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形容人間失格(何謂人間失格)
2023-10-28 23:20:05 1
一
先從人間失格這本書開始說起,作者太宰治,「私小說」領域的天才作家,後人將其稱為「無賴派大師」。
這本人間失格說是太宰治的自傳也不為過。
太宰治出生豪門,一生致力於文學,大學時代投身左翼運動,卻中途逃脫;生活放浪不羈,卻熱心於聖經;五度自殺,四次殉情未遂,三十九歲與最後一位情人投水自盡。
如果以現在的標準來看,浪子一個,渣男一個,於家族社會沒有半點用處,倒是活著還浪費糧食。
不過,文如其人,大概那些我們看到的表象並不是真實,而且我們不能用現在人的標準來要求古人,這是不對的。
太宰治生活的時期是日本一段動蕩的時期,大概分為三個部分,左翼運動被鎮壓的戰前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迷惘時期。
更需要注意的是,太宰治一生生活的地方很小,除了家鄉津輕和東京外,基本沒有去過其他地方。
這也註定了,他的作品有一種非常偏狹的特性。
但,天才畢竟是天才,或者說,太宰治作品的那種普遍性,以及弱者的特性,讓他的作品可以在多年以後,越來越流行。
願你出走多年,歸來仍是少年,用這句話來形容太宰治的作品再好不過。
二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著恥辱。
人間失格中讓人記住的話太多了,可是我覺得這句話才是整本書最為重要的一句話,寫出了主人公阿葉的一生。
本書從主人公阿葉的三張照片開始,分別是孩童時代,高中時代,以及最後的時候。
主人公阿葉從小便能感受到人的那種可怕性,他不明白人們之間怎麼能這樣生活在一起,不知道飢餓的感覺,對於人類社會有很多不解,這也加重了他的恐懼。
而他在面對這種情況,唯一能做的便是討好對方,不停的討好對方。
也可以說通過扮醜來讓自己在這樣恐懼的人際關係中能得到些許的喘息。
書中又從阿葉父親給孩子帶東西,以及在學院中的搞笑,以及被人識破的那種恐懼,讓我們了解了部分關於阿葉的生活和他的恐懼。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可是這種恐懼,每個人應該都會有的,至少我是有的。
書中寫的一件事情,雖然輕描淡寫,可是卻是讓人如讀白夜行讀到最後的感覺一般。
在僕人的教唆下阿葉做出了可悲的醜事,並遭到了他們的侵犯。
「對於幼者做出那種事情,無疑是人類所能犯下的罪孽中最為醜惡最卑鄙的行徑。」
阿葉在這裡感受不到快樂,只有恐懼與疲憊。
高中之後,認識了被阿葉稱為,兩個人一碰面便成了兩條毛色一樣的犬的『朋友』倔木,一個東京的浪蕩子。
一個只是將阿葉當做錢袋子的人,在這段時間,阿葉發現了酒、香菸和女人能幫助他短暫的忘卻對人的恐懼。
可這樣卻讓阿葉變得像一個男妓,這更讓他痛苦不已,連這些都沒了興趣。
在此期間他只是為了反抗世間的所有,並未考慮的參加了左翼活動,與一位女組長發生了關係,被迫的;認識了一名醜陋的妓女常子,在那裡得到了從未有過的的快樂以及安心。
二人殉情,說是殉情,倒不如說是一個真的活不下去了,一個覺得很是羞愧。
常子死了,阿葉活著,這讓他更加感到恥辱。
這件事情之後,阿葉不得不退學,與靜子同居,可是在靜子那裡,小女孩繁子的幾句話卻讓他只能選擇逃跑。
之後,阿葉遇到了差點能改變他一生的良子,可是他們結婚後,良子遇到的悲劇徹底打垮了阿葉對於這個世界的期望。
罪的同義詞是什麼?
是惡嗎?
不,是罰。
這便是阿葉的認知。
阿葉離婚,被一個老女人照顧著,結束了恥辱的一生。
三
整本書將阿葉的一生,遇到的事情都簡單的寫了寫,可是在字裡行間那些世間的血淚透過書本,悄悄浸入讀者的心裡,逃脫不得。
我想這便是人間失格能夠讓人慾罷不能的原因,那一種沉入靈魂裡的憂鬱如影隨形。
在看了這本書之後,至少有半年沒有再看過。
並不是太沉鬱,而是基本都記得書中寫的是什麼。
所謂的世間,不就是你嗎?
這是阿葉想對倔木說卻沒有說的話。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不過就這樣吧,還能怎麼樣呢?
可是對於阿葉這樣敏感而又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人來說,想要在這樣的世界中繼續保持自己的人格,實在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
阿葉覺得自己失去了在這世間做人的資格,對於一個有著精神潔癖的人來說,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容不得半分傷害。
自由而卑微地活著。
阿葉覺得自己是可恥的一生,可是並不是那樣的,我們也曾迷失過,也走過很多錯路,可是世間總會修正一切的。
借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說,
「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不,即使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