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辯論隊口號(武大辯論隊又上熱搜)
2023-10-14 15:12:20 2
「武大第三交通委隊」
「反駁不分層教練兩行淚隊」
「劉培強中校請回到休眠倉隊」
……
你以為《流浪地球2》要上映了嗎?
其實是
武漢大學辯論隊又火了
2月26日
武漢大學辯論隊官方微博
發布了參加武大新生辯論賽的隊伍名單
名單一出
迅速引爆網絡
也讓武大辯論隊「喜提」 微博熱搜
看看這些奇葩隊名
你最想了解哪一個呢?
然而
奇葩辯論隊名背後
「不正經」只是表象
實際上中國青年報在2016年3月就對此事進行過報導
這些奇葩隊名
引起了外界的圍觀和議論
有人覺得好玩兒
體現了這一代大學生的個性
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
認為這些隊名太不正經
對比賽不夠尊重
面對批評和質疑
讓我們也來聽聽武大學生的聲音
武大的一些學生表示
質疑的聲音不僅是少見多怪
還給他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不少困擾
武大辯論隊:
不要因隊名誤解95後
剛上大一的趙丹婷(化名)到現在也想不通,為什麼給自己的辯論隊起一個名字都能引來扔炸彈般的網絡效應。
趙丹婷是武漢大學新生辯論隊「一支水隊」成員,當時起這個名字,是團隊的成員覺得自己的隊伍實力不夠強。「因為比較水,所以取名『一支水隊』。」她表示,這就是一種自我調侃的心態。
「如果老是用特別傳統的隊名,沒什麼意思。起一個有趣的隊名也是我們在比賽期間給自己添的一點佐料吧」。趙丹婷表示,這樣的名字可以緩和比賽時候的緊張感。
在眾多「奇葩隊名」中,趙丹婷和她的隊友甚至覺得自己的隊名太普通了,學長學姐們有些失望。「他們說跟其他學院相比,我們的名字是那麼的平淡無趣,錯過了一個走紅的機會。」趙丹婷笑道。
面對洶湧而來的輿論批評
這些95後大學生十分不解
他們一方面不能理解
為什麼自己覺得很正常的行為
會被別人看作「奇葩」
一方面認為
一些媒體和自媒體
對此進行惡意炒作
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大三學生蔣鵬(化名)是武大一支新生辯論隊的隊長,「每年的校新生賽都會有一些奇葩的隊名,大家覺得辯論那麼辛苦,起個無傷大雅的名字娛樂一下也挺好。當時真的沒有想到會引起這麼大關注」。
蔣鵬反覆強調,「奇葩」是外界扣的帽子,同學們並沒有惡意,老師也不會過多限制學生。「學校一直對學生是很寬容的,但是我感覺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只希望不要再擴散影響了」。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很多辯論隊的學生都對此事抱著輕鬆的態度,在這些95後看來,將正經事「娛樂化」並不代表輕蔑,在這個網絡化、娛樂化的環境中,學生和老師都在適應新的風格。武大的一位研究生表示,自己大一時參加辯論賽,各院系隊名已經很有特色了,不乏很前衛的。時隔五六年,95後的學弟學妹們顯然比他們思維更活躍、更開放。
對此,武漢大學輔導員金震明(化名)表示,95後學生思維活躍、想追求輕鬆,起一些比較奇葩的隊名其實沒什麼,老師們都理解。
「奇葩」的背後是正經
在武大辯論隊奇葩隊名走紅網絡後
不少人猛然發現
隨著95後佔領大學校園
大學生活已經不再那麼
「傳統」和「正經」了
對此,西南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張雅婕表示,在她的生活和學習中,娛樂化是普遍現象。
「我們經常會作課堂報告,如果只是一本正經地陳述自己的PPT和大段晦澀難懂的理論,很少會有同學能聽下來。所以,我們在報告時就會抖個包袱、加個段子。」張雅婕說,「我們聽老師講課也不太喜歡聽純理論的課程,還是希望中間能穿插一點笑料。」
在張雅婕眼裡,武大辯論隊的那些隊名算不得「奇葩」。「上學期,在課上模擬一個新聞發布會,我們組在模擬記者提問時,也對自己的名字進行演繹,這種搞笑的做法反而讓我們印象深刻」。
課堂外,學校社團因為自由度高,是95後大學生「釋放天性」的樂土,也就成為「奇葩」聚集的聖地。據媒體報導,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奇葩社團,如清華大學的單身協會、北京大學的起床協會、同濟大學的奇葩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霸抱團社等。
對於日漸娛樂化的校園生活,不少同學和老師認為不能只關注表面上的「不正經」,反而應該看到,95後越來越有勇氣和條件表達自我,是一件好事。
首都師範大學燕都學院大二學生羅英華表示,「娛樂化的確是95後的特徵,我們熱心網絡,追逐段子,這些娛樂化的東西背後也有我們認真對待生活的部分,只是正常的部分似乎大家都不太願意關注。因此請公正一些,客觀一點,寬容一點,真正關注一下95後正在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吧。」
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輔導員毛佳鵬接觸了眾多95後,他認為,95後大學生種種娛樂化行為的背後,是他們對於這個時代的自信。
「以武大這件事為例,武大在辯論方面的水平是一流的,相比之下,隊名已經成了最無關痛癢的事。隨意的隊名透露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對內在實力的自信,這是當代年輕人慣用的方式。其言下之意是,不用『高大上』的名字,我們依然可以有最優秀的表現,來看我們的表演就好。」毛佳鵬說。
毛佳鵬認為,伴隨著網絡成長起來的95後,不僅能從網絡世界中獲得知識,還能在網絡世界中創造自己的話語體系,甚至影響到了老一輩人。因此,這一代大學生的自信心、自主意識、創造力都是十分突出的。
因此,種種的調侃和「奇葩」事並不能代表95後沒有能力、沒有專業知識,這恰恰是他們自信的一種體現。校園裡很多對學生有益的活動都披上了「不正經」的外衣,不僅體現了95後的創造力,也體現了他們成長在網絡環境的時代背景。
不過,對於95後毛佳鵬也有擔憂。「現在這些大學生有些方面大大強於以前的同齡人,但也更加浮躁和以自我為中心。學校中自我滿足的『平庸者』也更多了,他們的自信讓他們缺乏虛心學習的動力,只要能夠靠聰明應付過去的事情,也就不願意更多地用心去學、去做」。
如今
95後當道的大學校園裡
也迎來了一批00後
對於他們而言
「不正經」
只是他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方式
校園的包容
老師的理解
給予了他們釋放「天性」的機會
他們希望
人們能夠看到
他們「奇葩」行為背後
嚴謹的態度
專業的能力
對於這件事
您有什麼看法嗎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作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葉雨婷 陳馨瑤
來源 | 綜自中國青年報 (2016-03-28 09版)
編輯 | 徐司羿
在後臺回復 國考 四六級 等關鍵詞
可獲得成績查詢等相關傳送門哦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
考研機構亂像
往屆生考研
95後追星新姿勢
我拉黑了幾個讓我去參加婚禮的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