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開光的步驟和方法(自己開光的方法如下)
2023-10-04 16:34:09 9
給佛祖上香的正確方法
還有很多注意事項······
客廳 陽臺都行的 一般除不能面對北方 其他自願就行了
自己就能開光加持 像身裡必須有心經 念誦經文 咒語 加持才行
開光是念誦經文把神、佛的法身請來進入這個像裡受眾生供養,才是真正的開光不然都是空殼,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開光。
佩戴的神、佛像,圖片等等,自己念誦佛號----阿彌陀佛 意念請佛加持一下就行了
燒香不看這個 看香譜才對
燒香一般要看香譜的而不是其他 24香譜很準 48香譜、72香譜的都是後人編寫的不準!一般都是三根為一柱可以以3為基數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
香灰不能隨意扔掉的!要破財的!弄個大的容器留著,如果多了可以找個乾淨隱蔽的地方埋了最好!或入乾淨流動的水裡。先要和神 佛說一聲------祈請神佛見證 弟子不想保留這些香灰了,有處理不當之處 不要怪罪,後念誦佛號 或觀音心咒同時埋香灰或入水。
可以用 瓶裝水 不用打開 可以放半年一換就行 紅茶、綠茶都行 !!這樣乾淨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這樣一樣供養 一樣可以受用到的!!一般水果都行
如何布置佛堂及供養佛像的方法(轉載)
置佛堂不需太大,也不需有太多的佛像,最重要的是要布設得如理如法及莊嚴整齊。如果胡亂地把一大堆佛像堆在一個佛桌上,反而不如法。我們安設佛壇,是要有聖眾之身、語、意代表物。這些物品,雖然並非真正的佛陀,但能令我們藉著觀看、敬慕及供養而生出功德。在挑選佛像時,我們應挑按照傳統尺度比例而造或畫的形相,而且要選令自己心中油然生歡喜心的,這樣會對以後自己日常觀看時很有益處。在請購佛像時,我們要小心自己的言行,譬如我們不應說「這個佛很醜!」之類的話,而應說「這尊像的工藝水準不高!」,以免在不經意間便積下口作之不善業。同時,在請購佛像時,若價錢不合,頂多去別處看便好了,不應說出像「這釋迦佛哪值這麼多錢呀?」一類的話。這些事看似是小事,但其實它們反映了我們是否真的視佛像為佛之代表。在現今的商業社會,市面上有許多製造不如法之造像,挑選時,要小心留意其身相比例是否如法。在請購好佛像後,應當找寺院僧人代為裝髒及開光。有些人以為為佛像裝髒是西藏的傳統,其實不然。在佛經上,清楚教示了裝髒的材料、方法及其必要性(註:可參考《佛說造像量度經》等)。另外又有些人以為開光是指由高僧大德們「加持」佛像,這是很荒謬的說法。即使是高僧大德,自己也天天在祈請諸佛加持。只有佛陀來加持我們,哪裡會有反過來由我們去「加持」佛陀的道理呢?所謂「開光」,其實是勝住儀式,亦即依傳統請聖眾降臨住在像中之意。在開光以後,我們必須把佛像視為真正的佛陀,不應以世俗衡量價值之目光來對待佛像,譬如說買了個金佛像,就把泥佛像拋棄送走等等。我們也不應用手指直接觸摸像身。在非必要時,我們不宜移動佛像。在必要時,我們則應隔著淨布捧起佛像,而不應以手直接觸碰。在清潔佛像時,用佛塵輕輕拂拭就行了。有些人喜歡把把佛像供在玻璃盒中,這也是極佳的做法,可以防止佛像沾惹灰塵。但是,有些人卻又擔心佛像會呼吸不了或「吸」不到我們上香的供養等,又再畫蛇添足地在玻璃上切割一個「呼吸孔」,這卻是一種很無聊的做法。