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命夫人真實姓名(淺析誥命夫人)
2023-10-09 01:24:43 1
「誥」始源於西周,是周王告誡官員的文書。如《尚書·周書》載有《大誥》、《湯誥》、《康王之誥》等。
漢代偶用之。唐代大賞罰時用「制誥」。
宋代開始,文武官員升遷,改秩,追贈、貶罰、追封其祖先,妻室等,都用誥命。
元代有宣命和敕牒兩種。一至五品用宣命,六至九品用敕牒。
明代,封一品至五品官員時,稱「誥」。
清沿明制,五品以上的官員的封贈命令,就稱為「誥命」。六品以下的官員的封贈稱為「敕命」。
誥命文書、敕命文書不同於一般文書,它是寫在非常貴重的絲織物上的。
誥命夫人主要出現於唐朝、宋朝、明朝與清朝,一般來說,官員的母親、祖母,嫡妻可以被授以誥命。
誥封的等級是對應官員的品級,一品至五品稱為誥命,五品以下稱為敕命。
誥命與敕命 形如畫卷,軸端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品與四品用裹金,五品以下用角。
但事實上,「誥命夫人」只授予一品、二品官員的母親,祖母、妻室。一品官員的稱「一品誥命」,二品官員的稱「二品誥命」「夫人」二字是對受封女性的尊稱。
明清時代,身有誥命的女性,連地方官員也要尊敬禮讓三分。
「誥命夫人」會有俸祿和賞賜。有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冠服。還可以參加宮廷大典、進入後宮等。在世時叫封為 誥命夫人,死後叫追贈,但更多的還是一種身份榮譽的象徵,無實際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