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春節吃水餃(青島正月十五的民間風俗)
2023-10-24 07:15:03 1
原標題:元宵節月與燈依舊
今天正月十五,元宵節。從進了臘月門,本欄目先後將青島地區的小年、除夕等重要節日的民間習俗做了解讀,多彩的本土文化和豐富的內涵勾起不少市民的懷舊情懷。近日,記者採訪了青島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民俗學博士馬光亭,邀請她講講青島地區的元宵節專屬民俗。馬博士對每種民俗的解讀都有依據。歐陽修在詞中說:「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時光飛逝,讓人倍生感慨。
做麵塑燈佔卜來年收成
馬光亭博士介紹說,在青島的即墨地區,正月十五這一天講究用麵塑成的油燈來佔卜來年收成,稱之為燈花卜。即用麵團做成油燈狀,上鍋蒸過後,將豆油倒入燈中,點棉花搓成的芯兒,觀察燈花燃燒的程度。如果燈花大,就預示有興旺之意,說明來年莊稼會豐收。如果燈花小,就說明來年收成不佳。這一習俗,早在乾隆版、同治版的《即墨縣誌》中就有記載:「上元,蒸面作燈,注油點之,視其燼花以佔五穀豐歉,曰燈花卜。 」
這一民俗並非是即墨地區的「特產」,類似的油燈佔卜在平度地區也比較普遍。在平度西部地區,正月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蒸「升雞」,也稱為「升蟲」、「油燈」。 「油燈」由麵塑成,再把一粒黃豆放在「油燈」裡,一起上鍋蒸熟,如果黃豆變大,就預示來年雨水多,反之則雨水小。
萊西地區則要用豆面做雞、狗、龍、豬等十二生肖燈,注入食油或插臘燭,黃昏後點燃,無風或風小,生肖燈刮不滅,叫做「收燈」,預兆當年五穀豐登。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膠南有些地區要在晚上點燃油燈,用燈光照遍每個房間的角落,因為當地有「正月的燈,臘月的油,照得蝓蜒(蜈蚣)蠍子不敢抬頭」的說法,人們認為燈光所及之處來年不生蜈蚣、蠍子。
早吃元宵 晚上還吃餃子
如今,元宵堪稱正月十五的「標配」,到了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得煮元宵吃。早在乾隆版、同治版《即墨縣誌》中就有關於元宵的記載:「粉稻為丸,包以果餡,煮食之,曰元宵。 」儘管在清朝時,元宵就在青島露面了,不過這種食物在舊時還真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的。
馬光亭曾做過調查,解放前,青島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地區是不吃元宵的,但青島市區和一部分農村也能吃到元宵,「我姥爺解放前就從青島市區進元宵到膠南賣。 」舊時,除了買元宵,也有人家自己做。與南方地區和好糯米麵後將餡料包入面中的湯圓做法不同,青島人以前吃的元宵是「滾」出來的。就是將粉碎的熟花生米、芝麻、肉脂渣、糖等混合拌勻,再分成一個個的小劑子狀,這就是元宵的餡兒,簸箕裡多是撒上黃米麵,也有撒糯米麵的,把餡兒放到面裡,來回翻滾,直到表面粘上厚厚的一層面,元宵就算做好了。
關於吃元宵的時間,青島人也有講究。一般是在早晨煮元宵當早餐吃,到了晚上,一般還是包餃子吃,餃子才是十五晚上的麵食「主角」。
自製燈籠看秧歌踩高蹺
除了吃元宵,青島人熟知的民俗還有賞燈。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大人老帶著我們一群孩子到中山公園看燈會,人擠人,可熱鬧了。 」市民李毅是位80後,她關於元宵節最深刻的記憶停留在中山公園的燈會裡,「好多年沒去過中山公園了,更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個燈會了。 」賞燈的民俗,舊時也有,馬光亭告訴記者,十五晚上,有集市的地方多有花燈可看,小的村落裡沒有燈會賞,孩子們就提著自製的或買來的燈籠玩,還要比比誰的更好看。
很多人吐槽現在傳統節日氣氛不夠濃,這也難怪,跟古時的節日習俗一比較,就能看出一二。就拿元宵節來說,乾隆版、同治版《即墨縣誌》記載:「比門結松棚、掛燈火、放花爆、陳雜劇三日夜。 」而馬光亭也介紹說,以前正月十五上元夜,人們不僅要吃元宵看煙花,民間還有龍燈、雙獅、高蹺、旱船、趕驢、秧歌、燈官等雜耍,活躍了節日的狂歡氣氛。有的配有獨唱的「秧歌客」,擎著破傘,即興編唱頌歌。乾隆版《膠州志》也記載:「上元,張燈火,陳雜劇,喧闐竟夜。 」城鎮中的商號還要對登門演唱者贈與糕點、菸酒,以表酬謝。(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張琰)
■相關連結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這些數字謎語有意思
正月十五打燈謎。網上流傳的數學老師給語文老師出的數字謎,數字都可以變成謎語來猜了,真的挺有意思。這些謎語,先不看答案你能猜出幾條?
謎面:0000 謎底:四大皆空
謎面:0 0=0 謎底:一無所獲
謎面:0 0=1 謎底:無中生有
謎面:1×1=1 謎底:一成不變
謎面:1的n次方 謎底:始終如一
謎面:1:1 謎底:不相上下
謎面:1/2 謎底:一分為二
謎面:1 2 3 謎底:接二連三
謎面:3.4 謎底:不三不四
謎面:33.22 謎底:三三兩兩
謎面:2/2 謎底:合二為一
謎面:20÷3 謎底:陸續不斷
謎面:1=365 謎底:度日如年
謎面:9寸加1寸 謎底:得寸進尺
謎面:1÷100 謎底:百裡挑一
謎面:5,10 謎底:一五一十
謎面:1,2,3,4,5 謎底:屈指可數
謎面:1,2,3,4,5,6,0,9 謎底:七零八落
謎面:1,2,4,6,7,8,9,10 謎底:隔三差五
謎面:2,3,4,5,6,7,8,9 謎底:缺衣少食
謎面:2,4,6,8 謎底:無獨有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