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祠的來歷(黃大仙祠100年)
2023-10-09 00:23:54 1
關於黃大仙的問題
黃初平(約328—約386),後世稱為黃大仙,著名道教神仙,出生於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義烏赤岸。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在港澳臺,東南亞流傳甚廣。今得到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黃大仙祖宮,廣州和等地建有黃大仙祠。亦有為紀念他設立的黃大仙區。
黃大仙是誰?
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是著名廟宇之一,祠廟設計色彩豐富、建築雄偉、金碧輝煌,極富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的特色。 據祠內的《赤松子自述》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約於公元328年於浙江省金華縣蘭谿市出生。他十五歲得仙翁指示開始學道,並在赤松山一石室中修煉,潛心修道,40年不吃人間煙火,最後修得法道。他得道後,在民間懲惡除奸,贈醫施藥。因為他隱居於赤松山,故又稱為赤松仙子。
黃大仙是誰
黃大仙祠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籤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在每年農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後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籤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曆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曆賀歲佳話。
黃大仙祠的建築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廟宇佔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有三聖堂、從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築最具特色,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祠外的一個大牌坊,上著「赤松黃大仙祠」的大字。經過解籤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都有其宏偉的建築特色和意義。
黃大仙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菸瀰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介黃初平成仙的經過。
除了大雄寶殿外,祠內其它建築也充滿傳統特色,如三聖堂奉祀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並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祠內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謂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黃大仙祠贈醫施藥,也參與不少社會活動。近年,更獲批准在祠內舉行婚禮,為新人辦理註冊事宜。
黃大仙是怎麼來的?
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生於公元三二八年,是東晉時代的浙江金華蘭溪人。在他十五歲上山牧羊時遇到神仙指引,到金華赤松山修練,四十年後修成正果。因此黃大仙亦以「赤松子」為別號。他的兄長黃初起在黃初平十五歲那年上山牧羊後便沒有再見到他,直至他已經得道成仙。其兄問他,當年那些羊現在在那裡,黃初平隨手指著滿山的石頭大聲叫道「羊起」,其兄眼前所見的石頭隨即全部變為一隻只活生生的羊。現在廣州黃大仙祠黃大仙殿的對聯亦以原廣州黃大仙祠舊址所用的"叱羊傳晉代
騎鶴到南天"對聯來紀念黃大仙成仙的傳奇。該對聯是放在大殿兩旁給遊人觀賞。
你喜歡,請給滿意!
廣州景點黃大仙祠光緒年間石刻對聯
廣州黃大仙祠二期將原芳村黃大仙祠在光緒甲辰年重修時由番禺的進士盧維慶書的石刻對聯重現於大家眼前,此對聯 為「洞中別有乾坤四圍煙雨雲山尤增勝概 祠裡自成天地兩岸桔林橘井永著仙蹤」,極具歷史和文學價值。該對聯將掛在 正門兩旁供遊人欣賞。
黃大仙-綜合資料大全
1基本概況
編輯
黃大仙區是以本區著名的黃大仙祠命名,位於九龍半島的東北面。黃大仙廟是香火最旺的地方,創立於公元1921年,經過數十年的悉心經營,璧輝煌,建築雄偉,是一作宏偉的中國式道教寺廟。
本區多年前主要為一鄉村地帶,人口稀疏,居民大多為番禺及客家人。至一九三七年,本區被界定為新九龍的一部分。自四零年代後期,隨著大量難民從內地湧入,很多寮屋便開始在區內出現。本區公共房屋發展始自一九五七年,當時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在老虎巖(即樂富)興建。這些年來,隨著寮屋區的清拆及舊型房屋的重建,本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黃大仙區的特色是以公營房屋為主。目前,區內百分之86.2%的人口居住於公共租住房屋、居者有其屋、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和夾心階層住屋;而其餘的13.8%的人口則居住於各類型的私人住宅。
