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原文賞析
2024-08-20 17:33:10
1、魯迅先生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如《社戲》《故鄉》《孔乙己》等。又一次魯迅先生的好友孫伏園問魯迅:「在先生的小說中,你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一篇?」魯迅先生說「是《孔乙己》。」
2、《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繼《狂人日記》之後的第二篇白話小說,是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戰鬥檄文。孔乙己是封建文化教育的殉葬品。
3、《孔乙己》一文以「我」的口吻來寫,體現了真實性。「我」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是孔乙己悲慘命運的見證人。文章就是以「我」的見聞為線索。同時《孔乙己》又以人們對待孔乙己的態度來貫穿全篇,可以說「笑」在全篇: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孔乙己在笑聲中度日。孔乙己在笑聲中死去。
4、小說題目是《孔乙己》,是不是一開頭就出現了孔乙己呢?不是。是第四段才出現孔乙己的。那麼前三段寫了什麼呢?是寫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這裡將兩種人做對比,一貧一冨,一站一坐,一裡一外,一長衫一短衣幫。而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5、孔乙己在第四段出場了,特殊的身份不免引人發笑。這第一次的出場作者給了我們一個總的印象,做了一全方位的素描。穿著、身材、臉色、鬍子,長衫。這一切無不說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教育理論深深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除此以外還有語言:一「偷」一「竊」顯示了孔乙己性格多麼迂腐。還有動作:一個「排」字刻畫了孔乙己的窮酸相,偏擺闊氣,還有神態:「漲紅了臉」「青筋」「爭辯」顯示了孔乙己死要面子。
6、第五段是插敘,概括了孔乙己的身世,揭示了孔乙己窮困潦倒沒落的過程及性格的形成根源。第六、七、八段同樣刻畫了孔乙己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如: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子又 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得也。」這一言行神態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尤其是孔乙己用「罩」而不用「捂」或者「蓋」,說明他跟孩子們鬧著玩,說明孔乙己性格善良。
7、第九段說明孔乙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多餘的人。第十段寫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了腿,這是孔乙己悲慘結局的預兆,把孔乙己推上生活舞臺,最後一次亮相。與第一次的出場形成鮮明的對比,由「身材高大」到「盤著兩腿」,由語言的「偷」「竊」到小聲的「打」「跌」,由動作的「排」到「摸」,由「爭辯」到「懇求」的神態可以看出孔乙己的麻木,到了這個時候孔乙己也沒明白照成自己悲劇的根源是什麼。到了這種地步,掌柜的和酒客還在笑孔乙己。孔乙己就這樣在人們的笑聲中死去了。他的死沒有驚動這個社會。他成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一個犧牲品。
關鍵詞: 原文 賞析