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名妓李香君
2023-10-16 11:21:44 5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秦淮河依然在流,在傳說裡流,在現實裡流,惹得多年後的讀者也會在慵倦的氛圍中重溫一小段飽經煙燻火燎的金陵春夢。
媚香樓裡的紅姑娘
秦淮河邊,有一座李香君的故居,叫媚香樓。李香君是媚香樓裡的紅姑娘。
李香君(1624-1653),又名李香,號「香扇墜」,原姓吳,蘇州人。李香君八歲的時候,隨養母李貞麗改吳姓為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她歌喉圓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
李香君身邊時時帶著一把絹扇,扇面是潔白的素絹,上面繪著一幅色彩濃豔的桃花圖,故稱之為「桃花扇」。
媚香樓的主人是李大娘。最給媚香樓撐臉面的就是李香君了。李香君身材嬌小玲瓏,眉眼兒俏麗生輝,小嘴唇微微上翹,顯出幾分俏皮,整個一個可人兒的模樣。因她嬌小而香豔,名字裡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
詩畫傳情
李香君第一次見到侯方域並一見傾心時,李君才十六虛歲。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祖父侯執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親侯恂做過戶部尚書,都是剛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隨家鄉名士倪元路學習詩書,敏慧多才,長進極快,崇禎十六年,二十二歲的侯方域前來南京參加禮部會試。自恃才學俊秀,年少氣盛的侯方域並不把應試當成一回事兒,來到燈紅酒綠、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這天,經友人楊龍友的介紹,他慕名來到媚香樓,一睹「香扇墜」李香君的風採。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間,只見室內書畫古玩陳設有致,別有一番清新氣息,與一般青樓迥異。李香君嬌笑盈盈地請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詩婢送來清茶果品,此時候方域又被正面牆上掛著的一幅大型橫幅吸引住了,這是一幅「寒江曉泛圖」,寒雪瀰漫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蕩於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淡泊的意境,畫上還題有一首詩:
瑟瑟西風淨遠天,
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煙波叟,
日出呼兒泛釣船。
畫上沒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問道:「此畫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見他對畫如此關注,略帶羞澀地說:「是小女子塗鴉之作,不足為道。」「是你所作?」侯方域簡直不敢相信,這麼一個嬌小稚嫩的青樓女子,竟然做出這般神韻的詩畫,真令人刮目相看。從這幅畫開始,兩人越談越投機,彼此引為知己。臨走前,侯方域索要了詩筆,作詩一首,送給李香君作為禮物,詩云:
綽約小天仙,
生來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
瑤池一枝蓮。
晚院香留客,
春宵月伴眠:
臨行嬌無語,
阿母在旁邊。
欣賞傾慕的情懷已在詩中表露出來,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蕙質蘭心的青樓玉女,接連幾次交往之後,便雙雙墜入了愛河之中,纏綿難分。
重金資助
按當時的風尚,如果哪位客人鍾情於一個妓女,只要出資舉辦一個隆重的儀式,再給妓院一筆重金,這個妓女就可以專門為這一位客人服務了,這套手續稱為「梳攏」。梳攏所需資金,因梳攏對象名位高低而不同,像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流雅士,宴會的級別自然要高,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才不至於失面子。如今侯方域是出來趕考的,身邊當然沒帶太多的銀子,有心想梳攏李香君,卻又無能為力。
正在他犯難之時,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當時他一心急著辦事,並沒仔細考慮楊龍友為何送錢給他,只說日後一定還他。有了資本,梳攏儀式很順利地辦了下來,當夜侯方域將一柄上等的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送給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肩上繫著侯家祖傳的琥珀扇墜。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摯意,從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樓中。
