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穆斯林的葬禮(穆斯林的葬禮)
2023-10-24 18:59:44
文|靜書閣
在那個暴雨過後依舊陰霾的凌晨,病床上的新月盼望著,盼望著天亮,天一亮她的大學班主任,她的愛人楚雁潮就會趕來,趕來見她一面,最後一面……
想起美國妻子寫給戰死越南的丈夫的一首詩《但是你沒有》。多希望你來到床邊握著我的手,握緊不鬆開,好讓我長長久久的睡去,但是你沒有。
新月死了!我仿佛不再是讀者,而是身在病房,看著這個只有十九歲的北大女孩,微睜著眼,半張著嘴,帶著遺憾不甘心的死去了。淚水衝出了眼眶,合上書再也不忍看下去。
韓新月是韓子奇的小女兒,他還有一個兒子叫韓天星。已經二十六的兒子,木訥老實,寡言少語,在印鈔廠上班。女兒乖巧伶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就讀於西語系英語專業。
此時的韓子奇年近花甲,女兒是她的掌上明珠。除了鎖在西廂房,外人從不知曉的那些玉器,此生他唯一牽掛的,就是這個身形較弱、性格卻剛強的女兒。
女兒上大學的機會,是他與妻子梁君璧爭取來的。代價是他從不示人的玉器裡,交換一件給妻子,讓其換錢去操辦兒子的婚禮。
韓子奇的玉從哪兒來?那時他還只是一個老穆斯林收留的孤兒,教名易卜拉欣。仁善的老信徒拉扯著這個小男孩,帶著他向遙遠的聖地跋涉而去。穆斯林間的仁善好施,讓這對徒步到北京的老小,叩響了奇珍齋主人梁亦清的大門。
梁亦清是個琢玉的匠人,祖上世代為匠,靠手藝為生,創下了這塊招牌,人稱玉器梁。他不識字,帶著妻子白氏,和兩個女兒,日子窮困勉強為生。老穆斯林和他的徒弟易卜拉欣,被請進家門。老者的見聞和對經文的見解,讓梁亦清心生敬畏。他雖然也是虔誠的穆斯林,但是並不了解伊斯蘭教長遠的歷史。這樣老者便暫住了下來,傳道授業解惑。
易卜拉欣就是後來的韓子奇。他沒有追隨老穆斯林朝聖的腳步,這個孤兒對梁亦清水凳上,等待打磨的璞玉,產生了說不清的熱情!他拜了玉器梁為師,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他跟著師父也是父親刻苦的學習琢玉的技巧。韓子奇。小男孩的新生,他不再是孤兒。誰又能想到這個小男孩,將來會讓奇珍齋譽滿京城呢?
韓子奇學徒這幾年,老梁從老主顧匯遠齋老闆蒲綬昌那裡接了個燙手山芋——依名畫雕琢鄭和下西洋。老梁與蒲老闆籤訂合同為期三年,誰想到第三年即將完工畫龍點睛這一刻,梁亦清卻猝死在琢玉的水凳上!韓子奇目睹了這一切,這個家頂梁柱倒下了,要垮了。
蒲老闆果然如期來催貨,他一生只為了眼前的利益,幹得出牆倒眾人推之事。梁家絕境之際,韓子奇拜師到了「催命鬼」蒲老闆門下,這讓後來成為他妻子的梁君璧大罵認賊作父。
韓子奇臥薪嘗膽,忍辱負重,在匯遠齋學到了經營買賣的本事,並成功與買貨洋人搭上了線。翅膀長硬,他要回梁家重振已經成為茶水鋪的奇珍齋!混雜著報恩與報仇的複雜情緒,為了完成師父的遺願,他娶了梁君璧,她的大師妹,成為了真正的梁家人。
後來,他就有了這些藏了一輩子的玉。這是他事業發達時期的見證,為了這些玉,他甘心日本侵華之時,拋家棄子逃到英國,這是他一輩子的心血,他的生命!而也正是因為這些不肯拋舍的玉器,成了他後半生落寞、悔恨的源泉,成了他的催命石。
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韓子奇帶著玉器匆匆逃往英國,躲避日軍洗劫。誰想到愛情失意的小師妹梁冰月,竟也偷偷跟隨而去。梁冰月當時在燕京大學讀書,戀愛濃情蜜意之時,發現戀人竟是出賣同胞於日軍的賣國賊。她屈辱絕望下,悄悄登上了姐夫韓子奇即將乘坐的火車,她只想遠遠地逃開。 無奈之中韓子奇帶著小師妹開始了十年的流亡生涯。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也浸泡於戰火之中,人人自危,無處可逃。
新月,她望著眼前媽媽抱著她所照的唯一一張照片,默默垂淚。是的,從她懂事起,媽媽就對她不冷不熱。她有意無意聽到的父母的爭吵也是關於她。她看著母親為了哥哥的婚事忙前忙後,並且聽到母親說這是她此生最重要的事了,她很難過,仿佛自己是多餘的。好在,她如願以償進入的最高學府學英語,這是她最愛的專業,她立志要當一名翻譯家。
北大的學習生活很充實,她無疑是班裡最優秀的。在班主任楚雁潮的不斷鼓舞下,她仿佛離翻譯家的夢想越來越近了。可是生活是無情的,在得知爸爸從高樓摔下搶救時,她奔跑到醫院在父親病床前昏倒了。風溼性心臟病!夢想就像是鏡花水月,碎了散了。
