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山西各地名稱由來(山西各地名稱由來)

2023-10-19 06:45:31

走在山西,路邊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著歷史的韻味兒。沒辦法,誰讓咱山西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呢?可你知道嗎,就連山西各地的地名兒,也有不一樣的說道呢!

今天,就讓@張春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了解,山西各地的地名兒,究竟是怎麼來的?

山西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即公元前403年,韓康子和魏桓子與趙襄子三國分晉,因而又稱「三晉」。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全省總面積156579平方公裡,總人口3610萬人(2012年),現轄太原、大同、朔州、陽泉、長治、忻州、呂梁、晉中、臨汾、運城、晉城等11個地級市,共 85個縣,11個縣級市,23個市轄區。省會太原。

1

太原地區:

太原

「太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此後的先秦典籍多有記載,但僅為地理上的泛稱,並非專指一地,其實際處所不盡相同。戰國末年,秦國在汾河中遊設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謂之太」,「高而平坦謂之原」之意。此乃太原作為行政區劃取名之緣起。秦漢及以後各代,均於汾河中遊置太原郡、太原府、太原縣、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區遂有「太原」之專名。

太原現轄三縣(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一市(古交市)。

1、婁煩縣

婁煩原是一個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稱,後來演變為地域概念,成為歷史上郡、縣、鄉的名稱。

西周至春秋時的樓煩國相當於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帶,後擴展壯大,其範圍大致包括北至現在的內蒙清水河一帶,西達陰山之南,南到山西靈石,東迄河北平樂縣,東南邊緣太原市區。戰國時期,樓煩國為趙武靈王所破,歸屬趙國,樓煩這個地名就在這一帶以郡、州、縣、鎮一直延續至今。明初廢縣為鎮,併入靜樂縣,設巡檢司,屬太原府。清延明制。1972年4月1日改屬太原市至今。

2、古交市

因原為隋代交城縣故治,因名故交,後訛為古交。 為交城、陽曲二縣地。

1958年8月設立太原市河口工礦區、區領導機關駐河口鎮。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古交撤區建市。境內煤業興盛。

3、陽曲縣

建於西漢,因「河(滹沱河)千裡一曲,曲當其陽」而得名。

4、清徐縣

古稱梗陽,始建於春秋,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置清源縣。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於縣之東境置徐溝縣。1952年7月,清源、徐溝兩縣合併,取兩縣縣名首字,稱為清徐縣。境內盛產老陳醋、葡萄及暖氣片。

2

大同地區:

大同

舊稱:平城,代京,雲中,遼代根據《禮運-大同》篇稱為大同,並一直沿用至今。(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遼承唐制,即道--州(府)--縣三級。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雲州為西京,設西京道,大同府,為遼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稱於此,統二州七縣:弘州(河北陽原縣)、德州(內蒙豐鎮西北岱海邊),大同縣、雲中具、天成縣(今天鎮)、長青縣(今陽高縣東南)、奉義縣(今大同市東北)、懷仁縣(今懷仁東,大同南30公裡)、懷安縣(今河北懷安鎮東南)西京大同廣袤20裡,建有西京同文殿,設留守衙。北門東為大同府衙,西為大同驛。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雲中置大同縣。(隋開皇年間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於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大同轄縣: 陽高、天鎮、廣靈、靈丘、渾源、左雲、大同縣

1、天鎮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東北端,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東臨河北省懷安縣,南毗河北省陽原縣,西接本省陽高縣,北楔內蒙古興和縣,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稱。

天鎮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戰國時為趙國延陵邑,西漢建延陵縣,唐設天成軍,遼代改為天成縣,明代又改制為天成衛、鎮虜衛。清順治三年(1646年)合成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復置天鎮縣一直至今。

2、靈丘縣

「靈丘」之名始於戰國,因戰國時期趙國第六位國君趙武靈王葬於此而得名,西漢初置靈丘縣,屬代郡。東漢光和元年別屬中山國,不久廢。北魏復置靈丘縣,屬司州,太和中年屬恆州,東魏太平二年為靈丘郡治,隋屬蔚州,後陷廢。唐武德六年復置靈丘縣,重為成州,屬西京路。元復為靈丘縣,屬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歸直隸(河北省)宣化府,而靈丘則由隸屬蔚州改屬山西大同府。民國屬雁門道。

3、陽高縣

漢置高柳縣屬代郡,唐稱清塞軍,遼置長青縣,後魏永熙於縣置高柳郡,金、元兩代改為白登縣,以白登河流貫其間,故名。明設陽和衛,宣德元年(1426)徙高山衛來此同治,屬大同府。清雍正三年合稱陽高縣,今因之。陽高縣地處省境東北部,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

4、渾源縣

始置於西漢,定名於唐,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故名渾源縣。境內渾源古蹟薈萃,自然景觀較多。北嶽恆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凌空摩崖建築懸空寺是國內現存惟一建於懸崖上的木構建築,也是惟一保留下來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廟內建築,結構奇特,巧奪天工,古人稱之為「天下巨觀」。

5、左雲縣

春秋時為北狄白羊部牧地,戰國為趙地,西漢置武州縣,北魏初為內地,後設武周縣。唐為雲中縣地,遼置德州,金復稱雲中縣。元屬大同縣地。明先後置鎮朔衛,左衛左雲川衛。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左雲縣。境內多煤,縣民賴以致富。

6、廣靈縣

戰國時名平舒邑,屬趙國。秦時屬代郡。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置廣陵縣(《遼史·聖宗紀》作統和十三年置,《金史·地理志》作統和三年置)。金改「陵」為「靈」,取廣陵之廣與靈丘之靈,稱為廣靈縣。