佛像代表了具圓滿力量之佛陀,又怎麼會窒息或因一層玻璃之隔而「吸」不到供養呢?這樣做只是反映了我們對佛陀之圓滿能力存疑。事實上,不論是佛陀或造像,都根本不需要我們凡夫所作之供養。我們作供,為的是自己積集成佛之因而已,並非為了滿足佛陀或佛像之需要。供養——對諸佛、三寶作供養,能令我們得到廣大功德、積集成佛之資糧。供品分為實物及非實物供,亦可分為外、內、密及空性供養四類。所謂「供養」,並不狹指在佛壇上放著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佛教徒應該在每頓飯前先行於心中作供。修淨土的行者,更應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想盡辦法來造善因,所以應在受用任何飲食前心中作供及回向。供於佛壇的供品,種類很多,凡是美好的東西都可以供養。最常見的供品是花、燃香、燈、水及水果。供花可以供鮮花、盆栽、乾花或假花都行。供花的因緣是於未來生能得美好的身相和面容,但如果把善因回向的話,這同時也是往生淨土和成佛的業因種子。供香的目的是以香氣供養聖眾的鼻根或嗅覺,所以必須用真正的香,而不宜供市場上流行的假電香。由於香供旨在供香氣而非煙霧,香枝不必供太多,但宜用無化學原料的天然香料所造香枝。佛陀等聖眾當然不會受有毒化學香料所影響,但上供的我們卻要天天吸入,而且供有害物質之緣起不佳,所以必須挑無化學原料、無毒、對己無害之香料。供香時持香枝在壇前恭敬地發願,然後把香枝放在香爐內即可。供燈的關建是供於聖眾之眼根。只要燈光平穩、明亮而帶金黃色,即使供電的燈亦可,不必一定要用傳統油燈。如供油燈,要留意火焰應為無煙、明亮、不閃爍及呈金黃色。閃爍、帶黑煙及呈藍色的火光並不是好的燈供,宜改用別的優質燈油。供燈可令我們積下長壽及具智慧的因緣。水是一種很好的供品。最好的優質水,有八種特性,一一有其意義:涼——表義持戒清淨;甘——表義能得享百味食;輕——表義身心健壯;軟——表義意念柔順;清——表義心明;無臭——表義無障;益喉——表義語妙;及養胃——表義身體無病。以上介紹之幾種是常見的供品,但別的好東西一樣可以用作供養。供品的多少及種類不拘,但在乎是否清淨。所謂供品的「清淨」並不單指它幹不乾淨,而是指供養品的來源清淨及供養心態之清淨性,此二為供養的關鍵。以居士來說,如果供品或購買供品的金錢乃由殺生、偷盜、妄語等十不善業所得來,便是來源不清淨的供品,所以並非如法的供養物。如果要以殺生來換取供品上供的話,倒不如不供為佳,或者只供上一杯隨處可免費得來的清水也更好。有些人捐款或興供,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有財,或為了讓人說:「你真是個大居士、大慈善家!」等等。以這種心作供,即使供養許多錢,利益也極為有限。以求名利的心作供的人,作供後更可能因別人讚美等而致貪念更盛,這就比不作供更為糟糕了。此外,供養本來只取決於內心,而不拘多少,但本有能力者如為了吝嗇而只供少許,也是不好的。供養心之清淨,正是指作供時心中沒有這類吝嗇、後悔、不捨得或為求世間名利等心態。正確的供養心,是為了利益眾生而願成佛之心,亦即菩提心。我們是為了成佛,所以才作供以積聚成佛之因。發心往生淨土者,本意就是為了去淨土修持以成佛境,來利益眾生。在作供時,我們必須用這種動機來供養。小乘發心的行者,為了積集出離之因而作供,這也是如法的。在作供時,我們應心生歡喜,為了眾生、為了成佛、為了往生淨土而作此善因。