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經濟四百年(澳門的發展由來)
2023-10-17 05:53:58 1
澳門,國人都知道它與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在珠江口的西岸,廣東珠海市以南,是一座面積僅有32.8平方千米,2019年8月總人口67.2萬人的海陸島嶼城市。
澳門的祖先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那麼,澳門在歷史上又是怎麼形成而來的呢?
中國澳門的形成發展的歷史背景澳門出土的遠古彩陶
早在遠古的新石器時代,經過中國的考古學家們的發掘,它們認為中國的當時的祖先就在澳門留下了生活的足跡。
如上世紀在澳門路環島沙土裡發現的玉器和彩陶就是5000多年前的先民使用的古董,以及在後來春秋戰國時期出土的澳門出土的罐,也是遠古的陶器品。
在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滅戰國6國,開始向南發展並統一中國後,當時澳門所在的百越地成為秦朝的南海郡的屬地,澳門在歷史上也正式的屬於中國了。
澳門在1553年歐洲的葡萄牙人來了以後才這麼說的,在遠古時代可不是這麼叫的,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個說法。
根據我的了解,澳門在古代有濠鏡或濠鏡澳的說法,也是因為澳門當時方圓東西10裡以內而且臨海,故可以海運泊船,可稱為「澳」。
前面說到葡萄牙人在16世紀中葉在明朝廣東地方政府取得了澳門的居住權,也由於葡萄牙人是在當時叫媽閣廟進入澳門的,所以澳門現在的名稱就是Macau(葡萄牙說法)或Macao(大陸說法)。
澳門現在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社會發展水平很高澳門帶有中西文化,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在1950年到回來之前的葡萄牙人主政時期,澳門就有比較高的社會發展水平,1999年GDP產值達64.91億美元,按照當時的經濟數據,算作人均的話有大約1.55萬美元左右,雖然不如亞洲的日本、北美的美國和西歐諸國,可也是一個不錯的水平了。
21世紀的2004年是澳門經濟發展的一個高潮,GDP來到105.86億美元,突破百億美元大關,人均GDP數據達到2.24萬美元。
現在,澳門依託國際自由港的地位優勢,形成了以第二、三產業(第三產業佔全市經濟比重高達90%以上)為主的輕工業的紡織(製衣、玩具、電子)業、旅遊服務業、博彩業、金融業、保險業及房地產業。
2018年世界人均GDP前25名
時間來到2018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545.45億美元,人均GDP達8.23萬美元,僅次於盧森堡和瑞士2個歐洲小國,超過亞洲的新加坡的6.4萬美元和美國的6.24萬美元,也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
與此同時,亞洲發達的日本的人均GDP可以說是停滯不前,2018年為3.93萬美元排全球第26位。
澳門發展到現在,特別是回歸祖國後,社會發展水平極快,也造就了澳門的人類發展指數很高,預期壽命、教育水平、生活質量這3項數據在2018年綜合達到0.909的段位,在它前面的是挪威和澳大利亞的0.953、0.939。
澳門現在的定位是建設世界的旅遊休閒中心、世界3大賭城和國際的外貿城市,有理由相信澳門的未來會穩定向前發展。
圖文 / 賀千城
【延伸閱讀】
廣州2020年新開一座現代化的白雲火車站,成5大主要鐵路樞紐
"雙十一"是怎麼來的,它對國人企業和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下沉市場是什麼,普通電商公司、阿里天貓京東拼多多都在此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