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是怎麼來的(六一兒童節的由來)
2023-10-13 23:11:00 2
六一兒童節的全稱是國際六一兒童節,它的建立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和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現在它代表著歡樂,幸福 ,但它的建立並沒有這麼美好甚至有點殘酷,冷血。
兒童節可追溯的最早起源是192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兒童幸福國際大會』,大會首次提出設立兒童節的倡議,中國代表將這一建議帶回國內,1931年3月,中華慈幼會提出中國應設立兒童節,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隨之確定4月4日為兒童節,四月萬物生長,生機勃勃,四月四日又與『三三』(古稱上巳節,又稱『春浴日』),『七七』(七夕),『九九』(重陽)等傳統節日交相輝映。英國的兒童節在7月14日,美國在5月1日,日本的分為5月5日的男兒童節和3月3日的女兒童節。
在1942年發生的利迪策慘案加速促進了六一國際兒童節的形成。在1942年6月10日,遊擊隊員刺殺掌管捷克地區的納粹黨衛軍上將『十三太保』萊茵哈特海德裡希後,收到利迪策村民的掩護,納粹德國為了實施報復,焚燒了利迪策村所有房屋,屠殺了全村年齡在15歲以上的173名男性,184名婦女和105名兒童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其中的88名兒童在集中營被毒殺,只有17名嬰兒被送到德國家庭才得以倖存。德國在製造利迪策慘案後,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大肆宣揚,全世界人民為此憤慨,許多地方和孩子都被命名為利迪策,以此來反抗納粹的暴行。在1949年,蘇聯在莫斯科召開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執委會會議,為悼念在利迪策村及全世界在反法西斯侵略戰爭中犧牲的兒童並保持兒童權利,把每年六月一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2月23日宣布『六一』代替『四四』,並放假一天。在1986年,聯合國成立世界兒童日。在1990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我國作為制定國和參約國之一,同年,我國還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998年,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為了聲援體罰受害者,呼籲全社會重視兒童權利在4月30日成立了國際不打小孩日,也稱『無巴掌日』,『國際反體罰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