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對鄭秀文的評論(鄭秀文稱讚周冬雨得獎實至名歸背後)
2023-10-31 01:54:02 1
票房俠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到底是鄭秀文沒有影后運,還是港片凋零呢?這可能未必是鄭秀文的問題,但一定是港片的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了,以《花椒之味》和《聖荷西謀殺案》雙料入圍金像獎影后的鄭秀文又折戟了。那麼多人都在為鄭秀文可惜,但鄭秀文不愧是鄭秀文。
頒獎之前,她似乎已經知道結果,發文說:「不奢求沒有困難的人生,人生本來就是難的嘛『順來順受吧』。"隨後又秒刪。
開獎後,鄭秀文則在IG上寫著:「塵垢落定。人生中第六次。Mi 恭喜所有得獎者。雖然很老土,但我也要說一句:我會繼續努力啊!衷心感激每位電影人給予我每一個演出機會。」
她大讚周冬雨贏得實至名歸,又不忘向粉絲們道歉:「也很抱歉第六次讓你們失望」,然後又幽默自嘲「你還很年輕力壯所以一定會繼續努力」。
說自己年輕力壯的鄭秀文,今年48歲,是入圍金像影后次數極多但從未獲獎的女演員。
有人說鄭秀文是輸給了曾志偉,有人說是她抑鬱症時期得罪了金像主席爾東升的原因,我只想說揣測的網友古惑仔看太多,金像獎什麼時候輪到某個人隻手遮天?
但鄭秀文的確是輸了,如果細想,就更加迷茫了——港片當打的這波女演員中,除了48歲鄭秀文、《麥路人》47歲楊千嬅,上一次成功狙擊周冬雨的60歲的惠英紅,還有多少叫得出名字的影后級或準影后女演員嗎?
答案是幾乎沒有。
上屆金像影后曾美慧孜是80後內地演員,上上屆是60歲的毛舜筠。
千禧年後獲得過兩次影后的女星是章子怡和惠英紅,這些年內地演員周迅、鞏俐、斯琴高娃、趙薇、春夏都獲得過金像影后,而010年後唯一的90後女演員,是春夏。本港影后鮑起靜、劉嘉玲、楊千嬅、惠英紅等,都已經是港片45歲以上的老面孔了。
放眼望去,金像獎簡直成為內地新一代女演員脫穎而出的最佳舞臺,而能夠與內地女友演員抗衡的本港女星,幾乎都要加上資深兩個字。鄭秀文楊千嬅,已經是港片女演員當打之年中的代表,再往下,沒有人。
原來鄭秀文輸給周冬雨背後,是港片消失的影后。
無冕之後鄭秀文 可惜不是鍾無豔早在三個月前,金像獎公布各獎項的提名名單時,許多影評人就精準預測了昨天這個結局,除了鄭秀文輸給周冬雨。
對於金像獎,很多人提起來感覺到疲倦。媒體寫來寫去,還是同樣的問題——為什麼總是老面孔得獎?為什麼港片沒有新生代力量?
就說鄭秀文,今年生日蛋糕上的數字是48。 而實際上,金像獎設立的初衷恰恰是「激勵年輕導演和文藝片」。
原本這場港片金像影后保衛戰也不需要鄭秀文一個人來來。
正值傳統港星成熟期的鄧麗欣就帶來大女主戲《金都》,一個講述都市男女的愛情故事,敘事中心是女主,講述的也是女性困境,《嘆息橋》編劇寫的故事還是不錯,鄧麗欣的表現不算失常,可惜還是被男主壓過。
另一個在港片裡逐漸崛起的蔡思韻,在《幻愛》裡一人分飾兩角,演的精準有力,1月評選出的第26屆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裡,她以幾票的優勢贏了周冬雨,拿下了「最佳女演員」。
但仔細一看,她其實來自中國臺灣。即使把她算進港片女演員陣營,真要對陣周冬雨,還是不夠打。
到最後,只能指望鄭秀文。
鄭秀文是真的演的好。
《花椒之味》裡,她演一個一開始仇恨父親的姐姐,到中間的不理解,再到最後釋懷,整個心理過程轉變自然,細膩又帶著煙火氣,是成熟有力的演技。
《聖荷西謀殺案》,又藏出一個帶著巨大秘密的蛇蠍美人,角色呈現出的陰暗、複雜,全都不同以往。
好是好,可惜兩個角色分流票數,最終不敵氣勢如虹的周冬雨。
2001 年鄭秀文曾和梅豔芳張栢芝演過一部《鍾無豔》,梅豔芳反串,飾演戰國君主齊宣王,不學無術亂七八糟,見到張栢芝這樣的美女就挪不動腿。
鄭秀文飾演齊國王后鍾無豔,她通透硬朗,是文武雙全的治國之才。
卻因為臉上的胎記被嫌棄。是為「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只要有鍾無豔在,總能幸保齊國不失。
可是今日港片影壇的鄭秀文,終究不是百戰百勝的鐘無豔。
鄭秀文為什麼沒有影后運?要怪就怪港片凋零表面看,是鄭秀文沒有影后運。
她早已是港片公認的票房天后。根據官方資料統計,鄭秀文從 1996 年至 2004 年間主演的 15 部電影,坐擁票房接近 3 億 7 千萬,成為中國香港回歸十年(1997-2007)以來「最高票房女演員」紀錄保持者。
要知道港島彈丸之地,近十年的年度票房冠軍一般也就是三四千萬,鄭秀文電影票房多厲害,可見一斑。2001年,她一個人就獨佔了「年度票房TOP10」的三個席位!
