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胡誕地」

2023-10-14 01:33:54

  供奉在永康方巖、曾被偉人毛澤東讚譽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官"的北宋名臣胡則——胡公大帝( 縉雲民間稱他為"胡相公",下文都稱"胡相公") 誕生在縉雲縣的靖嶽胡塔地,他原來還是我們縉雲人,大家相信嗎?不妨聽我說說這個故事吧。

  一

  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仙都,有一座巍峨屹立的大山叫馬鞍山,在馬鞍山北的好溪邊上,有一座形狀酷似烏龜的小山,故人們叫它龜山。這龜山的西北面,山體巖塔凹進,一窪半月形清水環繞,名為巖湖,也叫月湖 ( 約在 1990年前後,龜山西北角巖石被人炸塌,巖湖被填埋,實在可惜、可恨) .這龜山附近地面就是人們為了紀念胡相公出生在這裡而尊起的地名——"胡誕地",後來因為縉雲方言的諧音訛傳,才變為今天人們所叫的"胡塔地".

  相傳胡相公父親胡承師是本縣溶江鄉的巖坑村人,母親應氏從永康縣嫁入。應氏懷孕不久,其夫承師大病一場,不幸身故。致使應氏孤苦零丁,家境貧寒,衣食不足。臨產前欲沿途行乞,回永康娘家做產。一路風餐露宿,至八月十二日下午,途經仙人薈萃的仙都山時,應氏頓覺腹中胎兒踢動,腹中隱隱作痛,他堅持前行……最後實感體力不支,見前面村口有一座破廟,急忙進去稍事休息,不覺睡著。待到醒來,已是第二天清晨,應氏隨即起身,挺著個大肚子,忍著饑渴,慢慢地翻過截脈嶺,來到龜山邊,見湖水清澈,捧起湖水洗了把臉,然後坐在巖湖邊歇腳。這一坐不要緊,突然襲來一陣穿腸剜肚的劇烈疼痛,伴隨"哎喲!哎喲!……"的悽厲呻吟,應氏在淌滿血水的湖邊全力掙扎,終於生下一個小孩。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荒野,應氏只得用盡最後的力氣,用自己的牙齒咬斷臍帶,將小孩放入巖湖洗身。說來奇怪,整個巖湖的湖水一下子洗成了鮮紅顏色,而且後來每年的八月十三日這一天,巖湖中的水就會變成紅色的呢。應氏洗好孩子,用所帶的破包裹布將孩子包好,再也沒有一絲力氣了,於是緊挨孩子,朦朦朧朧,躬縮在路邊。不知過了多久,有一小孩趕著一隻大黃牛,從山上放牛回家,路過此地,見應氏母子如此窘樣,還見湖中一池紅水,連忙前去,問明原委後,立即將應氏母子輕輕扶上牛背,帶回家中。這個牧童的家就在離巖湖、過好溪不到兩裡地的靖嶽村。牧童家中雖不富有,但全家仁慈,樂善好施,遂高高興興地將應氏母子安頓在家中好生招待。不知不覺已到滿月,牧童全家與應氏母子歡歡樂樂喝起"滿月酒".應氏千恩萬謝,酒過三尋,應氏提出要回娘家。牧童父母早已知道她思母心切,料也留她不住,只得給她母子選擇吉日,備足乾糧、衣物,依依不捨地送她們母子上路……光陰似箭,一晃過了二十多年後的一天,兩頂官轎,幾個隨僕來到靖嶽,走進牧童家中……原來這官轎中坐的就是當年的應氏及其兒子胡則呢。這時胡則已經中了進士當了大官,他們是向牧童一家謝恩而來的。靖嶽村裡的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官,況且他出生在這塊地面,特別是聞知他為官清正,又曾奏免當地身丁錢糧,為民排憂解難,所以眾議紛紛,欲在龜山旁邊建起胡相公大殿,永遠祭祀。胡相公知道此事後,堅拒不準,後來靖嶽村的人們只得在龜山附近的山邊選了一個地點,建起一座至 今尚存的 小廟,取名為"胡相公殿",同時把龜山巖湖一帶取名為"胡誕地",以示永久紀念。

