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鴨綠江大橋風景圖(丹東鴨綠江大橋)
2023-05-17 18:39:54 1
提到抗美援朝,就沒有人會不聯想到橫跨鴨綠江的大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伴隨著抗美援朝進軍的號角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激昂的歌聲,鴨綠江大橋也因此聲名遠揚。奠定了它在抗美援朝歷史中的重要地位。
丹東鴨綠江大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區內,現在的鴨綠江大橋有兩座。一座新橋,一座舊橋。相隔不足百步。第一座橋於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日本侵略者為掠奪中國,強行在鴨綠江上修建了這座大橋。並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於往來船隻航行。位於上遊的第二座橋1937年開工,1943年交付使用。第二座橋,現在叫「中朝友誼橋」,這座橋使用至今,也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鴨綠江大橋」。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兩座鴨綠江大橋成為抗美援朝時,中國支援朝鮮前線的交通大動脈。1950年11月8日美軍為切斷我後方供給線,美空軍司令命美軍機,多機多次對大橋狂轟濫炸,在經受多次轟炸後第一橋被炸毀,成為廢橋。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被稱為「鴨綠江斷橋」,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鴨綠江斷橋修復開發成為戰爭遺蹟型旅遊景點,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鴨綠江斷橋一度命名為「鴨綠江端橋」,橋頭上方鋼梁上懸掛的紫銅巨扁,上書「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的大字。此匾額為遲浩田題寫。斷橋上至今還隨處可見成千上萬處彈痕,成為抗美援朝和美帝侵略的見證。
2006年5月份國務院正式公布鴨綠江斷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作者: 劉傑 編輯: 劉麗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