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彝族節日大全(濃濃普格風情獨特普格風俗)
2023-10-17 19:21:43 1
一年一度的彝歷新年,是彝族民間傳統節中最隆重、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地處大涼山的普格縣一直保留和傳承著,彝族年期間有祭祀、禮儀、飲食等民族傳統文化。普格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南部,幅員面積1918平方公裡,東、南、西、西北和北面分別與布拖、寧南、德昌、西昌、昭覺五縣(市)接壤,轄8個鎮、5個鄉,戶籍人口21.9萬人,其中彝族人口18.9萬人,佔總人口的86.3%,是一個以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普格屬阿都方言為主區,因此,彝族年和火把節屬當地必過的節日。
豆腐彝語稱「阿普諾澤」。
年豬彝語稱「庫史窩巴」。
在普格的各個村寨,每年年初,彝家就開始選當年的年豬,秋收後,彝家婦女們就催肥豬,籌劃彝族年事宜等,往往以自然的村落為單位,每年都請當地通曉天文曆法、德高望重的畢摩卜算擇吉日過彝歷新年,日子確定後,居民們開始砍柴、磨麵、備年貨等,其中不可或缺的年貨是酒,彝家有規矩,待客先用酒,故家家戶戶都備好過年酒,以備待客、拜年。
年燒烤彝語稱「庫史舌夫」。
彝族年一般分為三天舉行,即庫史、朵博、阿普果機,但在普格彝族年其實要分四天,頭天彝家婦女開始推豆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頭天團年飯;正式過年的第一天是殺年豬,殺年豬得有講究,當日清晨公雞一叫,婦女們開始刷鍋、洗碗、生火做年粑,男子們磨刀等,家家戶戶殺年豬前先在院子裡生煙子,邀祖先一同過年,隨後男主人就用事先燒紅的石頭放入裝有水的盆裡放出蒸汽繞房屋內轉一圈以示除穢,村子裡的男子們從最年長的長輩家開始逐戶逮豬、殺豬、燒豬;燒豬時,彝家習慣用蕨草燒豬;殺年豬時年豬的脾膽心得逐一佔卜,以脾內卷為吉,以膽黃透明汁多為佳,以心大而硬為上,三者具備則說明來年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飯熟了,取出年豬重要部位做成燒烤,把年粑和燒烤裝入彝器裡圍著放出蒸汽燒紅的石頭轉三圈,祭祀祖先,然後開始吃年飯。過年第二天即是朵博,普格的朵博婦女則在家裡掛香腸,裝包臘;男子們砍豬肉,醃臘肉。過年的第三天即是阿普果機,婦女們主要帶領孩子們在村寨院壩裡耍豬腳和豬尾,祈福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男子們主要串門討酒喝;接下來是拜年,拜年必備物是凍肉和年酒,由於時間與空間等原因,拜年的時間是不限的,拜年期間主要在親朋好友家串門吃吃喝喝,聊家常......彝語有句諺語「ꈎꏅꌕꑍꋠꑽꅝꑽꅍꀋꐥ,ꑮꑟꉖꉉꑽꈻꑽꅍꀋꐥ」譯為:過年三天沒有吃錯的,結婚三夜沒有說錯的。
陸陸續續的拜年事宜完事則說明當年的彝歷新年就告了一段落,也就意味著彝族民眾又開啟了新的一年。
年凍肉彝語稱「庫史勝地」。
年豬尾巴和豬蹄彝語稱「庫史窩臘溝」。
記者:乃都莫次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