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臘月三十文化淵源(年的風俗之十臘月三十)

2023-10-15 16:17:40

每年農曆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要舉辦各種活動。大年三十第一項活動要祭全神。所謂全神是指家中貼上神碼的各位神仙,例如天地神、財神、倉神、灶君、關帝、觀音、土地、碾神、井神、牛馬神、路神、山神、水神等等。這種信仰源於古老的萬物有靈觀念和自然崇拜,表達人們對各種為人類生存繁衍做出貢獻的神仙、動物和自然資源的感念。其中雖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卻是中華民族古代先民天人合一,追求與世間萬象和諧相處的樸素哲學思想的寫照。

這項活動一般在中午或傍晚舉行,由家庭主婦主祭。首先給各個神位上香,在院內天地神案上擺放最豐盛的貢品菜餚,焚紙、點蠟燭、跪拜、祈禱、放鞭炮,然後端著供品到每個神位前舉供、跪祭,用意是答謝各位神仙一年的眷顧,祈求保佑來年平安健康,五穀豐登,進行完各項祭祀活動後全家人才能進餐。

捏餃子。餃子又稱「扁食」或「水餃」,據史料考證,餃子是由魏晉南北朝時的「偃月形餛飩」發展而來的一種家家享用的食品。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稱:「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偃月就是半月形,半月形的餛飩就是今天餃子的形制。民間有句俗話叫「好吃莫過於餃子」,可見它在中國食品中的地位。中國人愛吃餃子,是因為餃子不僅五味俱全而且象徵團圓和美滿,其中有新鮮蔬菜,還表示「咬春」的意思。因此各家在包餃子時,都十分精心和講究,外觀要好看,整齊排列好似兵陣,水煮不能破,對於過新年的人來說,煮破餃子是一種不吉利。

過年時吃餃子盛行於明代,因為餃子諧音「交子」,因此在除夕之夜新舊年交替之時,吃餃子是一種追求吉利和祈盼豐年的涵義。再說除夕這日下午或者年夜飯後,一家人有的擀皮,有的調餡,有的包有的煮,全家人要圍坐一起,一邊談笑一邊準備「更年交子」,本身就是一個大團結大協作。烘託一種家和萬事興的氣氛。

若是新婚媳婦和婆婆一起煮餃子,婆婆一般會讓媳婦嘗嘗餃子熟不熟,即使熟了媳婦也一定要說:「還生呢」,婆婆聽了會很高興,說明媳婦今年一定會給她生個大胖孫子。若是不小心把水餃弄破,一定要趕緊說:「水餃掙了、掙了。」

明燈旺火,指的是除夕這日入夜,要點上長明燈燭,給神位上香,要徹夜明亮,明燈旺火意味著來年紅紅火火,闔家興旺,其實這也是古代火崇拜的孓遺。這種習俗來源很早,《荊楚歲時記》中就記載了南北朝時除夕燃草,驅除惡鬼的習俗。

除夕燃火的習俗在唐代就已經遍及城鄉,像張悅《嶽州守歲》中的「除夜清尊滿,寒亭燎火多」,丁芝《京中守歲》中的「守歲多燃燭,通宵莫掩扉」,儲光羲《秦中守歲》「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都反映了除夕夜明燈旺火已經是全國性的習俗。

所謂照虛耗也是產生於唐代的習俗,《輦下歲時記》說「除夕夜在灶裡點燈叫照虛耗」。所謂「虛耗」即禍害人類莊稼財物的惡鬼,古人認為家中財物損失,多病多災等都系虛耗鬼作祟。道書中載有多種驅鬼的虛耗符,而且虛耗二字皆加鬼旁,以燈照之,意在使其無處躲藏。在新年驅逐出家中的虛耗鬼,保佑全家一年平安,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年夜飯,指的是除夕入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得最後一次晚飯,又叫「年飯」、「合家歡」、「分歲飯」等,是籌備春節過程中家家戶戶合家歡聚最熱鬧的時候,吃飯時請家中長輩上桌,其他人按輩分和歲數大小依次而坐,合家團聚,敬酒說笑,共敘天倫,處處洋溢著和美團圓,幸福快樂的氣氛。由於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飯,生活在農耕時代的人們對這頓飯極其重視,一是必須在全家聚齊進餐,即使家中有人羈縻在外不能及時趕回,也要在餐桌上留出他的位置、碗筷,象徵全家團圓。二是儘其所有而豐盛,以酬勞全家人一年的艱辛和奉獻,堪稱一家老小的大會餐。