但要說鄭秀文沒有得獎運,也未必。
鄭秀文並非張栢芝那樣的天才演員,而是靠後天努力和導演點石成金。
1993 年的《大頭綠衣鬥殭屍》。她主演女主飄雪。
柔情似水,眉眼如畫,標準的白月光。哀婉、美豔,但不算獨一無二。
到了和周星馳一起出演的《行運一條龍》,依舊不算多特別。
直到杜琪峯出現,演著演著,演到杜琪峯直接說,「鄭秀文是我最愛的女演員」。
20 多部電影作品裡,跟杜琪峯合作了 12 部,9 部女主角。
尤其是杜琪峯、鄭秀文、劉德華素帶來的鐵三角,直接將鄭秀文送上 90 年代本港當之無愧的票房女王寶座。
令鄭秀文演技開竅的,就是 2000 年鐵三角第一次聚首的《孤男寡女》。
鄭秀文飾演的明儀,神經質,走路松松垮垮的,沒個正形。
一旦緊張,就會迅速進入「清潔阿姨」的狀態,抓起餐巾紙到處擦啊擦。
但骨子裡又很倔強,男友出軌了,她重複擦著車窗,死都不肯哭出來。
和劉德華飾演的華少第一次相遇,華少午餐點了一份牛鞭粉,嚇得她噌一聲從座位上彈起。
這部戲杜琪峯完全找到了鄭秀文的節奏,她那種不按常理出牌的神經質與肢體語言,若放在別的導演手上會顯得怪異,杜琪峯的鏡頭下,就顯得自然而然。
鄭秀文的表演由此煥然一新,青澀又靈動。
電影最終取得3521萬港元的本港票房,成為21世紀第一個本地票房冠軍。鄭秀文2001年第一次入圍金像獎,輸給張曼玉《花樣年華》。
2002年,她憑藉三部佳作《鍾無豔》《瘦身男女》《同居密友》再戰金像,三部作品同時入圍,本以為能勝券在握,但這也是金像獎史上經典的分流票數事件,最後輸給張艾嘉《地久天長》。
這些電影裡,鄭秀文塑造的敏感、脆弱、勢利但又帶著溫柔的港女形象——在觀眾心中,一定程度上,已經與鄭秀文本人融合在一起。
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鄭秀文又分別憑藉2006年《長恨歌》、2013年《高海拔之戀Ⅱ》、2014年《盲探》三次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分別輸給周迅《如果·愛》、楊千嬅《春嬌與志明》和章子怡《一代宗師》。
實際上,鄭秀文的愛情喜劇表演是富有深度的:嬉笑怒罵的外表下,是迷茫困惑又渴望真愛的都市女性的共情。
只有在《長恨歌》裡,她不再是木訥的傻大姐,而演一個心思綿密、困囿於多個男人之間愛欲糾纏的「上海小姐」,即使上海的冬天,反覆脫穿旗袍,增肥又減肥,也是吃力不討好。
但老實港,這幾次金像獎落敗,能怪運氣嗎?
鄭秀文的幸運,是在港片愛情喜劇的這條流水線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掉進了一個套路裡,就好難掙脫出來。
她是有一顆當演員的心。可是以現有的這些電影,如何能敵周迅章子怡?
直到這屆金像,鄭秀文竟又一次脫胎換骨,不再是當年的愛情喜劇女主角,而是有能力塑造更複雜更有人生歷練的角色,可是她演的這些戲,配得上她今日的演技嗎?
比較一下,金像歷史上9次提名中有5次封后的張曼玉,成為最多次數金像獎影后,讓她演技蛻變的是《甜蜜蜜》、《阮玲玉》,最後一次獲獎,打敗了鄭秀文《孤男寡女》的,是《花樣年華》 。這樣的電影,鄭秀文遇到過嗎?
