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那些國外的大科學裝置都怎麼樣了?
2023-04-01 17:07:17 2
◎劉霞,《科技日報》記者
阿根廷廣闊而人煙稀少的大草原似乎是保持社會距離的理想場所。位於門多薩的皮埃爾·奧格天文臺是世界上最大的宇宙射線天文臺。它由1600多個汽車大小的塑料罐組成。這些塑料罐裝滿了水,零星地散布在大約30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例如,被佛陀推到五星山腳下的孫武,等於0+,只有放牧的牛偶爾來陪伴他。
但是,即使是這片人跡罕至的草原,也沒有逃脫新發肺炎的魔掌。由於阿根廷現已密封,維護人員無法定期維修探測器,包括更換有故障的電池等。項目經理英格·艾倫科特說:「由於長期缺乏維護,探測器將無法進行探測工作。目前,天文臺不得不關閉其螢光探測器,該探測器的任務是監測宇宙射線中的紫外線。
新發現的肺炎正在肆虐世界。皮埃爾·奧格天文臺不是唯一被擊中的「科學儀器」。仍然有許多「他是我的兄弟」分享著同樣的痛苦。許多科學儀器,看起來「非常冷」,現在不得不減少它們的運行時間,甚至完全停止運行。當然,也有一些人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繼續向我們揭示宇宙的奧秘。
關門感謝客人和遠程辦公
目前,美國已成為新發肺炎疫情的「中心」。由於許多州採取了關閉城市的措施,美國的一些大型實驗室不得不暫停運行。
美國能源部(DOE)有17個國家實驗室,其中大部分已經轉換到遠程辦公模式,許多主要實驗已經停止。
例如,紐約州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加速器在3月20日完成了數據收集,「比計劃提前了三個月」;位於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國家點火設施(NIF)也已關閉。然而,美國能源部的同步輻射光源和四個超級計算中心仍然堅守在戰鬥的前線,為應對新流行的肺炎做出貢獻。
此外,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室——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不得不暫停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升級。
無人值守操作仍然
當然,仍有一些大規模的物理項目獲得了特殊技能,並繼續收集數據而不用擔心流行病的影響,例如加拿大的SNOLAB地下實驗。該實驗旨在探測暗物質和中微子。奈傑爾·史密斯主任說,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成員對行動進行監測,一些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實驗可以在沒有現場支持的情況下長期繼續進行。史密斯說:「SNOLAB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遠程操作功能已嵌入系統,其主檢測器仍在運行。」然而,SNOLAB實驗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例如,計劃中的升級或建設工作將不得不推遲。
義大利gran sasso國家實驗室的命運與SNOLAB完全一樣。義大利已被封鎖,實驗室的升級和建設已經暫停,但其中微子和暗物質實驗仍在進行。發言人羅伯塔·安託利尼告訴《自然》:「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本身被設計成無人值守的。」
位於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和美國華盛頓州漢福德的LIGO和處女座引力波幹涉儀也於3月27日關閉,以保護員工的健康。處女座發言人、荷蘭國家亞原子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喬·范·登·布蘭德說,既然去義大利旅行已經不可能了,全面關閉是保護員工的唯一方法。
義大利的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被迫關閉。來源:英國雜誌《自然》的網站。
這兩個觀測站最初計劃在今年4月底完成當前一輪的數據收集,並在5月份開始大規模升級,以便將靈敏度提高一倍,並在2022年重新啟動。「但現在所有的安排都不可能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科學家無事可做!在2019年4月1日開始的最新一輪行動中,LIGO和處女座收集了大量數據,包括56起「候選」碰撞事件。國際Virgo處女座合作小組目前正忙於分析這些數據,預計將持續幾個月。此外,幸運的是,合作團隊仍然可以使用像德國萊布尼茨超級計算中心這樣的設施。研究人員說,「只要高性能計算設備和網際網路繼續運行,我們就應該能夠開展工作。」
好運和祝福已經到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儀器都被擊中了,總有一些「幸運」的人暫時躲過了這場災難。例如,位於瑞典隆德的歐洲散裂中子源是世界領先的中子束設施。目前,歐洲散裂中子源建設正在按計劃有序進行,預計2025年完成。
日本新岡天文臺是「超級新岡」中微子探測器和「新岡引力波探測器」的所在地。它沒有受到這種流行病的影響。KAGRA成員Yomiko Jiong說,她的團隊幾個月來一直在調試新的探測器,該探測器於2月份開始運行。
當我們看中國南方時,我們也會發現一隻「幸運的狗」。中國江門中微子實驗是一個地下探測器,目前仍處於建設階段。朱諾工程辦公室主任劉雷告訴《自然》:「現在大多數人都恢復了正常工作。」她估計該項目將被推遲三個月,實驗仍有望在2022年開始。
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目前是新的冠狀病毒無法到達的地方。隨著夏季的結束,往返南極洲的航班在二月份已經停止。在南極洲過冬的工人已經被隔離了很長時間。目前,新的冠狀病毒似乎還沒有到達這裡。這裡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仍然是一片淨土。「冰立方」的發言人弗朗西斯·哈爾曾說:「探測器一直像往常一樣工作,向朝鮮傳輸數據。」
總有一天,我會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穿越深海!疫情最終會過去,一切都會和昨天一樣。當世界上的煙火氣氛再次擴散時,這些不接觸煙火氣氛的「高冷」裝置將繼續扮演人的眼睛和耳朵的角色,揭示宇宙的奧秘並傾聽宇宙的聲音。
資料來源:科學日報
編輯:陳小奇
審計: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