一日,侯方域偶然想起楊龍友家中並不富裕,哪裡來得那一筆重金資助自己呢?他與李香君說起此事,香君也覺得事出蹊蹺,便讓侯方域問個明白。經過一番追問,終於弄清了緣由,原來那筆錢並不是楊龍友拿出來的,而是通過楊龍友贈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阮大鋮是何等人物?他為什麼要送錢給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阮大鋮是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多年在朝中為官,此人陰險詭詐,與宦官魏忠賢狼狽為奸。攪得朝中烏煙瘴氣,明思宗崇禎元年誅殺了宦官魏忠賢,阮大鋮作為逆賊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閒居。失位的阮大鋮並不甘心就此埋沒,他在南京廣交江湖人士,暗中謀劃,準備伺機東山再起。江南義土陳貞慧、吳應箕等人察覺了阮大鋮的不軌之心,對他的陰謀進行了揭露。阮大鋮既惱怒又害怕,無奈此時手中無權,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好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只與馬士英暗中往來。
侯方域與陳貞慧、吳應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結下了莫逆之交,阮大鋮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錢用,馬上打通關節,設法讓楊龍友把錢送給了侯方域,為防止他拒絕,開始還讓楊龍友暫瞞實情。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拉攏侯方域而緩和與陳貞慧等人的關係,使他們不與自己作對,自己則好為所欲為。
變賣首飾
侯方域了解真相後十分氣憤,他素來痛恨阮大鋮的人品和姦行,曾為陳貞慧等人的口誅筆伐拍手稱快,如今不知不覺中竟用了阮大鋮的錢,怎不讓他噁心難忍呢!他決意立即把錢退還阮大鋮,以斷絕奸人的不良用心,可李香君一時間到哪裡去籌這筆錢呢?李香君很快察覺了他的心事,就變賣了幾件心愛的首飾,又從姐妹們那裡借了些錢,總算湊夠了數,交給侯郎。侯方域被香君的知情明理深深打動了,他緊擁著她嬌小的身軀,感激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那些錢又經楊龍友之手退給了阮大鋮,阮大鋮見狀,大感臉面丟盡,咬牙切齒地自語道:「老夫有意與他們攀交,這些小子們竟如此氣傲,看老夫將來有朝一日,一定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安慰情郎
時局果然就發生了變化,李白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殉國,福王朱由崧在一幫舊臣擁護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馬士英成了執政大臣,隨即啟用阮大鋮為兵部侍郎,繼而又升為兵部尚書。
大權重握,阮大鉞得意之極,馬上著手清除異己,陳貞慧、吳應箕等轉眼被捕下獄。侯方域得知消息,知道黑手很快就會伸向自己。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樓中昏暗的燭光映照著兩個難捨難分的人兒,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侯方域幾次想挪動腳步可都又停下來,懷裡緊緊抱著李香君,眼中滿是悽切。他嘆了一口氣,說:「人生難得一知己,天下傷心是別離!」
李香君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安慰情郎道:「有別離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悅,好男兒志在四方,豈可在媚香樓中消磨了豪情壯志。況且人生離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裡,只要你我永結同心,雖然遠隔千山萬水,照樣可以魂來夢往!」
李香君的一番話給了侯方域一份堅毅、一分力量,他終於揮淚離開了南京城,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師揚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在揚州加緊操練兵馬,準備抵擋清軍的南下。侯方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邊做文書工作。他與南京的李香君頻頻書信往來,傾訴相思,暢談抱負,彼此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以死拒婚
自侯郎去後,李香君徵得李大娘的同意,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天天凝視著那把定情的絹扇。一心等候公子歸來,有許多獵奇好豔的達官顯貴偏偏不肯死心,紛紛上門打她的主意,無奈此女吃了秤砣鐵了心。李香君以堅決的態度予以回絕,客人們只好望樓興嘆。
不久,僉都御史田仰督運漕糧由揚州來到南京,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紅人。馬士英與阮大鋮為弘光臣子舉行盛大的酒筵為田仰接風洗塵。席間,田仰表示久聞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豔名,此行想順便把她收為侍妾。這一下可讓阮大鋮逮住了機會,他早就想報復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聞風遠走,害得他無從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一方面討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那對鴛鴦,聊洩心中積憤,豈不是一箭雙鵰!