3

忻州地區:

忻州

古稱「秀容」,素有「晉北鎖鑰」之稱。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開始活動,至今已有將近1800年的歷史。春秋時期大部分為晉地,戰國時屬趙。秦漢屬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為新興郡、雁門郡,唐、五代、宋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門郡,金、元、明、清為忻州、代州、保德州。

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歡顏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轄忻府區、原平市和定襄、五臺、代縣、繁峙、寧武、靜樂、神池、五寨、岢嵐、河曲、保德、偏關一區十三個縣。

1、寧武縣

漢置樓煩縣,魏、西晉因之,永嘉年廢。北宋置寧化軍。金稱寧化縣,為寧化州治。明洪武三年置寧化所 (故址在進縣南之寧化鄉)。成化處建寧武關,清雍正三年因關置寧武縣,為寧武府治。民國元年廢府留縣,今因之。境內有管涔山,為汾河之源。

2、偏關縣

古稱林湖,五代置偏頭砦,元改偏頭關,清改稱偏關縣。據《天下郡國利病書》:「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通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其地東仰西伏,故名」。據《偏關縣誌》,城臨偏頭關,以關名縣。境內有著名的萬家寨黃河水利樞紐。

3、保德縣

春秋屬晉,戰國屬趙樓煩地,秦為太原郡地,唐為嵐州地,宋淳化四年置定羌軍,景德元年改為保德軍,取義「保全操守,養育德性」。金大定十一年置保德縣,大定二十二年改保德縣為保德州,元憲宗七年廢縣留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縣名蓋源自保德軍。

保德縣素有「民歌之鄉」美稱,出了許多受人讚譽的歌星,我國著名歌唱家馬玉濤,就出生在黃河岸畔的馬家灘村。

4、河曲縣

春秋為晉邊地,戰國屬趙,漢及唐時屬太原。五代十國時北漢劉崇置雄勇鎮,屬嵐州。宋太平興國七年建大山軍,治平四年置火山縣,後廢,金貞元元年置河曲縣。大定二十二年升為火山州,後更名「隩州」。元憲宗七年省入保德州,明洪武十四年復置河曲縣。縣名意在黃河之曲。河曲縣以河曲民歌、二人臺聞名。是舊時「走西口」出境處之一。

5、岢嵐縣

春秋屬晉,戰國時設樓煩郡。秦屬太原,漢屬雁門郡,魏屬新興郡。北魏因境內有岢嵐山而改名為嵐州。隋改稱樓煩郡,並於大業三年置岢嵐鎮,屬岢嵐軍。唐長安三年置嵐谷縣。宋於嵐谷縣置奇嵐軍。金廢軍,開嵐谷縣為岢嵐州,元廢。明洪武七年置岢嵐縣後復昇州,民國元年復稱岢嵐縣。

6、神池縣

明《文昌祠記》:「寧武北距黃花嶺,皆祟嶺疊嶂,烏道虯盤。逾嶺而下,自巔抵麓十五裡,地少平,有水一浤,生於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魚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實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漢為樓煩縣,北周置神武縣,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為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神池縣。

7、五寨縣

漢時屬雁門郡武州地,宋為嵐州嵐谷地,金置寧遠縣。明洪武七年設鎮西衛。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堡,以堡轄東、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於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年)置五寨縣。

8、靜樂縣

春秋為晉國汾陽邑。西漢為汾陽縣。晉置三堆縣,北魏為三堆城。隋開皇三年岢嵐縣來治,十八年改為汾源縣,大業四年改稱靜樂縣。唐代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屬憲州治,元為管州治,並廢縣入州。明洪武年間復置靜樂縣。「以邊境靜樂為名」。

9、代縣

古代國之所。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秦立廣武縣,西漢廣武縣屬并州太原郡。東漢改屬雁門郡。三國時為雁門郡治。隋開皇五年雁門郡改稱代州。明洪武二年始改代州為代縣,清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屬山西省政司。民國元年改為代縣。楊家將故地,現存楊家祠堂,香火甚旺。

10、繁峙縣

春秋屬晉,為霍人邑。戰國屬趙,稱藿人。秦屬代郡。西漢建莜人縣(漢晉之繁峙在今渾源境),東漢廢。晉復稱莜人縣,屬雁門郡。隋開皇十八年復設繁峙縣。金貞佑三年改稱堅州。明洪武二年廢州,改稱繁峙縣。據《崞縣誌》稱,故治在縣南五十裡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訛。據《遷城記》:「繁峙,雁門塞下邑也。城於山麓,群山環而拱之,故曰繁峙。

11、五臺縣

因境內五臺山而得名。西漢置慮縣,北魏太和年置驢夷縣。隋大業初改名五臺縣,據《元和郡縣誌》,五臺縣以境東北五臺山得名。金升為台州,明洪武二年復為五臺縣。境內五臺山為佛教勝地,名動天下。

12、定襄縣

西漢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縣,在今呼和浩特東南。據《史記正義》,按古代諡法,「闢地為襄」,「闢地有德,襄」。把和林格爾一帶名為定襄,表示這個新建制的地區安定了。據嘉慶《一統志》,後漢末由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涼城間僑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於今治置定襄縣。

13、原平

至2010年已有2000多年的城治歷史(原縣址一直在今原平鎮後改新原鄉)。戰國時屬於趙國,秦時,屬太原郡。 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始置原平縣,屬太原郡。以其地形為原且平而得名。1993年6月7日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原平市(省直轄,忻州代管)。

4

朔州地區:

