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跟陰曆區別(農曆和陰曆有什麼區別嗎)
2023-10-13 11:16:52 1
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閏月。
當然大家可能並不care這個事情,畢竟現代的都市人民很少看農曆……
但是!
農曆真的是一種很厲害的曆法,而且跟陰曆並不是一回事啊啊啊!
農曆中的閏月到底是個啥?
這得從好久好久以前說起了
long long ago 啊,我們的老祖宗們還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他們就抬頭看看月亮想想心事,這看著看著,就給他們看出規律來了。
他們發現,月相變化每隔29天左右就會重複一次!就像這樣:
今天我們百度一下就知道,月相變化的周期平均是29.53059天。古人雖然知道得沒我們現在精確,但並不妨礙他們定曆法。老祖宗們非常機智地以月相變化為依據,把29天或者30天稱為一個月,把12個月稱為一年,這就有了我們最初使用的曆法,也就是陰曆。
但是這陰曆用著用著,就用出問題來了。
陰曆的一年平均只有354天左右,按我們現在來看,比地球公轉周期(365天)少了11天。
這反映在古代生活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年過完了,四季還沒輪完……
給一個非常直觀的圖↓
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大家要知道,古中國可是農業社會,氣候變化直接指導著農事,這春耕秋收的日子每年都不一樣,老百姓誰受得了?
所以,為了讓曆法跟四季輪迴對上節奏,不再坑農民伯伯,古人決定人為地增加一年的長度,於是他們就在陰曆的基礎上,設置了閏月。
所謂閏月,就是一年中多出來的一整個月。也就是說,新的曆法中會出現一年有13個月的情況,而這種經過改良、有利於農業活動的曆法,就是【農曆】。
在農曆中,閏月出現在哪個月之後,就叫閏幾月。比如17年的閏月出現在農曆六月之後,所以叫作閏六月。
這時候你肯定要問了,陰曆全年354天,加上一個月都380多天了,那不還是沒跟四季輪迴對上節奏麼?
沒錯,所以啊,閏月並不是每年都有的。農曆中大約是每19年設置7次閏月,以保證農曆每年的平均長度,跟地球公轉周期大致相等。
那麼你可能會好奇了,這個十九年七閏的規定又是怎麼來的?
其實很簡單,大家隨手算一算:陰曆年跟地球公轉周期相比,每年差11天左右。那19年就差了210天左右,這個天數大致就相當於7個月唄。
所以農曆大約是,每19年補上7個閏月,平均兩三年出現一次閏月↓
除了置閏之外,古人們還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測,把春夏秋冬平均劃分為了24段,以不同的名稱命名,並補充進了農曆之中。
這些名稱直接反應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特徵,大大方便了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也直接決定了,某一年到底閏不閏月,具體閏哪個月。
這個流程叫作【無中置閏】,前方高能
也可橫過來手機
。
。
。
嗯……我知道你已經看暈了。
沒事兒,這本來就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幹的活兒,大家象徵性看一看就好。說到這裡啊,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看出來了,閏月和二十四節氣的設置,都充分考慮了地球的公轉。
這其實跟陽曆的思想不謀而合。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格里高利曆),就是陽曆的一種。
陽曆一年有12個月,但這個「月」與月亮沒什麼關係,只起一個劃分作用,這就跟陰曆對「月」的定義很不一樣。所以,在陰曆基礎上設置了閏月、並補充了二十四節氣的農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曆。
這樣的曆法,兼顧了太陽、地球與月亮的三體關係,既考慮了月相的變化周期,也考慮了地球的公轉周期,可以說是綜合了陰曆與陽曆的優點。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農曆是陰陽合曆!農曆是陰陽合曆!農曆是陰陽合曆!
生活中常常有人把農曆和陰曆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講到這裡,我反正已經被古人的智慧震撼到了,要知道,他們可沒有現代的觀測儀器和計算機器,僅僅憑著肉眼觀測和紙筆推算就能創造如此了不起的曆法,並逐步完善,這實在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以上
就是農曆和閏月的故事
以後可別再農曆陰曆傻傻分不清了
喜歡就點點讚打打賞留言誇誇我唄
給大家比小心心~
❤
注1::農曆中有閏月的年份叫作閏年,平均長度為384天左右。這個閏年跟公曆中的閏年(366天)不是一個概念,請注意區分。
注2:十九年七閏並非很準確的說法,實際情況要更複雜些。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柴柴做了適當的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