  二

  無獨有偶的是胡相公出生在"胡誕地"一說不僅流傳於縉雲,而且廣泛流傳於永康各地,並屢屢寫進研究方巖及胡則的相關資料之中。例如永康民間婦孺背誦的《胡公經》,開篇就說:"南無佛說《胡公經》,胡公出生在縉雲。胡公分身胡塔地,父母雙雙上天庭。"(

  據永康學者胡國均"胡公大帝信仰與方巖廟會"——天馬圖書有限公司出版《方巖籤詩解說》 )。

  另外《方巖民間故事》也收集了一個與上述縉雲各地傳說極其相似的故事。故事說,宋初建隆四年八月十三日,胡則母親應氏從縉雲巖坑出發,途徑鼎湖峰時,仙氣衝動胎氣,至靖嶽胡塔地,肚子疼痛,小孩"呱呱"墜地,應氏自己咬斷臍帶,抱小孩至巖湖中洗身,三洗兩洗,塘水變成紅湯,而且把小孩的臉也洗紅了,這個小孩就是胡則。據說這個巖湖小塘,至今還是半口水紅、半口水清呢 ?

  另據溶江鄉巖坑村《胡氏宗譜》有明確記載:胡則父名承師,娶妻應氏( 永康胡庫《胡氏宗譜》對胡則父母姓名的記載也相同 )為永康人。應氏懷孕將生,於八月十三日一早前往永康娘家做產。"不意行至靖嶽胡塔地時,遂誕生一子,就洗兩頭塘,抱至母家養育",此兒即胡則。

  與胡則同朝為官的北宋名臣範仲淹,與胡則私交甚深,在胡則辭世後曾為之寫了《墓志銘》。據縉雲巖坑《胡氏宗譜》收錄的《墓志銘》題為:《正奉大夫上柱國開國公欽賜紫金魚袋贈吏部尚書前兵部左侍郎致仕胡正惠公墓志銘》,並寫道:"公諱則,字子正,諡正惠,栝之縉雲人也。"而《永康縣誌》收錄的《墓志銘》題為《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銘》,並載明"……,婺之永康人也。"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反正,縉雲人民相信胡相公的根在縉雲,生在靖嶽"胡誕地".不過他自幼在永康長大,後又以永康學子之名考中進士,所以聲名赫赫都說胡則——胡相公是永康人。為此在縉雲的靖嶽一帶還流傳著一句"木樨花遠處香,胡相公顯外洋"的民諺呢。可儘管"胡相公顯了外洋",縉雲一帶的村民卻始終沒有忘記胡相公是縉雲人民的鄉裡鄉親,靖嶽附近各村的男女老幼至今保留著逢年過節到"胡誕地"的胡相公殿祭祀和每年入秋後步行上方巖朝拜胡相公的傳統。

  後記: 本故事作者的老家就在東方鎮靖嶽村,自幼常在胡塔地一帶玩耍或勞動。蔥鬱的龜山,清澈的巖湖,以及優美的胡相公誕生傳說耳聞目睹,歷歷在心,遂寫此文以存。

同类文章

救賊

明洪武年間,天方縣新任縣令叫王存寶,30多歲,眼小面黃。他上任沒多久,就制服了賊夫妻劉勝、張菊香,還剿滅了為害多年的山匪。   說起劉勝、張菊香,可謂賊名響亮,近兩年,他倆明裡賣豆腐,順手摸金子,得手後兔子似的跑回家。那金子只要進了他家門,就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來了,就像化了一樣。   這天