朔州

「朔」作為地名,指地之(最)北、國之邊陲,處於兩國交界的地方;春秋以前,這裡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戰國時,歸入趙國的版圖,秦時為馬邑縣,唐代為朔州,宋時為朔寧府,民國元年改為朔縣,八十年代末改為省轄市,朔縣改為朔州。朔州,為歷代兵家爭戰之地。相傳,公元前215年,秦將蒙恬築馬邑城池,置馬邑縣。這裡,歷來是胡漢頻繁爭奪的邊關重鎮。歷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晉、乃至天下之說。

下轄:朔城區、平魯區、山陰縣、應縣、右玉縣和懷仁縣兩區四縣。

1、右玉縣

古稱善元縣。明洪武25年置定邊衛,永樂七年(公元909年)將邊外玉林衛併入右衛,改稱右玉林衛,屬大同府。清初名右玉衛,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旋升為縣稱右玉縣,歸朔平府,府治設右玉。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留縣,歸雁北道。建國初,屬察哈爾省,仍屬雁北區。縣與內蒙接壤,有著名景點殺虎口。建國後,18屆縣委縣政府矢志綠化,塞外風沙之地今成塞上綠洲。

2、懷仁

秦代為雲中地,漢代置沙南縣,隋置大利縣屬定襄郡。遼代始置懷仁縣,因遼太祖與後唐晉王盟會於雲州之東城,有懷想仁人之意,故名。1993年,懷仁縣劃歸朔州市管轄。近以陶瓷業聞名。

3、應縣

應縣,起名「應」,是因該縣境內北有龍首山,南有雁門山,兩山南北相應,因而得名。戰國為趙地,秦屬雁門郡。西漢置劇陽縣,唐未置金城縣,五代後唐置應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始稱應縣。應縣城內佛宮寺有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遼清寧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觀五層,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總高67.13米,底層直徑30米。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塔式建築。

4、山陰縣

秦屬雁門郡。漢置陰館縣。後魏屬神武郡。北齊屬太平郡。隋置神武縣。唐屬馬邑郡。五代屬寰州。後晉以山後賂契丹,名陰館。遼初置河陰縣,意在桑乾河之陰,故名。一說因位於恆山餘支翠微山的陰坡而得名。

5、平魯

戰國時,趙惠文王置武州,漢置中陵縣,明謂平虜衛,清雍正改為平魯縣,屬朔平府轄。

5

晉中市:

晉中

在距今約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商代後期出現城邑。春秋時期設立縣級行政建置。秦代境地屬太原郡和上黨郡管轄。東漢置樂平郡,始有郡級建置。至明清時期,境內分屬太原府、汾州府、平陽府和遼州、平定州、霍州直隸州管轄。1999年9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設立晉中市(地級市),所屬榆次市改為榆次區。2000年10月,晉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晉中市轄榆次區、介休市、太谷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壽陽縣、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共1區1市9縣。

1、榆次

吳倬信補註引《汲家周書》「昔烈山帝榆罔之後,其國為榆州,曲沃滅榆州,其社存焉,謂之榆社。地次相接者為榆次。」

《山西大觀》「榆次縣」注釋「相傳榆罔帝統治的榆州地方,其中心是榆社,本縣居於其次,故名榆次。」炎帝,又稱神農氏,烈山氏,以種植農作物,烈火耕山而得名。而榆罔帝是炎帝八世。八世榆罔是種植榆樹和利用榆樹的專家,他帶領部族廣種榆樹,榆樹葉、榆樹皮可以食用,榆樹林可以遮擋風沙對農作物的侵害。 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炎帝八世榆罔的領地不斷擴大,廣大地區都建立了聚落的邦邑,成為早期國家的雛形。春秋時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領地建立榆州國,後世人們為了紀念炎帝榆罔,將原來榆州國的中心地帶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邊沿地帶叫「榆次」。

2、介休

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時,曲沃莊伯伐翼,晉翼侯奔隨,隨在今介休城東,當時為晉大夫士會食邑。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國賞隨臣,介子推不言祿,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後,介休即依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境內有綿山風景區。

3、靈石縣

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隋初屬平周縣(今介休市),隋開皇十年,隋文帝楊堅北巡挖河開道,獲一巨石,似鐵非鐵,似石非石,色蒼聲錚,以為靈瑞,遂命名為「靈石」,割平周縣西南地置為靈石縣。

相傳大禹治水在此「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境內盛產煤炭。

4、平遙縣

古稱平陶。漢置京陵、中都二縣。北魏太武帝時,避太武帝拓跋燾(燾與陶同音)名諱改平陶為平遙縣。中都縣遷往榆次,平陶縣來治,並改平陶為平遙。京陵縣亦同時廢入平遙縣。境內平遙古城,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年一度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名動海內外。

5、祁縣

古古稱昭餘,晉國大夫祁奚,本名姬奚,因食邑於祁,故以為氏。《左傳》載,「祁奚薦賢」有「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的歷史評判。祁縣地名蓋源自祁奚。為晉商故地之一。有喬家大院等晉商旅遊勝地。

6、太谷

太行山間大峽谷。縣境在春秋時期為晉國大夫陽處父的封邑,西漢因置陽邑縣,屬太原郡。原縣治在今陽邑村,至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陽邑縣始移治於白塔村,即今縣城。《太谷縣誌》解釋為「太行之谷」,其實在古代「太」通「大」,太谷即大山谷的意思,它指今天祁縣通往沁縣的子洪口谷。這裡古屬陽邑縣地,由於歷史上行政區劃變遷,現已屬祁縣了。