年夜飯的菜色講究很多,不同地區也各有特點,但有一點共同之處,即年夜飯必須有雞有魚,取「吉(雞)慶有餘(魚)」的意思。米飯要大米中加入黃米,寓意「金玉滿堂」。做年夜飯時,菜要多做,吃時不能全部吃光,要剩下一些菜。晚上有的地區還要蒸幾個芋頭,俗稱「扒鬼皮」。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詩經》就有「為此春酒,以解眉壽」,沁人心脾的酒香既包含親人間的祝福,又是營造歡樂氣氛不可或缺的佐料。中國古代守歲時還要飲屠蘇酒,吃五辛盤,屠蘇酒是一種用草藥配製而成的藥酒,魏晉時期就已經流傳,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癘的功效。守歲時,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有益身體健康。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奇特。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飲屠蘇酒正好相反,是從家裡最小的飲起,年長的在後。古人解析說:「少者得歲,故賀之。」也就是說,年少的過年又長一歲,值得慶賀,而老年人擔憂添歲後歲月無多,所以後飲。故蘇軾《除日》詩中寫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寫道:「但把窮愁搏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五辛盤由蔥、姜、蒜、韭菜、蘿蔔等五種辛辣的蔬菜拼合而成,在晉代就有記載,有驅邪、祛病、保健之功效。

守歲,吃完年夜飯不久就進入守歲時段。酒足飯飽的一家人,有的坐在椅子或板凳上,有的坐在炕上或圍著火爐,其樂融融的攀談,在時光消磨中共同等待新年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早在漢末魏晉時候就已經形成,晉代周處《風土記》講「蜀之風俗,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到唐代此風大盛,不僅貧民百姓守歲,達官貴人也要守歲,這一風俗也傳到了皇宮,貴為天子的皇帝也要守歲,唐太宗還曾做過兩首守歲詩,一首是「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鉤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由於除夕夜過後就是新年,因此稱為「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所以唐太宗詩中說迎送一宵中。到了宋代,守歲之風更加盛大,《東京夢華錄》中「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的情景就是這一古俗的記錄。到明清乃至近現代,守歲一直是除夕夜不變的重要風俗活動。

關於年底守歲的來歷,民間流傳著種種神秘的傳說,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對於年字的解釋,一說年是上古洪荒時代的一個怪獸,它平時潛伏不出,只有到除夕夜裡才到世上禍害人畜,第二天早晨再回到巢穴,但是年怕紅顏色、火光和響聲,人們為了躲避年獸的禍害,除夕之夜不敢出門,點火放炮,合家圍坐,喝酒守護,一來相互壯膽,二來消磨時間,直到次日早晨年獸回巢才出門,

一說年是一位除魔降怪的英雄,因在新年之夜除惡魔而犧牲,人們為了感念它而在除夕之夜點香焚火祭祀他。

春節的形成還有一種說法在於萬年創建曆法說。遠古時期一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混亂,於是下決心把節令定準。通過觀察,他發明了「日晷儀」、「五層漏壺」,通過測日影以及漏水計時的辦法測量一年的時間。後來國王祖已讓萬年修訂曆法,在完成那一天,萬年對國王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已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經過多年的觀察,當萬年最終完成任務時,已經成為白髮蒼蒼的老人了。國王深受感動,將這部曆法定名「萬年曆」。

