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橋事件
2023-10-07 21:54:24 3
城南縣望城鄉李家村委是城南縣與清湖縣的交界處,兩縣隔著一條寬200米的河,李家村委離與自己最近的集鎮也有七八裡路,而河對面清湖縣袁河鎮是一個老鎮,俗稱小清湖,也就是說,除了清湖縣城,第二大的地方就是袁河鎮了,它只離河岸不到半公裡,說穿了,李家村委的村民過了河只要走幾步就可到袁河鎮。上世紀六十年代,李家村的人為了方便,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硬是將一座大橋撐了起來,當時一個從其他地方遷過來的外姓人家楊大戶足足出了總費用的三分之二,大橋建成後百姓們為了表示心中的感激,將他的大名刻在一個石碑上,樹在了橋頭的左邊。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有些村民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與楊大戶家劃清界線,不僅將那塊石碑砸碎了,而且還對大橋進行了一番推毀,楊大戶家也避免不了遭到衝擊,實在沒辦法,他們只好拖兒帶女地回到了他們的老家東北。而這個時候,大橋已有些搖搖欲墜了。
當大家發現攻擊楊大戶只是一個歷史造成的錯誤時,再看看被人為破壞的大橋,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好人,想好好整修一下,可每戶人家都只有幾隻生蛋的母雞及圈裡的豬,過時節的開支只指望它們,根本沒有餘錢捐出來。這時,他們更加想念起楊大戶的好來,有些人甚至埋怨當時帶頭批鬥楊大戶的李鐵生:「人家楊大戶做錯了什麼,只不過家裡有錢而已,要不是你看著眼紅,我們也不至於現在膽顫心驚地過河。」
李鐵生爭辯道:「你們又不是三歲的小孩,怎麼能將責任往我身上推呢?我那時還不到二十歲,當時你們許多人不是響應我嗎?我一隻巴掌再怎麼拍也拍不響啊!」
爭來爭去也爭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沒辦法,李家村的村民們只好自己上山採些石頭,時常將橋面簡單地維修維修,這樣一來,橋勉強撐了三十多年後,終於在那年夏天的一個晚上轟然倒塌,所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一早,在家的村民們聚集在一起,慶幸沒出大事之餘,又陷入了新的煩惱,沒有了橋,鄉親們怎麼過河,這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家不由地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李鐵生,這個時候他已是李家村委書記。雖然此時他知道大家對他已沒有抱怨,因為,他這村委書記是大家選上來的,他已用實際行動挽回了自己年輕時犯下的錯誤,但一想到當初的行為,他的臉就有些發燙,他沉默了一下,說:「我出十萬元錢,這是我全部的家底了。」
見書記慷慨解囊,在場的村民們都有些感動,大家紛紛舉手,有些老人還代表兒女表態,最少的也有一千元,那還是一個吃五保戶的老大娘,半個鐘頭下來,村委會計手中已拿出一條詳單,總共收到捐款數額為四十五萬元左右。
李鐵生看著鄉親們真誠的笑臉,表態道:「我一定要負責在今年年內將橋建好,缺少的錢我來想辦法。如果沒建好,我自願辭掉書記的職務。」
大家掐指算了算,離年底還不到半年的時間,都紛紛為李鐵生捏了一把汗。
第二天,李鐵生背了一個大包,帶著公章離開了家。
半個月後,整整瘦了一圈李鐵生帶了幾個人回到了村委,那幾人對著殘橋測來量去的,村民們好奇地圍了過去,一打聽,才知道他們是縣交通局的,說李鐵生書記在縣裡到處反映他們村這座橋的情況,引起了縣領導的高度重視,於是請他們過來實地了解一下,回去後就立項,可以補助六十萬元。不過,這橋通過估算,總投資要到一百六十萬元左右。
一傳十,十傳百,村民們在欣慰之餘又為李鐵生擔憂,還有近六十萬的資金缺口,該想辦法的都想了,他該怎麼辦呢?
送走交通局的人後,有人忍不住地問李鐵生這問題,李鐵生只是笑笑。接著,他馬不停蹄地安排建橋中的各項工作,一切完全是按照項目的程序進行的。半個月後,施工隊伍進來了。
李鐵生又要出外了,當他打開家門準備出發時,見門口站滿了送行的村民,有的手裡拿著幾個煮熟的雞蛋,有的拿著剛蒸好的饅頭,還有的手裡攥著一把零錢,大家眼裡都含著淚水,李鐵生的眼睛也不覺紅了。他更加堅定自己為村民辦好這事的決心。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當李鐵生風塵僕僕地回來時,村民們發現他又憔悴了不少,但精神狀態很好。
這一次回來,李鐵生再也沒有出過遠門,他除了完成書記這個職務該做的工作外,一心撲在大橋的建設上,三個月後,一座嶄新的大橋映在人們的眼前,雖算不上很氣派,但堅實耐看。惹得對面袁河鎮的人也紛紛跑來參觀。工程項目決算下來,沒欠施工隊一分錢。這讓村民們深感意外。
竣工典禮那天,縣裡相關部門的領導來了,鄉裡的領導來了,正在這時,一輛小車緩緩地駛來,李鐵生走了上去,將一位白花蒼蒼的老人扶了出來,年齡大一些的人定睛一看,有人失聲叫道:「那不是楊大戶嗎?」
楊大戶握著李鐵生的手,笑著說:「鐵生好樣的!為鄉親們做了一件大好事,一看到這橋,我又好象回到了剛建第一座橋的那個時候,一下子年輕了四十多歲!」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鄉親們這才明白那段時間李鐵生去找過楊大戶,不但取得了老人的諒解,而且還從他那裡籌來了一大筆錢。
這時,會計扛來一塊碑,只見最上面端端正正地寫著楊大戶的名字,其他村民的名字依次排在後面,有人發現裡面沒有李鐵生的。
疑惑中,只看見李鐵生跪在橋邊,大哭起來。
楊大戶制止了正要上去勸慰的鄉親,說道:「讓他哭吧,這樣他會輕鬆許多,這些年來,他鉚著一股勁埋頭苦幹,就希望能有一天象今天這樣痛快地哭出來。」
幾句話,說得在場的其他當年也參與過打砸橋事件的人默默地低下了頭。
一會兒後,李鐵生擦乾淚水,對著楊大戶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對著所有來參加典禮的人也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這時,鞭炮四起,大家擁上新橋,場面一片歡歌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