由於眾生數目是無量的,一切念及眾生所作之供養,其利益也無量倍地變大。以這種心去供即使半段香枝,也能積不可量度的功德。在這裡並非叫大家勿作大供養,而是想強調供大及心大二者之間,以心大為重要。為大家說一個佛陀在世時的事件,來說明心大的力量。本師釋迦牟尼在世示現時,舍衛國有一個女乞丐。她見舍衛國的國王及臣民都在供佛,心中便生了也欲作供養之心,但卻苦於無錢。於是這個女乞丐便行乞,乞得了一錢便去買油。油商收下了這一錢,但這根本不夠買足夠的燈油供上一盞最小的燈,所以他便自己也施捨了一些燈油,令女乞丐有足滿一燈之油。女乞丐在佛前奉上一盞小小的燈,虔誠地發願:「願我於未來世能得大智,減除一切眾生之愚昧心垢!」到了第二天凌晨,佛陀之大弟子目犍連尊者巡更經過,看到其他所有人所供的巨大油燈都早已油枯燈滅,唯獨這一小油燈猶如新供一般,光明依然。目犍連心想:「天都亮了,還供燈有什麼意思呢!」,便以手扇燈,卻不能把燈滅掉。目犍連又以衣袍扇燈,但仍然未能把油燈的燈火熄滅。目犍連不明所以,此時佛陀便對目犍連開示說:「這是一個發大心的人所供之燈,縱管你以四大海洋之水來灌,以大風來吹,也不可能把它滅掉!此供燈人發此大心,於未來世,必定成佛!」(註:此史事見於《賢愚經》中)。由此可明白,若以菩提心來作供,即使只供一盞小小的燈,其力量是不可思量的,十方諸佛也都會親來應供。當然,如果有能力以大心作大供養,則利益更加不可思量了。剛才提到了水是極佳的供品。除了因為優質的水有八種吉祥的特性外,它的好處亦由於它的隨處可得。為甚麼這樣說呢?我們基本上不必偷、搶或用甚麼代價就能得到水,所以這供品的來源幾乎肯定是百分百清淨的。同時,由於它並非貴重物品,供養時心裡不易生出後悔、捨不得、吝嗇等不良心態,所以這又保證了供養心的清淨性。因為水是這麼好的一種妙供,就說一說供水的要訣。供水的杯,我們視乎個人負擔能力,可以用金、銀、紅銅、黃銅、陶瓷或玻璃質的器皿。玻璃及瓷杯不會生鏽或變色,所以會是不錯的選擇。出家人或無太多資財的人,買便宜的就行了。但富有的人,如因吝嗇而買劣質的供杯,則是很不好的。這些供杯,我們只用作供佛用途,自己不可使用。在早上梳洗以後,我們把杯拿在手上,先在杯裡倒上一點點水,然後整齊地排在佛堂上。一般來說,佛教的習慣是用一套七杯的水供杯,但大家用一杯、兩杯……多少個杯都可,不必拘泥一定要供七杯。在放下杯時,必須恭敬而無聲,杯內必須有少許水,以免因空杯放壇上而積下不好的緣起。如果供多於一杯,杯與杯間應相距一顆米之隔,全部杯要排為一列直線。在排列整齊後,我們用壺把已有少許水在內的水杯添上足夠的水。在添好後,水應該距杯緣一顆米的寬度左右,而不是全滿或溢出,亦不是過少。如果我們也想供花、燈、食品及香等,則可以在此時候上供。供香只需手持已燃點之香枝,在佛壇前恭敬地燻一下,然後把香枝插在放地上或他處的香爐,然後我們恭敬頂禮三次,再誦皈依文三遍,有時間做一遍早課,便完成了供養的修持,這時便可上班或忙別的事了。在一天中別的時間上座時,由於早上已上供,便算具備了供養前行,不一定要在上座前又另作供養,但要這樣做當然也很好。以上已說明供養之法。供養不但可積聚功德,亦會感召富有之果報,更是吝嗇心的對治修持。大家萬勿小看供養等等前行修持,好好修的話,它們一一皆是具足六度的大修持。就以供水為例,供養之行為本屬布施;依足教法及規矩,恭恭謹謹地上供,是持戒;天天以耐心重覆上供,是安忍;以歡喜心努力地去做,是精進;心專注地上供而不分心,是禪定;參想供者、供品及供養行為三者皆無自性,乃般若。
怎樣請佛?