其實,這些都是古人為了營造年夜的神秘隆重氣氛而編的故事。真正原因是源於古人的宗教信仰和對火的崇拜。在科技不發達的歷史歲月,疾病、災難是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和危險。在萬物有靈的觀念作用下,人們認為這種疾病災難是由於鬼祟的作怪產生的,於是在舊年將去新年將至的除夕,人們總是想通過各種儀式來驅逐各種作耗的鬼祟,從而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最典型的習俗莫過於年終舉行的大儺活動。

所謂「儺」,從字形上看是人類遇到難事,從本義上講是行動有節。原是上古時代,原始先民手舞足蹈舉行驅疫逐鬼,祈求安寧康樂的一種儀式。因為行動上常發出「儺、儺」的聲音而稱為「儺」。大約在先秦以前,古代先民每逢年終都要舉行儺儀,逐惡鬼于禁中。《東京夢華錄》中記載「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值戴假面,繡畫色衣,執今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冑,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餘千人。自禁中驅祟,出南薰門外轉龍灣,謂之『埋祟』而罷」 。由此可知,古代年終舉行大儺祛疫是一種非常重要,非常盛大的活動。到了晚近時候,儺這種大型的祛疫儀式已經很少見了,但是很多與祛疫有關的習俗卻依然保留。比如「守歲(祟)」這種民俗活動,就包含了上古時候去除邪惡的宗教含義,「歲 」「祟 」同音,有看住鬼祟不許他作怪的意思。

在守歲活動中,還有一種「踩歲」的習俗。所謂「踩歲」,據《燕京歲時記》記載 「除夕自戶庭以至大門,凡行走之處,芝麻杆撒之,謂之『踩歲』」。這種踩歲的活動,實際上也是一種防治惡鬼邪魔作祟的習俗,因為「歲」、「祟」 同音,「踩歲」就是「踩祟」,即把各種鬼祟踩到腳下使他們不能作耗。因為芝麻有「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說法,又因為乾燥的芝麻杆一經踩動便會發出「咔吧、咔吧」的清脆聲。在庭院上撒上芝麻杆猶如布置了報警器,如果有鬼怪進門,坐在屋裡守歲的人們可以很快聽到響聲,可以會提早防範。這種報警的另一個用意就是聽拜年人的腳步聲,主人好做好迎接的準備,在當代,人們儘管不會再認為疾病災難是因為鬼祟的作怪,但在除夕夜腳踏芝麻杆發出的聲音仍能給人一種神秘、肅穆、莊重的感覺,所以還是保留在許多農家守歲的民俗活動當中。

守歲活動歷經兩千年不衰,關鍵在於這一活動的內涵和價值,名雖為守歲,實則是一家人敞開心扉的交流,匯報一年的成就和經驗教訓,謀劃新一年發展的方略和計劃。平時大家都忙於各自的事業,很多家庭成員又不在一地,難得有精神交流的機會。除夕守夜,不僅為家庭成員提供交流的場所和機會,也為整個家庭新一年的分工和發展確立了奮鬥目標。於是在這種文化內涵和作用,就成為守歲活動久傳不衰的最重要原因。

遊戲,由於有守歲習俗,除夕之夜是不能睡的,在歲月推進中就誕生了一些除夕之夜在室內玩耍的遊戲,幫助人們消遣時間,度過一年的最後一晚。如圍棋、象棋、九連環、骰子、紙牌、骨牌、猜謎等等 。即使進行這樣的遊戲 ,也不能像平時那樣大聲喧譁,因為除夕這一夜不能大聲說話,不說不吉利話是一條重要禁忌。

在除夕之夜,還有一種遊戲性質的風俗,轉香椿樹討高,這一習俗只適用於身材矮小的人。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由母親帶著矮個子的子女完成。母親先在距家最近的高大挺拔的香椿樹前喃喃祈禱,然後子女圍著椿樹正轉三圈,決不能倒轉,邊轉邊唱許願歌「椿樹椿樹你好香,正轉三圈跟你長,今年我若長了個,明年為你燒炷香」。轉完頭不回,一路跑回家。傳說遇到人或回頭就不靈了。因為香椿樹有個特性,即使把它栽在別的大樹底下,它也能慢慢竄到別的樹梢,高人一頭。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