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號的由來(除號是怎麼來的呢)
2023-10-09 19:19:12 2
除號的由來?除號,是個數學符號,是一個由一根短橫線和橫線兩側的兩點構成的符號,其主要用來表示數學中的除法運算除號可運用到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多領域現今之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至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沿用至今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deArteCombinatoria)內首以冒號「:」表示除,後亦漸通用,至今仍採用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除號的由來?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除號的由來
除號,是個數學符號,是一個由一根短橫線和橫線兩側的兩點構成的符號,其主要用來表示數學中的除法運算。除號可運用到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多領域。現今之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至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沿用至今。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deArteCombinatoria)內首以冒號「:」表示除,後亦漸通用,至今仍採用。
1544年,德國數學家施蒂費爾於其出版的《整數算術》(ArithmeticaIntegra)中以一個或一對括號作除號(Signfordivision),如以8)24或8)24(表示24÷8;奧特雷德則以a)b(c來表示b÷a=c;J.馬洪(1701年)則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施蒂費爾又改以大寫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後,斯蒂文亦採用了這符號,而戈裡馬德(1751年)則以反寫字母表示除,如12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亞於1790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以平放的小寫字母表示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