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2023-10-12 07:46:27 2
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從地中海東部沿海的黎凡特到號稱「石油湖」的波斯灣,中東最豐腴的新月沃地正是文明最初上演的地方除卻受地中海氣候滋養的黎凡特,還有一處比黎凡特面積更大的膏腴之地,那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條大河—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從安納託利亞高原奔騰而下,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
從地中海東部沿海的黎凡特到號稱「石油湖」的波斯灣,中東最豐腴的新月沃地正是文明最初上演的地方。除卻受地中海氣候滋養的黎凡特,還有一處比黎凡特面積更大的膏腴之地,那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條大河—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從安納託利亞高原奔騰而下,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中東最豐腴的新月沃地正是文明最初上演的地方,分為地中海東海岸的黎凡特和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
史前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源自古希臘語Mesopotamia,意為「兩河之間的地方」,即這片土地被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界定了邊界,也就是今伊拉克、敘利亞北部和土耳其最東南的地區。地處地中海與波斯灣之間,南部的敘利亞-阿拉伯沙漠是它的西部邊界,東部以扎格羅斯山脈與伊朗高原為界,北部則以小亞細亞半島的安納託利亞高原為界,既是中東的交通要地和各民族交匯之地,也是中東農耕文明的核心,孕育了許多偉大文明。
早在5000年左右公元前美索不達米亞的居民就開始馴養和乘騎動物,這一舉動影響後世深遠。
我們知道,作為西方文明源頭的古希臘文明,明顯受過古埃及文明的滋養;不過據世界多國學者的研究表明,埃及亦並非是文明的起點,古埃及文明也有其滋養的源頭,那就是美索不達米亞。這裡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就開始馴養和乘騎動物,雖然僅限牛和驢;還在公元前3500-3000年間發明了古代偉大創造力的經典之作—輪子。要知道乘騎動物賦予了遊牧民族超強的機動性,而輪子與馬匹結合,便誕生了用於作戰的戰車和方面運輸的馬車。
由古蘇美爾人所創的楔形文字,屬於象形文字,雛形產生於公元前3400年左右。到公元前 500 年 成為西亞通用媒介
在美索不達米亞耕種的有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但最早創造西亞文明的是蘇美爾人,他們在兩河平原的南部開掘溝渠,建立起精密如蛛網的灌溉網,開啟農耕文明的先河,到公元前3000年時,蘇美爾人已經建立12個獨立的城邦,還發明了人類最古老的文字-契形文字,對其的研究表明,早在公元前45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就已有令人矚目的古文明。
法國 羅浮宮是世界最知名的博物館之一,圖片拍攝於2017年羅浮宮126件館藏真品來國家博物館的展出。
兩河文明的源泉: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除了東北部山區是地中海氣候,其餘大部分都屬亞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年降水量從北部的500毫米,到南部降為不足100毫米,與同屬新月沃地的黎凡特800毫米降水相比,美索不達米亞是乾旱之地,其存在深受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控制。事實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確實是波斯灣的一部分,經過兩河積年累月的衝擊而成,所以地勢也是北高南低。
美索不達米亞的年降水量從北部的500毫米降到南部不足100毫米,其存在深受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控制。
美索不達米亞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邊叫巴比倫尼亞,北邊叫亞述。南北美索不達米亞在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方面有所不同,二者的分界線大致就在如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巴格達以南到波斯灣是由河流帶來的沉積物和沙漠吹來的土壤形成的平坦平原,在古典時期,這裡有不少沼澤,這是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每年都會泛洪的緣故,同北非埃及的尼羅河相似,兩河受到秋冬季的降雨,和北方高原融化的積雪影響,就產生了大量必須排掉的水。
美索不達米亞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邊叫巴比倫尼亞,北邊叫亞述。巴比倫西亞最早是由蘇美爾人吹向文明的號角。