7、榆社縣

漢為涅氏縣地,晉置武鄉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社縣。據《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榆次縣吳卓信補註說:「《汲冢周書》:昔烈山氏,帝榆罔之後,其國為榆州。曲沃滅榆州,其社存焉,謂之榆杜。」因縣北榆社故城為名。

8、壽陽

春秋為晉馬首邑,漢為榆次縣東境。西晉主康年間置縣,因縣城地處壽水之陽而名壽陽。

9、昔陽

「昔陽」一名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二年》:「晉荀吳偽會齊師,因假道於鮮虞,遂入昔陽。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綿皋歸。」這段歷史故事是說,公元前530年,晉國勢力開始向晉東擴張,晉國大將荀吳詭稱要會合齊國軍隊,向鮮虞借路,趁機攻入昔陽,滅掉肥國,俘獲肥子綿皋,勝利歸國。

故事中的鮮虞為春秋古國,白狄別種,其國都舊址在今河北省正定西北,戰國時演變為中山國。肥也是春秋白狄小國,子爵,相傳其都城昔陽即今昔陽縣東50裡東冶頭村的「昔陽故城」遺址。西漢時在境內置沾縣,縣境包括今昔陽、和順兩縣地,縣治在今昔陽縣西南10公裡的掌城村,縣以沾水流經而得名。沾水,即今清漳東源,發源於昔陽縣老廟山麓榆林背村。清漳水流綿長,春來如藍,被鄉民譽為「沾水拖藍」,並列入樂平八景中。樂平籍的明代吏部尚書喬宇有詩讚曰:「一脈漣漪出遠嵐,山光雲影共拖藍。春深欲染雲衣淨,夜久微將月鏡涵。清別涇流同渭水,碧分江派比湘潭。舊時縣治今何在?雉堞茫茫野草毿。」詩人以水抒情,臨流懷古,深深慨嘆沾縣故城的千年變遷。北齊時撤銷沾縣,其地域併入樂平縣。直至清嘉慶元年(1796年),樂平縣併入平定州,稱為樂平鄉。1914年,山西省都督府決定將樂平鄉恢復為縣,但當時江西省已有樂平縣,為避免重名故取其境內春秋地名「昔陽」,命名為昔陽縣。以「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隨日所照而名之也」。

10、和順

古稱梁餘,春秋時為晉大夫梁餘子養封邑,名蓋與。北齊置梁餘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更名為和順縣。縣名由《禮記 • 樂記》中「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一語而得。

11、左權縣

原名遼縣,1942年5月25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犧牲於此,山西人民為紀念左權將軍,遂更縣名為左權。

6

陽泉市:

陽泉

1947年5月2日,平定縣陽泉鎮解放,為了動用陽泉豐富的煤鐵資源支援解放戰爭,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決定:將陽泉鎮從平定縣劃出,建設為新型工業城市。5月4日,組建了陽泉建市後的首屆陽泉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陽泉成為我黨親手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1948年7月28日,作為中央人民政府前身的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決定直轄陽泉和石家莊,使陽泉有幸成為我黨在解放區設立的第一批直轄市之一。陽泉是山西省東部地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中心,是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有「煤鐵之鄉」的稱譽。

陽泉市轄城、郊、礦三個區和盂縣、平定兩個縣。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湧漾,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陽泉市歷史悠久,地處「三晉要衝」,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

1、盂縣

山西最古老的縣份之一, 盂縣古名仇猶。春秋時期,盂屬晉國。乃春秋晉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象盂得名。後屢廢屢置。1942年盂縣劃為盂平、盂陽、盂壽三個縣,1945年8月盂城解放,三縣又並歸盂縣。1983年9月劃歸陽泉市管轄。境內有藏山風景區,為趙氏孤兒故地。盛產煤炭。

2、平定縣

春秋屬晉,戰國屬趙。漢初設上艾縣,北魏稱石艾,唐更名廣陽。宋初於境內置平定軍,改廣陽縣為平定縣。金、元、明、清時平定為州或直隸州,民國元年改為縣,1983年劃歸山西省陽泉市。境內有娘子關風景區。

7

晉城市:

晉城

晉城政區的設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在隋開皇初年這裡就設置州府,稱為"澤州"。唐貞觀元年(627)改稱晉城縣,「以三國分晉地後,封晉君於此,故曰晉城」。以後雖歷經變化,但管轄範圍大體一致。

晉城市下轄城區、澤州、高平市、陽城、陵川和沁水。

1、高平

長平之戰發生地。夏商時代為冀州之域,春秋時為屬晉,始稱泫氏。戰國時改為長平,先屬韓,後屬趙,秦趙長平之戰後為秦所據,置高都縣,屬上黨郡。西漢、東漢、三國、魏、兩晉為泫氏縣,屬上黨郡。北魏初改元氏縣,屬建興郡,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置建州,設長平郡,領泫氏、高平2縣,因境內周圍環山,中部為平地而得名。高平名始於此。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改高平縣為平高縣,北齊末又改平高縣為高平縣,並將泫氏縣併入高平縣,此後只稱高平不再稱泫氏。北周並長平、高都郡為高平郡,高平縣屬高平郡。

2、陽城

古稱獲澤,為堯舜夏冀州之域,商為畿內地。戰國時迭屬韓、魏。漢置縣,治所在今縣城西15公裡的澤城村,屬河東郡。東漢建武元年(25),封鄧鯉於澤,為侯國。三國魏黃初之年(220)廢侯國復縣。北興安二年(453),縣治由澤城遷往今縣城。孝昌元年(525),分濩澤為濩澤和西濩澤。唐武德元年(618)濩澤為澤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 鑊澤縣改名為「陽城縣」的時間是在唐天寶元年(742年)九月。這時唐王朝經濟繁榮,國威遠揚,已發展到極盛階段。這年正逢唐玄宗李隆基登基30周年慶典,他在施行改元、大赦、加尊號、改官名的同時,又於當年9月「改天下縣名不穩及重名一百一十處」,陽城縣即為新改縣名之一。當時所稱「縣名不穩」是指縣名命名不妥當的意思,鑊澤縣名的不穩之處可能在於其用字生僻,讀寫不便,因此便以當地有「陽阿故城」而新命名為陽城縣。

