可謂是「動作不斷」。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戰略選擇,運用「直投 基金」雙輪聯動,加大投資布局力度,加快推進業務結構優化調整,助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進退之間,這家曾經主要投資傳統基礎產業的央企,目前共有高新技術企業48家,較2020年初新增24家,新增部分中約70%為通過投資併購實現。截至2022年7月底,國投管理基金累計投資了963個項目,其中107個項目在科創板上市。
從國資委此前部署表態可以看出,接下來醫療健康、裝備製造、人工智慧、新能源、雲計算、鋼鐵等重點領域和戰略性、前瞻性新興產業整合將加快落地,一批項目近期有望籤約實施,更多優質資源將向上市公司集中。
朱昌明認為,國資國企要根據自身產業基礎,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做到「有進有退」。「進」是向戰略性產業和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集中,爭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的「鏈長」;「退」是繼續加大「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剝離和「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清退。
「總體上看,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國有企業還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和價值創造能力上。」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建議,要縮小這些差距,既需要改革來提升治理能力和優化布局結構等,也需要國有企業以踔厲創新來重塑與強化核心競爭力。(記者 王璐)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