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最新關於杜甫傳讀書筆記

2023-10-09 12:15:04 2

  杜甫不僅體現著儒家的一些道德論理行為並豐富了內涵,並切實可行,他關心人民、民族、國家,堅守正義推已及人。

  杜甫傳讀書筆記一:

  從小到大,閱讀學習了不少杜甫的詩詞,曾以為他是個如李白一樣曠達灑脫的熱血文人,後來發現他也是憂國憂民的現實詩人。杜甫的詩稱為史詩,當之無愧,他的感情心志總是和國家危機、民生痛苦膠漆般地結合在一起。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

  杜甫從小就是一個好學之才,7歲時就已經開始吟誦詩歌,「讀書破萬卷」「群書萬卷常暗誦」是他當時刻苦學習、努力進取的真實寫照。就像一句話所說,成功的花朵開在有準備的土裡,這為他以後的創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從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至天寶四載(745年),杜甫進行了兩次長期的漫遊。過得是跋山涉水、高歌遊獵的浪漫生活。他先是由北方南下去遊吳越,後又向北遊齊趙。曾經先後和蘇源明、高適等人呼鷹逐獸,打獵取樂,登高懷古,飲酒賦詩。天寶三載,杜甫在洛陽與李白相遇。

  《飲酒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一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筳。

  杜甫與李白相遇相知相識相惜,二人暢談人生,相見恨晚。杜甫此時在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也窮困潦倒,所以看不到未來生活的出路,他在被李白豪邁灑脫的風度和才華橫溢的詩篇吸引的同時,也被他學到求仙的生活所感染。杜甫對李白的那種追求自由、狂放不羈精神的讚賞與敬佩溢於言表。

  35歲以前,是杜甫讀書和漫遊的時期,也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瀟灑的時期。

  二、困居長安時期

  讀書開始走向現實主義,是從困守長安開始的。

  杜甫出到長安,漫遊時代的浩方情緒還沒有消逝。但等到他和長安的現實接觸漸多,豪放的情緒也就逐漸收斂,這中間他對於過去自由的生活感到無限的依戀。所以他的長安前期的詩反映出一種矛盾的心情。但他知道他到長安,目的是求得一個官職,有所建樹,但都未成功。當時正值安史之亂的醞釀時期,當權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杜甫不僅不能實現他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而且開始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屈辱生活。杜甫曾經想到退隱,但他沒有迴避艱苦,還是堅決地走上積極入世的道路。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於是他比較廣泛地接觸勞動人民,仕途的失敗使他能客觀地認識統治階級的腐敗與墮落,個人的饑寒交迫使他更能體會到人民的疾苦。從而在中國詩史上留下了《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九首》等現實主義傑作。

  從35歲到44歲,十年困守的結果,使杜甫變成了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這才確定了杜甫此後的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的方向。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

  安史之亂最劇烈的時期,唐王朝從此以後由盛而衰,社會政治、經濟都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國家岌岌可危,人民災難深重,一片風雨飄搖的景象,而杜甫也親身經歷了錯綜複雜的變化:流亡、陷賊、在皇帝身邊任左拾遺、出貶華州、荒涼的洛陽道上、秦州幾句、入蜀的行程。

  因為他的屢遭貶斥,使他能夠多次獲得深入廣大貧困人民生活的機會,他看到了社會中的各種悲慘景象,他同情受苦的人民,他號召人們奮力徵戰以保衛國家民族的安全。他一方面同情人民,大力揭露兵役給社會造成的黑暗景象;但另一方面還是積極鼓勵廣大人民去參戰。於是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被後人簡稱為「三吏」「三別」。

  從45歲到48歲,是杜甫生活的陷賊與為官時期,在這一時期,杜甫的創作可以說是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時期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從肅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曆五年,杜甫離開了哀鴻遍野幹戈擾攘的中原,在成都西郊蓋了一所草堂,開始了「漂泊西南」的生活。

  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經常過著「生涯似眾人」的日子。但不論生活上怎樣苦,也不論漂泊到什麼地方,他總是在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在漂泊期間的十一年內,他寫了一千多首詩。

  但他並不曾忘記流亡失所、無處安身的人們,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名句,還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諸將》《秋興》等作品。