3、陵川

陵川地區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人類居住。傳說中的堯舜時代,陵川地區是堯舜兩個部落的地盤。夏商兩代,均為冀州所領,且屬於 「王畿」之地。西周初期,陵川地區屬於晉國的封邑。後為北狄所據,至春秋中期復為晉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韓、趙、魏被正式冊命諸侯,三分晉地,陵川地區當時隸屬於韓。據有關專家考證,3000餘年前的殷商末年,商大臣箕子曾在此觀察天象,周滅商後,箕子又避亂於此,並有文王訪賢的「箕子履跡」。箕子在陵川居留期間,用這裡一座山上獨有的黑白石子下棋,始創圍棋,該山即名棋子山。陵川縣為典型石山區。境內萬峰環列,崖懸壁峭,溝壑縱橫。全縣呈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勢,東北部最高峰板山,海拔1797.9米,南部最低點甘河破屋海拔 691米。中部為土石丘陵區,西南部為平川區。據《大明一統志》載:陵川「以縣境陵阜環列,故名」。

4、沁水

沁水,地處中華民族較早發祥的沁河流域。古為端氏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古縣治在今沁水縣城東鄭莊鎮河頭村村。北魏時,在今縣城西分設東永安縣。北齊時,改為永寧縣。隋開皇三年(583),端氏縣治遷今縣城東端氏村。隋開皇十八年(598),永寧縣改稱沁水縣,遷今縣城。

8

長治市:

長治

地處太行之巔,自古就有「與天為黨」之說,故又稱「上黨」。商為黎國,韓建別都,秦置上黨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時設潞安府,廓置長治縣,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縣小吏陳卿亡命家鄉青羊山中,並憑藉太行山間險要地形,聚眾起事,連陷遼、沁,明廷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軍以10萬兵力合擊青羊山,才將這支農民軍剿平。事後,為了加強對地限民悍的潞州實行有效管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明廷特於嘉靖八年二月詔升潞州為府,府城設縣。嘉靖皇帝賜府名為「潞安府」賜縣名為「長治縣」,以祈望這裡長治久安。這便是「長治」的由來。

長治市現轄10個縣2個區1個縣級市:長治縣、長子縣、屯留縣、壺關縣、黎城縣、平順縣、襄垣縣、武鄉縣、沁縣、沁源縣和城區、郊區及潞城市和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

1、潞城市

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中麓西側,上當盆地的東北邊緣。遠在殷商時設微子國,西周時稱潞子國。秦置潞縣。隋開皇年間,始稱潞城,沿襲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潞河,縣名蓋源於此。

2、沁縣

公元前十一世紀,晉滅赤狄部後置銅鞮邑,秦為銅鞮縣。元初稱沁州,民國初年廢州改縣。沁縣歷史悠久,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自古為人文薈萃之邑 ,中心轄治之所, 境內有省級文物4處,縣級文物18處,位於縣城西南15 公裡處的冊村鄉烏蘇村,有戰國時韓國別都闕與城遺址,縣城南25公裡處的故縣鎮村,是古銅鞮縣城遺址,村西的紫金山文中子石室,因隨唐大儒王通在此培養出魏徵、杜如晦、房玄齡、溫大雅等八大國公而聞名,縣城西30華裡處的伏牛山龍泉神廟,曾以其規模宏大,氣貌不凡而聞名三晉,城南二郎山上,建有我國目前最大的民間北魏石刻陣列館,館內藏有北魏到北宋500 年間的南涅水石刻為主的各類造像塔,單體造像及碑碣近千件,康熙皇帝御筆親書《千字文》石刻被列為「中華之最」,陶淵明手書撃夤旁郵珨十二首玉石石刻全國聞名,目前以南涅水石刻館、 徐村吳王典墓、太裡羊舌氏三賢墓為龍頭,康熙皇帝御書樓,漳河源頭龍珠寺、華山相配套的人文遊覽區;以二郎山、西湖公園為主的黃土風景區,以小東嶺八路軍總部舊址,後溝新華日報舊址、烈士陵園、決死一縱隊紀念館為主的革命紀念旅遊區已初步形成。

沁縣境內水資源極其豐富,主要河流有漳河,庶紀河、段柳河,徐陽河、迎春河、圪蘆河、白玉河、涅水河等八條,呈井字型分布。有中國北方水城之稱。以境內最大河流沁水而得名。

3、沁源

因沁水之源而得名,古為冀州之域,春秋為晉之地,戰國前期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西漢置谷遠縣,王莽時,改谷遠為谷近縣,三國為魏之地,晉廢縣,屬上黨郡。境內有靈空山景區。

4、武鄉

古稱涅縣,西晉始置武鄉縣,因境內有武山和武鄉水而得名。北宋屬潞州,金代至清代屬沁州,西周時期,今武鄉地區稱為皋狼之地;春秋時代,屬晉, 為皋狼之地,也有甲氐國的傳說;戰國時代,名涅,城邑在今故城鎮,先屬韓,後屬趙;秦代,屬上黨郡。西漢,置涅縣,屬并州上黨郡,縣治在今故城鎮,區域包括今武鄉、榆社、左權全部及沁縣北部、祁縣東南部地區。《武鄉縣誌》曰「武鄉」縣名是根據發源於榆社縣境內「武山」的「武鄉水」而來。

