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三潮汕風俗烙粿拜灶神(潮汕習俗打油火)
2023-10-14 13:07:41 1
新屋建成後,進宅前天或前幾天便進行打油火(按擇定吉日時辰)。
打油火其實是謝土神的一種方式。對於謝土神,釋、道兩派均有專門從事這項職業的術士和術法。道教稱「師公」,佛教稱「師傅」。
打油火必須請師公主持,物品由師公開單給主人備辦。
打油火中有一環節值得提起的就是:師公一邊拿著裝有滾佛豆油的小鼎,一邊把酒含在嘴裡朝油鼎噴霧。這時,便有一股濃烈火煙沖天而上。每間房子及大廳、天井、門樓都要噴霧。
打油火的未道工序是「出火」。出火時,主人家敲鑼打鼓,跟著師公,把未用完的滾油送到溪邊倒掉。
這些細節,從環境保護方面來說,確實起了一定的作用。因為新建房屋難免有泥土味、貝灰味、溼氣等,在裝修中瓷磚、油漆、石料等含有放射性物質及有害氣體,這些氣味和物質經過火焰的燻蒸,大部分已蒸發,進住新宅後便能相安無事。
就科學角度看,師公打油火時,通過噴火燻蒸,消除了新建房屋中可能存在的瘴氣,這應是師公能驅邪保平安的真諦。
曾有一個圖省事者,房屋建成後,不請師公,自己用竹蔗殼(甘蔗葉)捆縛在竹槌上,點上火,在整坐厝內揮動打轉,然後進宅居住,進宅後平安大吉。這說明作用與打油火。
潮陽民間「落三姑「。先由婦女或女童,閉目盤坐於廳堂中,面前置竹籃或畚萁,插上馨香,有人手扶籃、萁。然後由主事二人在午覺或暗巷或廁間,作對答詞,說:「請大姑」。答「大姑不在家」說:「請二姑」。答「二姑在守家」。說:「請三姑」答:「三姑跟你去。」
接下來眾人齊聲朗唱「請神歌」:「爐底燒香爐底燻,爐底燒香爐荒同身,晃來同身會說話,呵咯(表揚的意思)啊姑是賢人。」 反覆朗唱,直至盤坐的婦女身子漸漸不由自主的抖動起來,這就是神已降臨的徵兆,不久這婦女雙手有節奏的拍著雙腿,口中念念有詞,眾人便開始問話,「三姑」便解答。
問話內容有些是查詢已逝的祖先或親人靈魂前來對話,甚至演出涕哭悲淚的情節。「落三姑」結束時,眾人還要齊唱「退神曲」,使「落三姑」的婦女甦醒,恢復常態,回家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