黃大仙區包括黃大仙、牛池灣、鑽石山、慈雲山、樂富、新蒲崗、竹園邨等地方。
黃大仙區以住宅為主,工業樓宇集中在新蒲崗。
鑽石山
鑽石山是九龍的山峰之一,其附近的地區也是稱為鑽石山。鑽石山位於黃大仙以東,慈雲山以南,牛池灣以西,新蒲崗以北,主要是一個住宅區。
慈雲山
慈雲山位於的黃大仙區,曾經是問題少年的聚集地,因為該區有很多公共屋村。1980年代很著名的青少年朋黨「慈雲山十三太保」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舊區成長的。隨著當地人口成長和舊區重建,現時已不再有青少年問題之餘,還顯得煥然一新。2000年代特區斥巨資興建的其中一條學校村就在本區。
這個地區位於山峰慈雲山的山腰部份。慈雲山海拔488米,是九龍半島主要山峰之一。
六十年代建成的慈雲山邨有樓宇達六十座,後分拆為慈民邨、慈愛邨、慈樂邨、慈正邨及慈安邨,以方便管理。
慈雲山邨可說是全最大型公共屋邨,其中最大座數編號為第六十六座即分拆後的慈民邨民俊樓,而該座樓宇共十六層,由二至十六樓,每一層均提供超過一百個出租單位。
樂富
樂富位於九龍半島北部,屬新九龍的黃大仙區,位於獅子山山腳。樂富舊稱老虎巖。現在人們通常將其北面的橫頭磡視為樂富的一部份。
樂富位於九龍城以北、九龍塘以東。全區以樂富邨為中心,其北部有橫頭磡邨。
新蒲崗
新蒲崗是一個位於九龍半島的舊區。本區區內大多是住宅樓宇,過去本區是一個工業區域。
2自然地理
編輯
黃大仙區位於九龍半島的東北面,佔地約926公頃。北面以獅子山及大老山為界;東臨飛鵝山;南接新清水灣道及太子道東;西連聯合道及獅子山隧道,本區是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行政區。本區多年前主要為一鄉村地帶,人口稀疏,居民大多為番禺及客家人。至一九三七年,本區被界定為新九龍的一部分。自四零年代後期 ,隨著大量難民從內地湧入,很多寮屋便開始在區內出現。本區公共房屋發展始自一九五七年,當時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在老虎巖(後改建樂富)興建。這些年來,隨著寮屋區的清拆及舊型房屋的重建,本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黃大仙區北面以獅子山及大老山為界;東臨飛鵝山;南接新清水灣道及太子道東;西連聯合道及獅子山隧道,本區是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行政區。
鑽石山
鑽石山是九龍的山峰之一,其附近的地區也是稱為鑽石山。鑽石山位於黃大仙以東,慈雲山以南,牛池灣以西,新蒲崗以北,主要是一個住宅區。
慈雲山
慈雲山位於的黃大仙區,曾經是問題少年的聚集地,因為該區有很多公共屋村。1980年代很著名的青少年朋黨「慈雲山十三太保」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舊區成長的。隨著當地人口成長和舊區重建,現時已不再有青少年問題之餘,還顯得煥然一新。2000年代特區斥巨資興建的其中一條學校村就在本區。
這個地區位於山峰慈雲山的山腰部份。慈雲山海拔488米,是九龍半島主要山峰之一。
屬亞熱帶氣候區,但差不多有半年時間帶有溫帶氣候性質。
春季(3月至5月中旬): 天氣回暖潮溼嚴重,經常有霧和毛毛雨,平均氣溫攝氏二十三度,溼度百分之八十二。
夏季(5月下旨至9月中旬):仲夏之後是颱風季節,夏季天氣炎熱潮溼,下午氣溫可以升逾三十一度,間中有驟雨和雷暴,平均氣溫二十八度,溼度百分之八十。
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下旬): 天氣晴朗,清涼乾爽,所以是抵港旅遊旺季。平均溫度二十三度,溼度百分之七十二。
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 天氣最涼爽乾燥,間中會有寒流從北面內陸吹來,屆時溫度可能會降至八度以下,至於冬季的平均溫度是十七度,溼度百分之七十二。
3歷史沿革
編輯
黃大仙原名竹園。因為在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故名黃大仙區。
牛池灣原名牛屎灣、樂富原名老虎巖。因原名難聽,遂雅化成現有名字。
鑽石山,本是一個石礦,名字是把石從山中鑽挖出來的意思。殖民地把此地翻譯成英文時,誤解了鑽/石山為鑽石/山,把它命名了做Diamond Hill。
黃大仙區多年前主要為一鄉村地帶,人口稀疏,居民大多為番禺及客家人。 至一九三七年,本區被界定為新九龍的一部分。自四零年代後期 ,隨著大量難民從內地湧入,很多寮屋便開始在區內出現。
黃大仙區公共房屋發展始自一九五七年,當時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在老虎巖(後改建樂富)興建。這些年來,隨著寮屋區的清拆及舊型房屋的重建,本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4人口民族
編輯
黃大仙區是全港十八個行政區的其中之一,是以本區著名的黃大仙祠命名。隨著時代不斷變遷,黃大仙區已由昔日的簡樸農村轉變成為以公營房屋為主的地區,人口約4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