5、長子縣

堯之長子丹朱受封於此,並由引得縣名。秦漢400年間,長子城一直為上黨郡郡治。縣人多習理髮手藝,山西各地剃頭匠多為長子人士。

6、壺關縣

漢王劉邦元年(前206)年,始置壺關縣,屬上黨郡,因古壺關口山形似壺,且在此置關,古名壺關。

7、黎城縣

春秋為黎侯國。漢、三國迄兩晉,為潞縣也。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廢潞縣,置刈陵縣,縣冶設於今李莊鄉古縣村,為黎城境內建縣之始。隋開皇十八年(958),更名黎城縣,此為以黎城名縣之始。

8、平順縣

明嘉靖三年,為反抗明王朝賦役暴政,青羊裡石埠頭人陳卿領導了五萬餘人的農民起義。明朝統治者動用了數十萬軍隊,歷經五年,於嘉靖七年才殘酷鎮壓了農民起義軍。為了加強對青羊裡人的統治,明朝統治者於嘉靖八年,割潞城16裡,壺關10裡,黎城5裡,共31裡,在青羊裡設置了平順縣,其意為「剿平逆寇,地方平順」。是為縣名。此地山高坡陡,土薄石厚,自然條件惡劣。此地出二現代著名人物:一為李順達,建國初全國勞動模範;一為申紀蘭,連續10屆全國人大代表。

9、屯留

殷商時為餘無戎,西周時為徐,春秋時為晉餘吾的封邑,也稱純留,戰國時始稱屯留。

10、襄垣縣

戰國周貞定王時為晉侯趙襄子領地。襄子築城於甘水之北取名襄垣,亦曰毅垣。

9

呂梁市:

呂梁

呂梁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市區境內的骨脊山,古稱呂梁山。據《永寧州志》記載:「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華山在右,常山為靠,衡山為朝,此山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骨脊焉」, 呂者,脊骨也;梁者,屋之負棟也。骨脊的古意與呂梁相通,故以呂梁山引申命名。

2004年7月撤消地區設立地級呂梁市。全市轄一區,即離石區;二市,分別是汾陽市、孝義市;十縣,分別是交城、文水、中陽、柳林、交口、興縣、嵐縣、臨縣、方山、石樓。

1、離石

新中國建立後,離石縣屬興縣專區。1952年撤銷興縣專區後,劃歸榆次專區(後改晉中專區)。1954年離石、方山合併,縣名改離山縣。1958年離山、中陽合併,縣名復改離石。1971年5月呂梁地區成立後,原離石縣遷駐柳林,新置離石郊區。10月,離石縣改為柳林縣,離石郊區恢復為離石縣。離石縣城成為呂梁地區駐地,1996年5月離石撤縣改市,離石縣改為離石市。2004年6月呂梁地區撤地改市,離石市更名為離石區,屬呂梁市管轄。離石區的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戰國時代。離石區,戰國為趙之離石邑。秦屬太原郡。西漢置離石縣,屬西河郡。據唐《元和郡縣圖志》載:「縣東北有離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

2、文水縣

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部。西漢為大陵縣,王莽改名大寧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為文水縣,因縣境有文谷水故名。

3、中陽縣

在山西省中部偏西。戰國時為趙國中陽邑,漢置中陽縣。金改為寧鄉縣。1914年因與湖南省寧鄉縣重名,復改中陽縣。據《孝義縣誌》,中陽縣,以「汾水之陽,是邑中處」得名。

4、興縣

在山西省西部,呂粱地區西北部,黃河東岸。唐稱合河縣,金置興縣,似取興金朝所置之義。又據《名勝志》:「興縣以近新興郡而名也。」

5、汾陽市

西漢置茲氏縣,王莽改名茲同。晉置隰城縣。唐改西河縣。明置汾陽縣。據《明史·地理志》,汾陽縣,奉宋金元汾陽軍,汾陽軍取義則因地當汾河之陽。1996年設市。

6、臨縣

在山西省中部西側,西隔黃河與陝西為鄰。北周置烏突縣,隋開皇元年(981年)改為太和縣。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以縣北之臨泉水故名。又據光緒《山西通志》,臨縣,以縣城東臨湫水(又名臨川河)為名。

7、方山縣

在山西省中部偏西。漢為離石縣地,北齊文宣帝時置良泉縣,故治在今峪口公社南村。隋大業三年(607年)移治方山鎮,遂改名方山縣。據《元和郡縣誌》方山縣。以城在方山之下,故名。

8、孝義市

在山西省中部,呂粱地區東南部。三國魏置中陽縣。北魏置永安縣。唐改孝義縣,據《讀史方輿紀要》載,縣名以縣境有孝水和義水得名。一說以邑人鄭興孝行聞名,敕賜縣名曰孝義。1992年設市。

9、柳林縣

在山西省西部,西隔黃河與陝西為鄰,1971年以離石和中陽二縣西部地區設柳林縣,縣治駐柳林鎮,因名。

10、嵐縣

在山西省西北部,呂粱地區東北部。北魏置岢嵐縣,兼置嵐州。隋開皇中年併入靜樂縣,大業八年(612年)置嵐城縣。明洪武初年改為嵐縣。據《元和郡縣誌》,嵐城縣,因岢嵐山得名。

11、交口縣

在山西省中部西側。1971年由中陽、靈石兩縣析置交口縣。縣以原交口公社為縣治得名。

12、交城縣

在山西省中部,呂梁山東側。漢代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於此,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交城縣,以縣城位於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