再看內地的章子怡,條件好又有悟性,導演愛她是有理由的,王家衛曾經給章子怡一個超高的評語:「京劇行當中旦角分青衣,彩旦,刀馬旦。章子怡是聲色藝全的刀馬旦。前有林青霞,今日只有章子怡。」
但第二次拿金像的《一代宗師》,又有多少女演員能夠遇到。
比較一下,鄭秀文演技剛開始綻放的時候,正碰上港片衰落期,好在還有一個懂他也愛用他的杜琪峯,但她的演技尚待打磨,到了這幾年,她的演技倒是更加成熟,可是港片完全北上,本土港片奄奄一息,杜琪峯幾年才拍一部電影。
她這次輸給周冬雨,兩部電影,哪一部是夠分量的?
所以這世上哪有什麼糟透的得獎運,有的只是港片凋零。鄭秀文一個人再怎麼演,又能多有戲?
鄭秀文輸給周冬雨背後,港片已經沒幾個能打的影后了現在有人問:鄭秀文什麼時候才能得影后?
鄭秀文在《輸得漂亮》中已經回答了:「其實我不需要贏,只要做我,我輸得起都驕傲」。
真正的問題是,今日的港片,還有幾個能打的鄭秀文?
在港片八九十年代鼎盛時期,影響力輻射到整個亞洲。除了導演,那時候港片最吸引人的還有一票年輕優秀極有特色的演員。
女演員,同樣是百花齊放,王祖賢、張敏、鍾楚紅、關之琳、周慧敏、邱淑貞、李嘉欣、李麗珍、黎姿、朱茵等一眾女演員美麗風情,即使是在以成龍、周星馳、李連杰為主角的功夫喜劇、無釐頭喜劇、武俠片中,依然能塑造出各種清純的、嬌俏的、潑辣的、可愛的經典角色,更成為萬千港片迷心目中無法題材的女神,直到今天依然在虎撲女神評選中所向披靡。
最近十年呢,是港片進一步北上融合的10年。
港片影帝們還可以「輪流坐莊」,形成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劉德華、梁朝偉、郭富城等組成的排列組合。
新千年後影帝獲得者名單,梁朝偉三次、劉德華三次、梁家輝兩次、張家輝兩次、劉青雲兩次,剩下周星馳、李連杰、任達華、林家棟等人,都是已人到中年的「老戲骨」。
早在10年前,爾冬陞就在接受採訪時表達過這種無奈:拍戲總找古天樂和吳彥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有票房號召力的男演員用十個手指頭就數得出,而以前能打的女打星,現在更是一個都沒有。
的確如此,本港曾經最有天分的80後女演員張栢芝遭遇風波之後,港片就再也沒有能上牌桌的女主角了。
只剩惠英紅這樣的老戲骨,頻繁獲獎,拿到手軟。
而曾經一度被看好的年輕女演員如鍾欣桐、薛凱琪、周秀娜、鄧麗欣、文詠珊等女演員,都沒有更多代表作。
背後是港片整體產業轉移,本港導演集體北上,合拍片逐年壯大,卻使本港女星的環境更加惡劣。
演員轉型當導演的馮德倫表示,港產片「選角套路」跟市場有最直接的關係,沒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就不能保證電影賣座。
合拍片要迎合內地觀眾口味,港產男星個個自帶防腐劑,票房號號召力和花期都長久,女星卻花期有限,上一代女星退潮後,投資方不願冒險啟用新演員,對年輕演員的生存更加不利。
越是如此,港片造血功能越弱。新一代女星得不到任何磨練,對角色的掌控感變得非常低,稍微複雜的角色就hold不住。
到了現在,港片市場幾乎找不出一個有氣場,有說服力的90後女主角。
換句話說,悲哀的不是鄭秀文不敵周冬雨,而是我們不再談論新一代港片女神。
直白點說,過去一代經典女星也並非一出來就能演,張曼玉鍾楚紅都是演過不少爛片,反覆打磨才成器,而新一代女星有這樣的機會嗎?
什麼樣的工業,就產出什麼樣的演員,那個奼紫嫣紅的港片時代過去,新一代本港女星也就跟著難產。
按這趨勢,假如商業邏輯繼續主導市場,本港新一代女演員繼續難以成長……
十年之後,有多少女明星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女主呢?
大家替鄭秀文鳴不平,我倒覺得放心吧,鄭秀文可以演很久。
港片女星時無英雄,鄭秀文天賦再配上努力,已然非常優秀,加上顏值抗衰,港片女星中,她已經不止拔群,而是一覽眾山小。到了白髮上頭時,只怕還是做女主角。
所以現在我是饒有興致地想看鄭秀文還能戰多久,羅蘭在2000年憑《爆裂刑警》封后,當年已66歲,也是金像獎最年長的最佳女主角。
鄭秀文今年48歲,他日捲土重來,不知還會遇到多少個周冬雨?
但只要她自己不退,鄭秀文不封后,則港片無影后。
可港片的真問題,是鄭秀文之外,還有多少個能打的影后。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