佛在心中
怎麼請佛像
建議步驟和內容如下,詳細內容如後說明。
一心至誠,構思可供放置佛像的位置。
尋找有緣的佛菩薩像,如非畫像,儘可能是實心的。
如果方便,備妥長期供奉的佛桌。請佛菩薩安座當天,以虔誠心誦持經典,回向十方法界,並以淨水、香、花、燈、水果等供養。爾後日日維持整潔,維繫道心。
請佛念佛,發心,維持清淨心,最為要緊。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但因為個人情況不同,以下分為住處條件、佛桌位置、請佛安座、供養等幾點說明。
一、住處條件
若住在宿舍,或與他人共處一室: 1) 信仰不同時,為避免引起他人反感,可以佛經代替佛像。於課誦前後,問訊頂禮,表達虔誠心與恭敬心即可。 2) 家中僅自己一人學佛時,同上。
宿舍或家中,信仰相同,且尚有空間的餘裕,則設置佛桌或佛堂為佳。
二、佛桌位置
是產生家庭安定感的中心。以一進門,或每個房間均可看到的地方為主。
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不要面對或背對廁所、爐灶、或自己的臥室。
若條件寬裕,則選擇一間靜室。用於禮誦、禪修,避免會客、宴飲、嬉鬧。
三、請佛安座
佛是光明,是佛打開眾生智慧的無明。因此,請佛菩薩到家中,是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此安座。
佛像如非畫像,無論是木刻或銅塑,以實心為佳。
請佛菩薩當日,隨力供養,備辦淨水、香、花、燈、水果等,亦可奉請有緣僧侶、同修,共同前來誦經(如心經、大悲咒、金剛經…等)。若無餘力,心香一束,誦持經典,亦同。爾後回向法界,發心利益十方有情。
寺廟與住處不同的說明:以往寺院由於製作經費、搬運組裝…等各類條件,傳統佛像常為空心。爾後僧侶在公開的場合,舉行裝藏(佛像內裝入珍寶)的儀式,稱為開光。儀式目的是昭告大眾,共起修行心和恭敬心。
由於個人住處並非道場,請佛菩薩的像來,是時時刻刻提醒修行人學習這些導師,如何修行,如何發願、起心動念、行住坐臥的方式。一般所說"開光儀式",非屬必要。
具備信心、恭敬心、至誠心,是發心請佛,指導修行的開始。
四、供養
以誦經為佳,其他物資,隨力備辦。
現代住處佛前供養,可以電燈替代油燈。每日換供淨水,燃香以清香為原則(自然檀香或沉香為佳)。可供水果、香花、茶葉…等。
心中時時以佛菩薩為導師,至心修行,是真供養。
祝願 菩提道上,福慧雙修。
別人帶過的貔貅怎麼處理才能自己帶
重新開光。
貔貅開天眼的方法?可以說下嗎?
吉照堂至尊貔貅是吉照堂歷盡心思打造的一系列至尊貔貅,在香火鼎盛的寺院的大雄寶殿經得道高增開光還會再加持七天七夜,具有強大威猛的招財靈性和特質,可幫主人招取財源,咬住錢財並進一步守住財庫,吉照堂至尊貔貅包括貔貅吊墜,手鍊,擺件。全部由道德高增正規開光,保質保真,奉請過的緣主都很認可。
雖然說貔貅在神話故事中可以招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貔貅想要重新獲取這種靈力,就必須要經過正宗的開光。我們平時可能無意中會聽說過關於開光的事情,坊間流傳的開光方法也不少。這種流傳坊間的開光方法其實大多都是不可信的,經小編通過資料查證後了解到,開光儀式只存在於我國的宗教中,這便是道教和佛教兩家。今天我們在這裡推薦了解的是佛教寺院的開光,在每一期的開光法會都由高修為的主持大和尚主理的,這不是隨便一個人能夠勝任的事。隨著梵音四起,主理法師按照嚴謹的佛教儀規,開光法會也就隨之開始了,等待開光之後,開光招財貔貅是必須要用紅布包裹起來的,接下來經過晚課眾僧的誦經加持後也就意味著開光法會的圓滿。
在選擇開光招財貔貅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很多時候有意願奉請開光貔貅的緣友,都不知道如何請,在哪請開光招財貔貅。今天中的分享可幫助緣友們如願以償。正宗開光我們已經知道是在佛教寺院的開光法會中完成的,現在的吉祥文化機構是和佛教寺院合作的。有些緣友會問,自己也可以去寺院給自己的貔貅開光的,為什麼找吉祥文化機構請貔貅呢?在佛教寺院開光,個人去開光的話是必須與這家寺院由一定的淵源才行。因為寺院中的修行是必須要做的,例如每天的早晚課等,並且每場法會都需要一個半小時以上,如果都有幾個單獨去開光的話,寺院的主持大和尚也就沒有時間修行了。平時我們也會看到去一些古剎遊玩時,寺院中有和尚為緣友在幾分鐘就能開光的事時有發生,這些都是假開光的,欺騙緣主們的騙子。所以,選擇吉祥文化機構的開光招財貔貅,與正規佛教寺院合作,開光加持也是一脈相承的。同時這也是現在眾緣主的奉請方式,簡單、便捷、正宗。
開光招財貔貅在奉請的時候,有很多材質不同,造型不同的招財貔貅,可供緣友們根據自己的眼緣和經濟情況選擇。選擇開光招財貔貅,眼緣也是很重要的選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