13、石樓縣

在山西省西部,西鄰黃河與陝西相鄰。漢置土軍縣。北魏改名吐京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石樓縣。據《元和郡縣誌》,縣因縣東南有石樓山得名。

10

臨汾市:

臨汾

蓋因地在汾河之濱而名。漢代的臨汾縣是指原泰平縣和正平縣之一部分組成的縣。北齊的臨汾縣指的是今汾西縣。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平陽縣為臨汾縣,原因是隋統治者「惡其(平陽)名也」。

全區有臨汾市、侯馬市、霍州市、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蒲縣、大寧縣、永和縣、隰縣和汾西縣2市1區14縣。

1、侯馬

在春秋戰國時叫"新田"。公元前585年,晉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將晉國都城遷至新田。至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分其地,靜公廢為庶人,晉國絕祀,共歷13公,209年。明朝末年,李自成帶領起義軍經過這裡,天色已晚,人困馬乏,於是他便下令在這裡過夜。但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可怎麼睡覺呢?李自成讓馬臥下,把馬料放在馬的嘴邊,自己也便靠著馬背坐在地下,邊吃乾糧,邊休息。大家一見,都學他的樣兒,就這樣過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當大家準備出發時,李自成對大家說:"我們靠著馬蹲了一夜,可說是伺候了一夜馬啊!"從此,這裡便改稱"侯馬"。還有說是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前一天慈禧太后連夜逃跑,經過侯馬的時候馬匹都累壞了,慈禧不得不在這裡等候著下人給她換馬,所以就叫侯馬了。

2、汾西縣

在山西省中南部,臨汾地區北部。西漢置彘縣,東漢為永安縣。北齊置臨汾縣,兼置汾西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據《元和郡縣誌》,汾西縣,取義城當汾水西岸。

3、吉縣

在山西省西南部,西隔黃河與陝西為鄰。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置吉昌縣,五代唐避李國昌諱,改名吉鄉縣。明為吉州。宋置吉鄉軍,元稱吉州。據嘉慶《一統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1912年改為吉縣。

4、霍州市

在山西省中南部,同蒲鐵路線上。周初為霍國,據嘉庚《一統志》,以縣東霍山為名。金稱霍州。1912年改為霍縣。1989年設市。

5、安澤縣

在山西省南部,臨汾地區東北部,太嶽山東南麓。1914年定名安澤縣。據民國《重修嶽陽縣誌》。初治當今古縣治,以地當安吉嶺和澤泉間得名。

6、大寧縣

在山西省西南,西隔黃河與陝西為鄰。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寧縣,取義大吉大寧。

7、浮山縣

在山西省南部。漢為襄陵縣地,北魏置葛城縣,北齊併入禽昌縣。唐武德二年(619年)於今古縣村置浮山縣。據《元和郡縣誌》,以縣西浮山為名。

8、古縣

在山西省西南部。1971年由安澤、浮山兩縣析置古縣。古縣,因原古縣鎮為縣治故名。

9、隰縣

在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南端。漢置蒲子縣。隋改隰川縣。唐稱隰州。據《太平寰宇記》載:以縣南有龍泉,地溼,因名隰。1912年改為隰縣。

10、襄汾縣

在山西省汾河中下遊。1954年由襄陵、汾城合併置縣。襄陵以晉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晉國都,因汾河流經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縣首字為名。

11、翼城縣

在山西省西南部,中條山與太嶽山之間。東漢為絳邑縣之翼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翼城縣。據《翼城縣誌》,城當翔翱山下,山形如鳥舒翼,以山形為名。

12、永和縣

在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南端,鄰接陝西省。隋置永和縣。據《元和郡縣誌》,以縣西北永和關為名。

13、鄉寧縣

在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南側,西隔黃河與陝西省為鄰。北魏延興四年(474年)置昌寧縣,唐改鄉寧縣。據嘉慶《一統志》,後唐避李國昌諱改昌寧為鄉寧。又據《郡縣釋名》:「鄉寧縣,蓋合呂鄉、昌寧之名為名也。」

14、曲沃縣

在山西省南部,西與侯馬市相鄰。漢為絳縣地,後魏始置曲沃縣。據《讀修曲沃縣誌》,因古曲沃城為名,古曲沃得名於境有沃水並縈迴盤旋,是為曲沃命名之由。

15、洪洞縣

在山西省中南部,臨汾盆地北部,漢置揚縣,東魏初置洪洞鎮。隋置洪洞縣。一說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濤澎湃。又據《舊唐書·地理志》,取義縣北之洪洞嶺。又據《山西通志》:「縣北五裡有洪崖古洞,縣以洞名。」

16、蒲縣

在山西省西南部。古稱蒲子國,因唐武帝堯時蒲伊子隱居於此,而名。隋代稱蒲縣。

11

運城市:

運城

運城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黃河金三角經濟圈黃金位置,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春秋時統屬晉國,晉獻公於公元前669年定都於絳(今絳縣)。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當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夏縣禹王城一帶)。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以後兩千多年,建置頻繁,但一直慣稱這一地區為「河東」。新中國建立後,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消,重設運城地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運城市。

運城市轄1個市轄區(鹽湖)、10個縣(臨猗、萬榮、聞喜、稷山、新絳、絳縣、垣曲、夏縣、平陸、芮城),代管2個縣級市(永濟、河津)。

1、永濟

古稱蒲坂,相傳為舜帝之都。戰國時屬於魏國,稱蒲邑。秦置蒲坂縣,王莽時改蒲城。東漢復名蒲坂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縣置河東縣,大業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東縣。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河東縣入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為蒲州府,並設附郭永濟縣,以境內永濟渠命名。「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著名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中的鸛雀樓就位於永濟市內黃河岸邊,它同武漢的黃鶴樓、湖南 的嶽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一起,並稱中國的四大歷史文化名樓,同時也是四大名樓中唯一位於中國北方和黃河岸邊的文化歷史名樓。