住院期間,新月頹廢沮喪,好在楚雁潮經常來鼓勵她。其實她不知道死神離她越來越近,不可抗拒。楚雁潮二十五六歲,北大畢業後留校當了老師。他見到新月時就愛上了她,但是他想等待新月畢業成才再追求她。只是病魔無情,眼看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的新月,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他表白了,他要她活,他不能再等。
從發病休學,楚雁潮整整陪了新月兩年,期間他們共同翻譯魯迅的著作,畢竟事業是高於情愛的追求。哪知為了娶進自己滿意的兒媳婦,就用伎倆拆散兒子愛情的梁君璧,又殘忍的對待了新月的愛情。這次她的理由是穆斯林是不能與漢人通婚的。這個一輩子都虔誠禮拜主的老婦人,甚至惡狠狠的對新月說,就算是你死,我也不允許你們在一起。
新月垮了,這個幾乎沒有嘗到母愛滋味的少女垮了。急救,急救。還能救回來嗎?韓子奇望著女兒,他也幾乎垮了。女兒的愛情跟自己如出一轍,悲劇的重複,終究是他一時糊塗造成的啊。
被德軍轟炸的倫敦地下室裡,韓子奇和小師妹梁冰月依偎在一起。戰爭的恐怖更凸顯了真情的可貴。沒錯,韓子奇和他的小姨子在一起了。已經三十八歲的他說不清,他和大師妹梁君璧是有深感情的,但他們的結合更像是報恩。梁君璧窮怕了,白眼受怕了,她更關注錢財這些實際東西,而韓子奇他所做的一切,更多的是為了讓他著魔的玉器。事業發達後妻子與他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感情也越來越淡。冰月她不同,除了患難見真情,他們之間是一種情投意合的愛,發自內心而非外界壓力。
逃亡十年間,他們有了女兒。思鄉心切,戰火平息後,韓子奇和梁冰月迫不及待的踏上了歸鄉之路。人生在世,事業是永恆的追求。韓子奇做到了。亦如十年前,他帶著玉器而歸,也自然「拋棄」了與冰月間的感情。梁君璧不能忍受丈夫和親妹妹的行為,但又不想所謂的離婚,梁冰月是個知識女性自然也不會委身為二太太。她本想著讓韓子奇與姐姐扯清後,帶著女兒新月遠走高飛的。無奈,她和姐姐都深愛的這個男人,她倆始終都沒有弄清楚,那些玉器才是他人生的第一位。韓子奇放棄了真摯的愛情,梁君璧屈辱的維持著面和心不合的家,這也是她的本意,她才不願放走帶著玉器的韓子奇,她後半生的依靠。
楚雁潮並沒有因為新月「母親」梁君璧的阻擋而放棄愛情,他是為讓新月有勇氣活下去。新月搶救回來了,暴雨下了一夜,眼淚也流了一夜。哥哥韓天星勸楚雁潮和父親回去休息,天亮了再來看暫時無事的新月。這兩個對新月都視為生命的男人,哪裡知道,這一去竟是永別!
怪誰呢?
梁君璧嗎?她只不過是個貧困磨難中長大,過早承擔重擔,又目睹深愛丈夫出軌的可憐女人。她最後得到了韓子奇的人,卻得不到他的心。
梁冰月嗎?她也只不過是受到愛情欺騙,又於戰火中顛沛流離,追求真愛的痴女子。她和韓子奇是真心相愛的,那時家園飽受戰火,兩個認為家園已不復存在的逃亡人萌發了愛情。愛情,有罪嗎?
韓子奇嗎?對,是他。要不是他為了報恩就娶了梁君璧,要不是他為了保玉流亡英國,要不是為了他那點被萌發的真愛,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可是他這一切也是完全出於真心啊,為此他飽受折磨和痛苦,如果有罪,這樣贖罪還不夠嗎?
既無人可怪,那就是命運,造物弄人。
政治風暴來臨在即。韓子奇一輩子琢玉買玉保玉,失玉一劫終究在所難免。真愛的結晶新月已落,一輩子的心血也已不屬於自己。他臨終的願望就是見見當年留下女兒離開的梁冰月。於是他耗盡最後力氣寫了一封寄往英國的長信,讓兒子寄出。誰知兒子也繼承了母親的辣手摧花,因害怕小姨回來母親受不了刺激,他自作主張的把信燒了。從兒子口中得知此事的父親,吐出了最後一口氣。韓子奇悲劇又傳奇的一生,帶著如同女兒新月的愛情遺憾,離開了人世。
起初拿到書,看著潔白如玉的封面,靠近頂部,有且只有一個下凹的月牙,還曾心想這設計如此傲嬌,也曾以為是暗示清真大寺頂上的彎月,暗含主人公的名字。當看到新月墳前,用漢白玉刻成的墓碑上也刻著一輪彎月時,心被震撼了。這潔白的書面,就如同是這塊墓碑啊!這一塊磚厚的小說,立起來看,就如同那塊墓碑,祭奠著書中的亡靈。讓人不禁合上書,淚流滿面的回想著他們的悲歡離合。
你也許也有這樣的體會,即便過去有再多悲傷難過,第一時間想起來的總是快樂的時刻。我也是,合上書,眼前仿佛還停留著楚雁潮向新月告白時的情景。不好的都沉落為泥,美好的在眼前如氣泡,緩緩升起。就像書裡那首拜倫的詩,悽美,純淨。
好吧,我們不再一起漫遊
消磨這幽深的夜晚
儘管這顆心仍舊愛著
儘管月光還是那麼燦爛
因為劍能夠磨破了劍鞘
靈魂也把胸膛磨得難以承受
這顆心啊,它得停下來呼吸
愛情也得有歇息的時候
雖然這夜晚正好傾訴衷腸
很快的,很快就要天亮
但我們已不再一起漫遊
踏著這燦爛的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