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文言文閱讀答案(經典文言文賞析)
2023-10-11 05:00:54 1
龐蔥與太子①質於邯鄲②,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龐蔥曰:「夫③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④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
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⑤質,果⑥不得見。
注釋質:作為人質。邯鄲:趙國都城。夫(fú):用於句首,有提示作用,不譯。大梁:魏國都城。罷:結束,停止。果:果然。譯文龐蔥要陪魏國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會相信的。」
龐蔥說:「集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就好像真的有了老虎。如今邯鄲距離大梁,比到集市要遠得多,而議論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大王能夠明察。」魏王說:「我知道該怎麼辦。」
於是龐蔥告辭而去,而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裡。後來太子不再作為人質,龐蔥回國後,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
說「夫」:「夫」的本義是「成年男子」,如《愚公移山》:「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夫」在文言文中還有以下常見釋義:
指「女子的正式配偶」。如《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作助詞,讀fú,用於句首,有提示作用,不譯。如上文「夫市之無虎,明矣」。作助詞,讀fú,用於句尾,表示感嘆。如《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作代詞,讀fú,指「那,那個」。如《捕蛇者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文化常識和「三人成虎」相似的還有一個故事,也是出自《戰國策》,發生在大思想家曾子身上。
曾母投杼
春秋時期,曾參(即曾子)的家在費地,費地有個跟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
有人向曾子的母親報告說:「曾參殺人了!」曾母說:「我的兒子是絕對不會去殺人的。」
沒隔多久,又有一個人跑到曾母面前說:「曾參真的在外面殺了人。」曾母仍然不去理會,還是坐在那裡不慌不忙織著自己的布。
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人跑來對曾母說:「曾參的確殺了人。」曾母心裡驟然緊張起來,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牆逃走了。
雖然曾參賢德,他母親對他非常信任,但是連續有三個人說曾參殺了人,就連曾參的母親都不再相信自己的兒子了,可見這流言的力量是有多麼的恐怖。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二》
啟發與借鑑龐蔥雖然事先提醒過魏王,但還是抵擋不過流言的攻擊。事實證明謊言重複千遍,就會有人信以為真。
從古至今,流言蜚語都是可怖的,它會像病毒一樣在我們的身邊蔓延開來。也許最初只是隨口一說,但是經過一些好事之徒的添油加醋、無中生有,就會演變成一場災難,甚至積毀銷骨,對人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如今各種信息繁雜,切不可逞一時口舌之快,以訛傳訛。雖然無法阻止謠言的產生,但可以明辨是非,讓謠言因你而止。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