  杜甫年僅59歲,「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是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對祖國和人民最後的懷念。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杜甫傳讀書筆記二:

  ㈠

  中國文學之峰在詩歌,詩之峰在唐,唐詩之峰在杜甫。詩至老杜,高山仰止,又如百川歸海,浩浩湯湯,無際無涯。

  甫之後千有餘年,學之慕之者如過江之鯽。天下詩人,十有六七宗杜。

  ㈡

  甫系初唐詩人杜審言孫,幼年才大,而有奇志,詠鳳凰,書華章,以為天下名在手中。少時家貧,無以自給。二十歲始浪遊山水之間,入晉,涉吳越之地,遊齊魯梁宋,結交天下豪傑,如李,高,岑輩。眼界漸寬,胸次漸廣。

  ㈢

  老杜後半生,逢安史之亂,於是顛沛流離,轉輾諸州,依人度日。而以詩歌為生命,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地步。老而彌堅,諸體皆善,名篇迭出,五律七律尤獨步天下。

  ㈣

  杜生前幾無籍籍名,去李白,王維輩遠甚。至中唐始名聲大作。鼓吹最力者,為白居易與元稹。元在為杜甫的《墓志銘》,極稱其「言奪蘇李,氣吞曹劉,……,(白)去杜甫遠甚。」又於《敘詩寄樂天書》中云:「得杜甫詩數百首,愛其浩蕩津涯,處處臻到,始病沈宋之不存寄興,而訝子昂之未暇旁備矣。」自此起李杜優劣之爭,雖千年不少衰。

  近人木心,在《瓊美卡隨想錄》中,論甫則曰: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詩》會不會有塌下來的樣子。木心於國內名不甚著,然其眼高於頂,目下無塵,品評人物不可小覷。

  ㈤

  愛及白者,謂其天才放恣,水落花開,雲舒雲卷,大江無風,舟行無礙。《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諸篇,雖匹夫匹婦,亦知此為天生好言語。

  愛甫者,謂其拳拳之心,可昭日月;筆力之強,力透於紙。然不學者難入其殿堂。

  要言之,特少年入世,激昂欲有為於世者;讀書偏少,不解世事艱難者;雄才放闊,放蕩不羈,視天下如在掌中者,皆喜白。漸入中年,諸事糾結者;逢道難越,哀愁困苦者;學力漸深,所涉益廣者,宗杜者多。明王世禎著《藝苑卮言》中說:十首以前,少陵較難入;百首以後,青蓮較易厭。豈此意乎。

  然,甫白者,兩峰並峙,二水分流。欲辨其高下者,亦妄哉!

  杜甫傳讀書筆記三:

  杜甫精神照亮後代,寬容和同情拯救這個世界,西方美國一位現代詩人雷克斯羅斯他認為孕育杜甫這樣一種文化比孕育《荷馬史詩》希臘文化文化更為偉大,河詩缺乏這種精神。

  郭沫若評價杜甫「嗜酒如命」,李白和杜甫都喜歡喝酒,可能是誤解。但杜甫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改變核心的最基本的對儒學的那種依戀、那種理解、對儒學精神的那種實踐從沒有拋棄過,一直到最後,從四川到洞庭湖到生命最後關頭仍稱自己為「天地一腐儒」堅持自己的操守,始終如一的信念。

  詩聖的稱號提出是明人王嗣?在他的〈杜臆〉首次提出來,但觀念是宋人提出來,集詩歌的大成。孟子對孔子集大成。宋理學家對歷史、對人評價首先是道德判斷,然後再是審美判斷是第二位。杜甫都具備,最核心是道德判斷。

  「詩成吟詠轉悽涼「。杜甫首先是一位詩人。把生命都融化進去的態度。不象某些人在某些階段或其它,而杜甫整個一生都在寫詩。把寫詩當作一生的事業在追求,對詩歌千錘百鍊、孜孜追求。要獲成功,必須全身心去做,融入進去,杜甫即是這樣一個人,寫詩是一個最重要最崇高的事業。當代詩人」艾青「稱詩歌為」文學中的文學「,是最具文學本質最具文學功能的最集中的。「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對朋友李白的評價。也是對他自己的評價。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