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如何迅速恢復體力(產後3天是體力恢復黃金期)
2023-10-09 04:11:45 1
文丨京媽說,原創文章。
寶寶出生後,產婦在孕期和分娩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變化,都需要逐漸復原。
比如身體臟器的恢復、身體激素的回降、體力的恢復等,而且產後身體恢復都有最佳時間,子宮完全復原需要6周時間,身體體力恢復產後頭三天是黃金期。
接下來就來說說產後的頭三天,產婦應該怎麼吃、怎麼做,才能更快的恢復體力。
原則:營養均衡,遵循「一排二調三補」營養均衡,不難理解,就是通過吃多種類的食物,補充不同的營養,確保身體恢復期間的各類營養充足。
一排二調三補,其實是把產後飲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排出惡露」為主,第二階段「調理身體」為主,第三階段「補養身體」為主。
產後前三天屬於第一階段,飲食也要配合排惡露。
另外,由於剛生完寶寶身體特別虛弱,飲食也要考慮產婦的身體狀況,比如胃腸功能比較弱,尤其剖腹產產婦,就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順產產婦】
第一天:半流質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湯、軟爛的麵條等。
第二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麵條、軟米飯、清淡的肉粥、軟餛飩等,水果可以煮著或蒸著吃。
第三天:接近正常飲食,一般到了第三天,產婦體力恢復不少,胃腸功能也基本恢復,基本可以根據身體恢復情況,正常飲食了,但還是要遵循清淡、易消化、少鹽、少食多餐的原則。
【剖腹產產婦】
第一天:流質食物,因為術後6小時內禁食,6小時候可以喝點蘿蔔湯有助排氣,等排氣了就可以吃點流食了,如米湯、粥、軟爛麵條等。
第二天:半流質食物,原則是稀、軟、爛,可以少量多次吃,到了第二天要觀察產婦排便的情況。
第三天:逐漸向正常飲食過渡,根據產婦情況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畢竟剖腹產是手術,產後需要補充更多能量來恢復身體,因此要更注意各類營養的補充,同樣還是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除了一日三餐,可以再加三頓加餐。
產後第一周月子餐,供參考
誤區:寶寶一出生,就開始大補有不少照顧產婦月子的老人,知道產後身體很虛弱,但卻不懂怎么正確地補營養,可能會在產後頭幾天就給產婦吃大補的食物、喝大補的濃湯。
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
剛生完寶寶身體還十分虛弱,脾胃功能也差,並不適宜吃大補的食物,否則會出現「虛不耐受」的情況,反而影響身體恢復。
這個階段,應該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注意營養均衡。
濃湯也不建議喝,這時候產後媽媽處於下奶期,喝大補濃湯,除了出現前面的情況外,還可能出現漲奶和堵奶,甚至是乳腺炎,讓新媽媽遭罪。
注意:產後3天內要認真做好3件事
除了飲食方面,產後媽媽還需要認真做好這些事情,以促進身體和體力的恢復。
1. 觀察惡露情況
寶寶出生後,產婦身體恢復會經歷一個惡露期,產後前3天的惡露是血色惡露,之後顏色會逐漸變淡,量也逐漸變少,一般需要4-6周完全排乾淨。
那麼,在產後的頭幾天就需要產婦多 觀察惡露的出血量、顏色 等,如有不正常及時和醫生溝通。
2. 做簡單運動
剛生完寶寶,可能渾身沒力氣,再加上傷口疼,活動會很不方便,但也不能因此就一直躺床上不活動。
一般醫生會建議順產的產婦在產後24小時內下床活動,剖腹產的產婦在24小時後下床適量活動,只是下床活動時注意安全,旁邊要有人扶著,避免摔倒。
3. 儘快排氣排便
剖腹產術後,排氣是個重要的環節,也是醫護人員重點關注的方面。
前面也說到了,在術後6小時後可以喝點蘿蔔湯促進排氣。當產婦排氣後就就可以開始吃東西了,如喝點粥、湯等。
除了排氣,排便也需要關注,一般在產後2-3天會排便,如果產後3天多了,還沒排便,要諮詢醫生。
為了促進排便,產後在產後可以適當多翻身、補充水分、適當吃些蔬果等,並且排便後最好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產後便秘的出現。
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呢,你在產後有哪些難忘的經歷,第幾天開始下床活動、頭三天吃的什麼,歡迎分享討論。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