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恆漢少帝(天選之子)
2023-10-12 16:43:47 2
在中國浩瀚如煙的歷史長河中,一共出現了494位皇帝,在這數百位皇帝中,有「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一步步走上帝位的朱元璋等等。他們都是在當時的環境中,以自己的主觀意願當上了皇帝。但是在這些皇帝中誰是那個最幸運的人呢?這項桂冠恐怕非漢文帝劉恆莫屬。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劉恆的母親薄姬原本只是小宮女,後來雖被納入到劉邦的後宮中,但卻被劉邦忘得一乾二淨。一次偶然讓薄姬得到劉邦的臨幸,然而也就是這一次,劉邦「一發入魂」,讓劉恆來到了這世上。
年僅八歲的劉恆便被冊封為代王。在劉邦去世後,呂后獨掌大權,呂后的心狠手辣眾所周知,她恨不得要將劉邦生前的妃子和她們所生的皇子全部置之死地。而薄姬和劉恆卻 因為太沒存在感,躲過一劫。
劉恆在藩國不問朝政,不管世事。只做自己的逍遙王爺。可能,命中注定,老天爺就覺得劉恆不能就這麼過下去,該給他找點事乾乾。就這樣,在呂后去世後,早已對呂氏家族心懷不滿的大臣們開始對呂氏集團發難,並且成功將其覆滅。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也同樣如此。在呂氏集團被覆滅後,該選一個當家做主的人了,就這樣,作為劉邦的兒子,遠在封地的劉恆,又一次進入到了大臣們的眼中。
本來,在當時有三個人都擁有這一資格,分別是: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齊王劉襄。劉恆、劉長是劉邦的兒子,齊王是劉邦的長孫,誰繼承皇位貌似也都完全說得過去。最終,他們選擇了劉恆,至於原因,是因為大臣們覺得劉恆沒多少勢力,不會再出現呂氏集團這種事,方便受他們擺布。
可是,遠在封地,對此事毫不知情的劉恆,在見到大臣們派來的使者時,並不是很高興,反而引起了疑心,屬臣們也意見不同,有的認為有詐,有的認為劉氏江山穩固,不必有所顧慮。而劉恆面對兩難,竟用佔卜來決定吉兇。結果達到一個「大橫」的佔卜結果,卦師向他解釋是做天子,比一般的王要高一級。天命如此,於是,劉恆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新任皇帝,即漢文帝。
在即位後,劉恆恐怕皇位坐不穩,於是對於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於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公恢復了爵位和封地,同時,對於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分別賞賜、分封。這些措施使得文帝的帝位得到極大的鞏固。
同時劉恆深知軍權才是最大的權。知道軍隊才是硬實力,將軍權牢牢地握在手中。劉恆又以秦亡為鑑,深知百姓生活之樂苦對政權安定的意義。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通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
漢文帝從出生到成為代王,再成為皇帝,老天一直都對他很是眷顧,好運氣似乎一直相伴在他的左右。別人拼盡全力,結果卻是讓他贏得毫不費力。而漢文帝也具備了一位優秀帝王應當擁有的品質。
經過二十多年治理,西漢進入了一個祥和穩定的階段。歷史上將漢文帝和他的兒子漢景帝執政時期合稱為「文景之治」,這是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的第一個盛世。漢文帝因此名垂青史,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帝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