第二天,阮大鋮派人攜帶重金前往媚香樓行聘,李香君一口拒絕。
誰知,迎娶的花轎已經吹吹打打地來到了媚香樓下,這便是阮大鋮訂下的強娶之計。娶親的隊伍人多勢眾,李大娘阻攔不住,已直衝進樓裡,大有不抬走人決不罷休的勁頭。李香君被逼無奈,只好佯裝答應。聲言先回屋打扮,妝成立即上轎。娶親的人在樓下客廳中坐等了好一陣子,猛聽得樓外「呼」的一聲悶響,接著傳來侍婢的驚呼:「不好了,小姐跳樓了!」
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嚇得不敢再糾纏,一聲不吭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
血染桃花扇
李大娘與媚香樓的姐妹將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發人找醫生。住在附近的楊龍友聞訊趕過來,院中已空寂無人,只有那把帶血的絹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楊龍友拾起絹扇,端視良久,深為李香君的貞烈品性感慨噓啼,一個奇妙的構思在他腦海中形成。進屋探視過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後,楊龍友帶著絹扇離開媚香樓,回到自己家裡,立刻在書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過的羊毫筆,就著扇面上的血跡稍作點染,血跡便成了一朵朵鮮豔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襯枝葉,一副灼灼動人的桃花圖便完成了。楊龍友對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題下三個小字——桃花扇,準備等李香君傷愈後奉還。
幸虧媚香樓不高,摔傷後的李香君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調治,傷勢總算痊癒了,這時田仰已離開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徵入宮中
然而陰險惡毒的阮大鋮並不想就此放過她。國難當頭,弘光皇帝不思治軍理國,反而日夜沉醉在聲色享樂之中。他嫌宮中歌姬所唱的歌內容單調乏味,阮大鋮便大獻殷勤,親自執筆撰寫歌詞劇本,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樓裡挑選歌妓,送人宮中給弘光帝取樂。等李香君傷愈後,阮大鋮立即打著聖諭的幌子,將她徵人宮中充當歌姬。
這一招李香君著實無法抵擋!帶著無限的眷念和遺憾,李香君進了皇宮,懷裡緊緊抱著那把鮮血寫成的桃花扇。
逃出皇宮
不久,清兵攻下揚州,直逼南京,弘光帝聞風而逃,最終被部將劫持獻給了清軍,隨後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時,李香君隨著一些宮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籠」。李香君高一腳、低一腳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見到處火光沖天,媚香樓也已隱人一片火海之中。李香君心裡一沉,腳下發軟,一下子跌坐在橋面上。
正巧,這時當年為李香君教曲的師傅蘇崑生路過長板橋,無意中發現了坐在地上發傻的李香君,連忙將她扶起,帶著她隨逃難的人流,奔往蘇州。其實,這天夜裡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裡,他是在揚州兵敗後脫身返回南京的。到達時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火燒火燎地趕到秦淮河邊,卻看到媚香樓燃成一團烈焰,他在媚香樓附近徘徊尋找了整整一夜,卻沒能見到李香君的影子:其實那時李香君就坐在離媚香樓僅有一箭之遙的長板橋上,無奈老天戲弄人,偏偏沒讓他倆相遇。
患上肺癆
李香君在蘇崑生的照顧下來到蘇州,由於一路顛簸勞苦,精神上又極度悲傷,她已身染重病。幾經周折,李香君找到了昔日好友卞玉京。卞玉京熱情收留了李香君在小院住下,並請來名醫為她診治。幾經診察,才知李香君患的是肺癆,這種病在當時是無藥根治的,只能滋養調理,勉強延續著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日夜捧著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憶著侯郎的音容笑貌,淚水浸透了衣襟。
李香君病逝
局勢稍微平靜一些,蘇崑生就返回南京打聽侯方域的消息。經多方探問,證實了侯方域回老家商丘去了。蘇崑生自願北上商丘,為一對有情人傳遞消息。
蘇崑生北上不久,李香君開始咯血,病情一日重於一日,終於氣息難繼。彌留之際,她掙扎著讓卞玉京為自己剪下一綹青絲,小心翼翼地用紅綾包好,再把它綁在桃花扇上,交給卞玉京,請她轉交給侯方域,並留下遺言說:「公子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
侯方域得到蘇崑生送來的消息,立刻啟程,趕往蘇州。可惜,當他來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君已於前夜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只給他留下一片摯情,令他心傷欲絕。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秦淮河依然在流,在傳說裡流,惹得多年後的讀者也會在慵倦的氛圍中重溫一小段飽經煙燻火燎的金陵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