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採摘一日遊春季(福安最美四月天)
2023-10-12 22:02:51 2
一名遊客(左)在村民指導下挖到一個大春筍。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4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楓 通訊員 林耀琳 文/圖)每年四月,正是福安鄉村山野春筍生長最盛的時期。清明之後,不少當地人呼朋喚友、三五成群,擇一晴日清晨出發,為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開啟一場踏青、挖筍的「深氧之旅」。
翠竹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從福安市區出發僅10多公裡,即至城陽鎮日山村。日山村青山環抱、碧水長流,恍若世外桃源。行走在山間水畔,空氣裡瀰漫的都是春天的氣息。
日山,原稱箬山。當地村民的祖輩於清乾隆13年自龍巖永定西洋坪遷入,至今已有380多年歷史。日山村面積6.3平方公裡,轄高山等5個自然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茶、種果為主。高山自然村海拔600多米,山上遍布竹林,眼下正是春筍拔節的季節,竹海裡的村莊讓人不禁聯想起南宋詩人範成大的詩《春日田園雜興》。詩中這般描述: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牆來。
站在村後竹山山腳,微微仰首,只見幽深的竹林與藍天相接,早晨陽光斜照進竹林,使竹葉在人們眼中呈現出不同的綠色,從墨綠、淺綠到泛著金邊的綠色。一名村中婦女正在挖筍,只見她熟練地揮鋤掘地,不一會兒工夫,一根根青皮嫩筍便躺在地上。一群遊客見此也迫不及待地加入挖筍行列,興致勃勃地拿著鋤頭、籃子等工具,上山尋筍、挖筍。
「挖筍說起來簡單,可要想挖滿一籃,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位村民說,挖筍不僅是個力氣活,還要懂技巧、有耐心。筍鞭周圍土拱起的地方,如有裂縫,下面必然有筍。更直接的方法,則是找冒出地面的筍花,但這樣雖說縮小了尋筍範圍,挖出的筍個頭卻不大。找到筍源後,如何挖筍也有講究。「看筍花往哪個方向開就往哪邊挖,挖到根處再用力鏟斷。」在這位村民的一步步指點下,遊客中的林女士也有樣學樣,逐漸摸到了門路。「今天跟著村民體驗了一回挖筍勞作,收穫滿滿,樂趣滿滿。」當即林女士就在微信朋友圈上傳挖筍圖,引得朋友紛紛點讚。
接下來,就是品嘗美味筍宴了。挖出的鮮筍,拿刀細細削去老筍頭,留下鮮嫩的部位,便可變著花樣烹飪筍菜了。酸菜燜筍、排骨筍湯、筍燴三菇、海帶悶筍……中午時分,在高山村的一家農家樂裡,主人正為遊客烹製筍菜。夾起一塊春筍送入口中,清甜爽口,讓遊客們食慾大開。
據史料記載,福安種植綠竹的歷史達400年以上,是「中國綠竹之鄉」。如今,綠竹產業是全市四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全市現有綠竹面積6萬多畝,種植範圍覆蓋全市23個鄉鎮的236個建制村,年產竹材10萬噸、綠竹筍1萬噸,年產值達2.6億元。「福安綠筍」被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獲得農業部批核的綠竹筍「綠色證書」。
近幾年,雖說高山村的村民主要依靠種植茶葉、柑橘增加收入,但大家依然像祖輩一樣精心呵護著竹山。「希望我們村莊良好的生態景觀,能吸引越來越多的遊人來這裡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響應政府號召走好綠色發展路,我們的生活就能像春筍一樣節節高。」一位高山村村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