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豆瓣評分多少(長歌行豆瓣評分6.4分)
2023-10-11 15:28:24 4
最近,由著名漫畫家夏達的漫畫《長歌行》改拍的同名電視劇終於上映了。
《長歌行》原著漫畫就獲得了不少粉絲,而這部劇又匯聚了一眾帥哥美女,尤其是大美女迪麗熱巴和趙露思,十分養眼,再加上開頭劇情尚算緊湊,不注水不拖沓,讓不少人對該劇好評不斷。
圖片來源於《長歌行》
然而,在獲得好評的同時,這部劇在網上的負面評價也不少。
01
歪曲歷史太可恨
按照原著作者夏達的描述,她講的是大唐無名公主的傳奇:玄武門之變後,大唐原太子李建成之女李長歌躲過叔父李世民的追殺,流落江湖,一路升級打BOSS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長歌行》
劇中開頭把時間設定為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迪麗熱巴飾演的女主李長歌和趙露思飾演的女二李樂嫣都是十幾歲的模樣(兩人都是當時合適的和親人選,但都未成婚)。
不管李長歌這個人物是否虛構,作為太子李建成的女兒,她的年齡設定基本上是合理的。
畢竟,按照虛歲來算,太子李建成此時已經三十八歲了,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兒很正常。
但是,李建成有這麼大的女兒,不代表李世民也有啊。
圖片來源於《隋唐演義》
生於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的李世民,此時只有二十九歲。他十六歲與長孫皇后成婚,隨後數年跟隨父親李淵在外徵戰,直到唐朝建立的第二年,他們夫妻倆才迎來了長子李承乾的出生。
也就是說,武德九年,李世民的長子都只有八歲,他怎麼可能擁有一個十幾歲的「大齡」女兒?
給李世民虛構一個不屬於他的「大齡」女兒不說,更噁心的是,《長歌行》還捏造了李世民追殺侄女的荒唐情節。
作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上位確實不太光彩。
圖片來源於《隋唐演義》
他在玄武門發動政變,誅殺了一母同胞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隨後又逼迫父親李淵退位,成功登上至尊寶座。
甚至,為了永絕後患,他還把屠刀舉向了自己侄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各有五子,在政變後無一倖免。
不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和女兒們並沒有受到牽連。
根據史書和相關墓誌的記載可知,李建成至少有五個女兒,李元吉至少有六個女兒。她們大多安然出嫁且善終,夫婿無一例外都是名門子弟。
圖片來源於《貞觀長歌》
其中李元吉之女和靜縣主更是嫁給了出身河東名門的薛元超。後者是隋朝名臣薛道衡之孫,其父薛收是李世民早年心腹謀士之一,他本人在唐高宗時期更是官拜宰相。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去世,「殯於第五女歸德縣主之宅」,享年七十八。
而李元吉之妻巢剌王妃楊氏,不僅活得好好的,還與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原著和該劇中李世民與女主李長歌的生母有私情這種設定,顯然是張冠李戴,搞錯了對象。
所以說,玄武門之變後,女主李長歌壓根就不用逃亡。因為在李世民眼中,這些人都是一群弱質女流,影響不了大局,沒必要對她們痛下殺手。
圖片來源於《長歌行》
除了李世民外,歷史上被譽為「房謀杜斷」的兩位賢相房玄齡與杜如晦的形象也都遭到了抹黑。
史書中寬厚謙遜的房玄齡,在劇中變成了一個八面玲瓏的滑頭,為了幫助女主李長歌逃亡,不惜放火燒茶肆。末了,他還一臉的風淡雲輕,丟下一句「真可惜,這家店的點心,我很喜歡的」,轉身走人,冷血又無情。
而他的黃金搭檔杜如晦就更慘了。為了弄死女主李長歌簡直不擇手段,妥妥的就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卑劣酷吏,堪稱劇中最令人厭惡的反派,沒有之一。
圖片來源於《貞觀長歌》
甚至,劇中的杜如晦還慫恿李世民把朔州拱手賣給突厥人,這分明就是秦檜之流的賣國賊啊,哪裡還有半點名相風採?