七竅塞

  亂世藏金,盛世藏玉。時逢康乾盛世,「廣軒閣」少東家邵倉當然懂得這個老理兒。這天清晨,邵倉帶上家丁牛二,又到偏遠鄉村尋寶去了。   山路難走,日頭又毒,沒走上兩個時辰,主僕二人已累得滿身臭汗。就在嗓子眼兒噌噌躥火的當兒,牛二突然撒丫子開跑:「少東家,快看,村口有水井!」   抬眼望去,不

血色軍號聲

 我二爺華青施18歲時,是國民黨第9軍的司號兵,軍長是杜聿明中將。   當時,每個連都有一個號兵。軍號有「嗒當嘀利」四個音符,經過排列組合,編出不同號譜。平時,官兵聽號聲起床、出操、開飯、熄燈;打起仗來,集合、散開、衝鋒、撤退,號令如山,連戰馬聽見隱蔽號都應聲臥地。   那年,第9軍被編入

熊膽

 這天,迦路瓦山下的藏族村落裡來了一個漢人,他在村頭一株大樹上貼了一張告示,用藏語寫著:「誠徵勇士捕獵活熊,每頭1000元。」   告示迅速吸引了全村老少。雖然迦路瓦山上有大量黑熊,但它們性情暴戾,體形龐大,捕獵起來非常困難。現在這個漢人竟要求捕活熊,就更加危險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活。

倒錯的穿

劉凱買了一張由寧波去上海的船票,開船時間是晚上七點。劉凱沒排隊就提前上了船。呵呵,因為輪船碼頭的值班經理是他的老同學。   大約半小時後,其他乘客才陸續上了船。   劉凱住二等艙,房內有三張床鋪。他的兩位室友,一個是矮矮胖胖的上海老太,另一個是長相帥氣的山東小夥。   為了消磨時間,劉凱決

隔行隔山

 京城有個瓷器店,店老闆叫宋士河,憑著他獨特的經營之道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這一年,愛熱鬧的乾隆皇帝在皇宮裡開闢出商業一條街,這條街上酒肆茶樓應有盡有,和一般的商業街毫無二致,唯一不同的便是所有的店鋪經營者都是宮裡的太監宮女,顧客自然是乾隆和宮裡大小嬪妃與皇宮貴胄。   皇宮商業街經營

神秘的竊賊

 這天,綠蔭城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富豪馬練的報案,說他全家外出旅遊回來,發現家中被盜,凡是沒有放到保險柜裡的貴重物品都被偷走了。   刑警大隊長梁鴻帶領警察趕到現場察看,發現馬家的防盜門、防護欄、報警系統等絲毫無損,家中也沒有留下任何偷盜者的指紋。   馬練沮喪地說:「我放在抽屜裡的幾萬塊錢

清妃陵飄出古裝人

 沉睡地下200多年的逸妃陵在河北某地被發現,但挖掘的時候卻怪事連發。先是工棚裡半夜鬧鬼,後是挖掘的工人失蹤,最後又全部離奇死亡,致使挖掘工作無法進行,只能暫時停了下來。   省公安廳成立了「逸妃陵專案組」,刑偵處處長劉剛親自出馬,帶領周揚和郭力趕往案發現場。   在離妃子陵一公裡的地方,

燒包袱

 馬上就到鬼節了,按老北京民間的習俗,七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燒包袱。其實就是把燒紙、銀錠什麼的裝進紙糊的包袱裡,上面寫上三代祖上的名字,然後由晚輩進行焚化。包袱年年燒,可今年燒包袱卻鬧出了大風波,因為天香閣的妓女英蓮也要燒包袱。   英蓮是天香閣的頭牌,不僅模樣可人,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

惡匪剋星

 早年,癩頭山下有個田家村,村裡除了老李頭一家,其他都是田姓。   村外的大路邊有片瓜田,這天,老李頭起了個大早,扛著钁頭剛到瓜田,就見一胖一瘦兩個過路的漢子正在瓜田裡摘瓜。他們摘一個,用拳頭砸開,啃兩口就丟在一旁,半爿地都被糟蹋了。   老李頭不樂意了:「我說你們兩個後生,走路口渴了,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