所以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來到巴比倫西亞耕作的蘇美爾人,從早期起就維持著一套複雜的運河、堤防和水壩系統來蓄水排澇,以保護他們的城市,並將水分配給乾涸的田野。古老的洪水故事如「吉爾伽美什史詩」,在美索不達米亞隨處可見,這些史前傳說表達了古巴比倫人對這些洪水的迷戀和恐懼。當然古巴比倫人是繼蘇美爾人、阿卡德人、迦勒底人之後,繼承和發展蘇美爾人成就的集大成者,這也是為何兩河文明或者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稱為巴比倫文明的原因。
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缺少金屬和木材,幾乎所有的房屋、廟宇和宮殿都是用泥磚建造的。
不過,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缺少金屬和木材,幾乎所有的房屋、廟宇和宮殿都是用泥磚建造的。灌溉的田地生產了優質的大麥,大麥是製作糕點和啤酒的主要成分,還有一些小麥。大量生長的紅棗和芝麻油為人們的飲食提供了必需的碳水化合物。來自沼澤地和河流的魚提供了大部分的肉。因為使用得當,這片土地養育了相當多的人口,並有盈餘用於出口。巴比倫和吾爾這樣的城市也正是這片土地活力的證明。
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亞述地區,高山抬升了從地中海吹來的西風,凝結成雨降落下來,降水量遠高於兩河南部。
尚武的亞述帝國,人類史上第一個大帝國
至於巴格達北部的北美索不達米亞,這裡的高地與草原與南部的平原形成鮮明的對比。高聳連綿的高山抬升了從地中海吹來的西風,凝結成雨降落下來,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一些山麓地帶,降水量甚至高達1200毫升,儘管冬季氣溫相對要低,但夏天比南部要溫和不少。在古典時期,亞述人在這裡建造了亞述、尼尼微(靠近摩蘇爾)和迦拉(尼姆魯德)等城市,與蘇美爾人的泥磚建築材料不同,亞述王國的宮殿、廟宇均為木材和石油建築。
尚武的亞述人經過兩個多世紀徵戰,建立起一個橫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將巴比倫及埃及兩大文明納入統治之下。
亞述地區也種植大麥與小麥,但在數量上卻很少完全自給自足。此外,冶煉武器和工具所需的金屬(銅、鐵、錫、鋅和鉛),必須與雪松(主要來自黎巴嫩)和補充食物一起進口。這意味著亞述人常常需要設法將控制範圍向南擴展到巴比倫,或向西擴展到地中海,以便通過主要的貿易路線獲得重要的商品。所以到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逐步強大,先後徵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成為了不可一世的亞述帝國。
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史上,亞述是歷史延續最完整的國家,巔峰時統治人口達690萬,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大帝國。
亞述人在兩河流域頻繁活動了約有二千年,從公元前10世紀末,亞述經過兩個多世紀徵戰,最終建立起一個橫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將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及埃及兩大文明均置於其統治之下,巔峰時統治人口達690萬。在幾千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史上,亞述是歷史延續最完整的國家,歷史學家掌握有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前605年連續的亞述國王名單,這些多得益於皇家設立的泥版圖書館收集了當時亞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書籍,收藏的無數楔形文字泥版,包含了語言、歷史、文學、宗教、醫學及天文等方面的知識,是後世研究亞述歷史的寶貴資料。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展,不管是南部的蘇美爾、巴比倫,還是北部的亞述,都深受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影響
但在乾旱的中東,水源就是一切。相比新月沃地的西半部黎凡特受益於地中海氣候帶來的豐富降水,東半部的美索不達米亞卻主要靠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滋潤,這也意味著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展,不管是南部的蘇美爾人及後來的巴比倫,還是北部的亞述,都深深受到兩河的控制,幾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分布在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沿線,當河道因為泛濫改道時,一些原本繁榮的城市會因為失去商道和水源而衰落,而也有一些地方會因為河流流經而興盛起來,「因水而興,因水而亡」大概就是這樣的造化吧。
上期回顧:地緣看中東: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比這裡的歷史更複雜,博弈更紛亂
備註: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分享指正。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