永濟市內的普救寺,是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中崔鶯鶯和張生緣定三生的地方,也成了千千萬萬青年人追求愛情的聖經。「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也成了人們對追 求愛情的祝願和嚮往。

2、河津市

古稱耿。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遷都河津。.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為河津縣,因境內有黃河和禹門口而得名。

3、芮城

殷商時屬方國,稱「芮國」,故名。西周初分封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稱魏國,今縣城北有魏城遺址。

4、臨猗縣

系1954年由原臨晉、猗氏縣兩縣合併而成,各取縣名首字為今名。

5、新絳

舊稱絳州,辛亥革命後廢除州治改稱新絳。1912年(民國元年)5月,廢州改縣,取鹹與維新之義,又兼與鄰近的絳縣相區別,始改稱新絳縣,屬河東道。

6、稷山

春秋稱「稷」,屬晉。漢為河東郡聞喜縣地,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涼縣,相傳后稷曾於縣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穡,後稱此山為稷王山,遂於隋開皇十八年改高涼縣為稷山縣。

7、聞喜

原名左邑縣,因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經此地時,聽到官軍破南粵(今廣東)的喜訊,遂改縣為聞喜。北魏屬正平郡。隋初郡廢縣屬絳州,宋屬解州。歷代縣名未改。

8、夏縣

古時稱為安邑,因我國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號稱「華夏第一都」。夏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方向,中條山西麓。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古老而文明的黃土地曾孕育了無以數計的歷史名人。治水英雄大禹,疏渠通水,始定九州,大禹因治水有功而取得了帝位,封國號為夏,《史記夏本紀》稱「禹封國號為夏」,大禹又是黃帝的玄孫,承襲華族,國名為「華」,從此「華夏」稱中國,夏縣可謂是「華夏」的源頭;一代名相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為政治通史,治國安邦,警誡後世;黃帝元妃嫘祖植桑養蠶,始於夏縣西陰;一代忠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忠義可欽;東晉書法大師衛夫人(現在的蘇莊村),傳技授道王羲之;唐代威震邊關的名將薛嵩、諫官陽城,元朝教育家歸陽、明代詩人王翰等。都在這塊富庶的土地上,留下了讓人難以忘懷的光輝形象。

9、絳縣

絳縣歷史悠久,史稱古絳,是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在此建都,留下了車廂城、晉文公墓、晉獻公墓、晉靈公墓等諸多遺蹟。境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陰寺和國寶釋迦牟尼獨木雕像等人文景觀,沸泉龍巖洞、東華山省級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絳縣是堯文化和龍舞文化發祥地之一,唐堯故裡具有一定的開發價值。

絳縣春秋屬晉,周惠王八年(前669),晉獻公派大夫建都城聚(聚,縣城南5公裡南城村,名車廂城),將群公子全部殺光,始將此地命為絳,從此即定晉都於絳(《史記》稱「始城都絳」)。夏,獻公為使宮殿更廣大,命大司空修築絳城。

周簡王元年(前585),晉景公遷晉都於新田(今侯馬市一帶),命新田為絳,故成原晉都絳為故絳。

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韓、趙、魏滅晉,三分其地,晉亡。絳屬魏曲陽地。

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置絳縣,屬河東郡。

10、平陸

平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平陸縣在夏朝和周朝時,稱為虞國;西漢時,被稱為大(太)陽縣;唐朝天寶元年始稱平陸。這裡不僅賢人佳話稠,而且景秀物亦富。巢由之高風亮節,垂範千古,虞芮之質誠讓畔,師表百代。這裡是「按圖索驥」、「伯樂識馬」、「唇亡齒寒」、「中流砥柱」的誕生地。

周武王封虞仲為虞國,春秋時為晉大陽邑,以在大河(黃河之北)之陽,故名。漢置大陽縣,屬河東郡,晉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河北郡來治,大陽縣屬之。北周天和二年(567)改名河北縣,為河北郡治。隋開皇初郡廢,改屬河東郡。唐初屬蒲州,貞觀元年(627)改屬陝州,天寶元年(742)陝郡太守李齊物開三門以利漕運,得古刃,刃有篆文「平陸」二字,遂改名平陸縣,從此歷代縣名均不改。

11、垣曲縣

垣曲位於山西省境南端,北依太行,隔黃河與河南省澠池、新安縣相望。戰國時為魏國王垣邑。《史記·魏世家》: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 《秦本紀》:昭襄王「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均此。漢置垣縣,屬河東郡。因境內王屋山山垣環抱且地處黃河九曲之一而由宋朝時定名至今。

12、萬榮

萬榮縣1954年由萬泉、榮河兩縣合併而成。萬泉縣,始置於唐武德三年,元曾省入猗氏後復置。榮河縣,戰國為魏汾陰邑,西漢置汾縣屬河東郡,唐開元十年以得「寶鼎」之祥改稱寶鼎縣。宋大中祥福四年改為榮河縣。

萬榮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史書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記載。自軒轅黃帝在這裡「掃地為壇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後有8位皇帝24次在這裡祭祀。漢武帝8次巡幸河東,就7次到這裡祭祀,並留下了千古絕唱《秋風辭》。據說很多笑話出自萬榮,有中國笑城之稱。

附:

《秋風辭》 (漢武帝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