如此捏造歷史事實,歪曲抹黑歷史名人,令人氣憤不已,無怪乎許多唐粉自發去廣電局投訴《長歌行》。
02
劇情邏輯的硬傷
除了歪曲史實,《長歌行》的劇情邏輯也是很迷。
玄武門之變後,皇帝李淵居然下令讓李世民的女兒李樂嫣和親突厥。而李世民則是一臉的為難,一方面捨不得女兒,另一方面又迫於皇命難違,在魏徵的建議下,只好讓女兒裝病躲在洛陽。
圖片來源於《長歌行》
姑且不提歷史上此事壓根不存在,單說這種安排是否合理。
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後,李淵就迫於形勢下詔將軍國大事全部交由秦王李世民處置,又在三天後正式冊立李世民為太子。
從李淵下詔的那一刻起,大唐帝國實際上的話事人就已經是李世民,而非李淵了。
李淵自己都要看兒子李世民的眼色,還敢讓人家的掌上明珠去和親,這不是搞笑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劇中原太子謀臣魏徵在政變後,本打算為一死為故主李建成殉節,李世民和房玄齡三番五次的勸阻,都不能令其改變心意,最終卻為一碗醋芹破了功。
不得不說,這種設定也是非常的無釐頭了。
一個真正打定了主意為故主盡忠去死的人,別說一碗醋芹,就是抓住他全家老小做威脅,也未必能使其改變心意。
這一點,春秋時期的刺客豫讓已經做出了明確的示範。
圖片來源於《影》
事實上,歷史上的魏徵從來都不是忠臣。
在投靠李建成之前,魏徵曾經換了好幾任老闆。從最初的元寶藏,到後來的李密、竇建德,無論這些老闆什麼下場,魏徵從來沒有為他們殉節的想法,更何談行動。
貞觀時期,魏徵還曾對李世民談到,希望皇帝不要讓他做忠臣,做忠臣不是他的志願,他想做良臣。
據史書記載,玄武門之變後,魏徵是被人押到李世民面前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面對李世民的質問,魏徵只說了一句話,「先太子蚤從徵言,不死今日之禍」,成功讓李世民刮目相看。
於是,這兩人迅速「勾搭」在一起了,在隨後的近二十年裡上演了一段君臣佳話。
至於為李建成盡忠殉節,魏徵表示:呵呵,那是不存在滴。
對此,只想說一句,按照史實來拍不香麼?非要搞這種無釐頭的鬧劇,拉低檔次!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吳磊飾演的男主阿詩勒隼,作為一個潛入大唐的細作,在手下讚嘆長安城的繁華時,拽拽地說眼前的繁華並不能持久,這一切遲早會屬於他們阿詩勒部。
其後更是老氣橫秋地說「沒想到秦王竟有如此本事,小看他了」。
這確定不是來搞笑的麼?
秦王李世民威震天下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躲在哪個角落裡玩泥巴呢!
圖片來源於《長歌行》
而且,作為一名細作,對自己的敵人卻沒有絲毫的了解,這怕不是個來長安吃喝玩樂的富家公子哥兒吧。
03
尷尬的服化道
值得肯定的是,這部劇終於沒有出現以往影視中的尷尬稱呼「父皇」與「父王」,而是按照唐人的習慣,代之以「阿耶」。
然而,遺憾的是,這個可能是該劇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了。
圖片來源於《長歌行》
吳磊一個濃眉大眼的中原漢子,導演偏偏讓他出演異族草原部落的王子。而迪麗熱巴這種來自新疆、帶有明顯異域風情的美女,卻飾演了唐朝的郡主。也不明白導演咋想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唐朝版的「偷龍轉鳳」呢。
更讓人無語的是,還給迪麗熱巴額前弄了兩道「龍鬚」。
雖然迪麗熱巴很美,但是也不需要刻意用這麼坑的造型來證明吧,真把她當小龍女了?而且,人家小龍女是額上有兩隻龍角,不是「龍鬚」好伐!
圖片來源於《長歌行》
當然,要說這部劇最讓人感到尷尬的,則非服化道莫屬。
各種各樣的摳圖,簡直讓人無力吐槽。
尤其是李長歌騎馬逃亡那一段,周圍綠的發慌的布景仿佛分分鐘就要溢出屏幕一般,令人瞬間想起了另一部有名的摳圖劇——《孤芳不自賞》。
因為尷尬的摳圖,《孤芳不自賞》曾經被網友戲稱「摳圖不自賞」。
圖片來源於《孤芳不自賞》
如今看來,論起摳圖,《長歌行》這部劇也是不遑多讓,乾脆改名叫《摳圖行》算了,也算是名副其實。
除了摳圖,劇中時不時跳出來的漫畫圖景,也是不知道讓人該說啥好了。
區區一個落水情節,居然都看不到真人,而要用漫畫來代替!
套用國際章的某句話,演員是什麼低端的行業麼,什麼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連基本的敬業精神都沒有,迪麗熱巴大可不必接這部劇,好好做個花瓶,當個綜藝咖圈錢不香麼,幹啥要來禍害影視行業?
原著作者夏達曾說《長歌行》是「歷史感動獻禮」,創造的目的是為了讓日本人了解中國唐朝的歷史,但就漫畫和劇呈現出來的內容來看,還是拉倒吧,別糟蹋大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